不管是哪個季節,現在都不離開一個話題就是養生,這也表示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那麼夏季養生知識有哪些呢?夏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養生知識
要夜卧早起
夏季白天長晚上短,也就是陽氣充盛,陰氣不足的狀态。人的氣血從内向外調動,這個過程需要陽氣充分地往外調動,如果白天睡覺多,陽氣就得不到充分的生發。夏季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就寝時間為晚上10點到11點,早晨起床時間為5:30-6:30。
夏季夜間睡眠時間縮短,因此要通過午睡來補充。夏季午睡的時間一般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過短達不到午休的目的,而過長不但會感覺頭腦發昏,肢體無力,還會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
多吃些苦、酸食物
夏天可适當多吃些苦、酸、鹹味的食物,少吃甜味食物。因為夏季氣候炎熱而潮濕,苦味可以清熱瀉火,還可以健脾胃、除潮濕。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烏梅、葡萄等能斂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病。
最佳飲料:熱茶
夏天離不開飲料,首選的既非各種冷飲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極普通的熱茶。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鉀的平均含量分别為綠茶10.7毫克,紅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據英國專家的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制品,乃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
夏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清生活
第一是思想清靜,盛夏酷暑難耐,人容易悶熱不安和困倦煩躁。所以首先要讓自己的思緒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切忌脾氣火暴,以防止心火内生。保持清淡的心态,則平和甯靜,避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影響正常生活,進一步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
第二是飲食清淡,炎熱的夏季人體陽氣向外向上發越,内在的髒腑則會陽氣相對不足,脾胃消化機能相對則會減弱,因此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為主,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最好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主食以流食、半流食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此外還可适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
第三是居室清涼,适當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于室内,宜将門窗緊閉,拉好窗簾。保持室内的适當濕度,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防濕邪
夏季氣候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濕。在中醫理論中,濕為長夏之主氣,夏季炎熱多雨,因而空氣中濕度大,加之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濕,以至感受濕邪而發病者最多。中醫認為,濕為邪佞,易傷人體陽氣。其性重濁粘滞,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不僅如此,濕邪亦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傷,則可能導緻脾不能正常運化水谷和水濕,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胃升降失常後,水液随之滞留,常見水腫形成。濕性重濁,故外感濕邪後多有身重倦困,頭重如裹等症狀。
因此,夏天多雨季節要保持居室通風幹燥,衣被潮濕應注意晾曬。飲食不宜太過油膩,或過食生冷,防止脾胃運化不足導緻内濕生成,此外還可以适當進食扁豆、薏仁粥等化濕類食物。
夏季養生四大原則
1、健脾除濕
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2、清熱消暑
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來祛暑。
3、補養肺腎
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藥,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4、冬病夏治
夏季養生免不了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内服中藥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