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注意過寶寶的出生證明上出生身長那一欄,寫的都是50厘米。剛開始以為就自家寶寶出生身長是50厘米,但最近聽朋友們說,她們的寶寶在出生身長那一欄填的都是50厘米。
難道剛出生的寶寶身高都是50厘米嗎?還是醫生懶得量就直接填了一個大概的數據50厘米?
因為對這個問題很糾結,就在後台做了一個調查,你家寶寶出生時的身長是多少厘米?一共有196個寶媽做了這個調查,因為數據太多,就說下數據分布:
64個新生兒的身高在低于50厘米,占總數的33%;
11個新生兒的身高在50厘米,占總數的6%;
121個新生兒的身高在高于50厘米,占總數的61%。
從這個數據來看,是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的新生兒的身高是超過50厘米的,不過沒有一個新生兒的身高是低于45厘米也沒有超過55厘米的。
特意去查閱了新生兒的身高标準:
男寶寶:47.1-53.8厘米,中位數是50.4厘米。女寶寶:46.6-53.0厘米,中位數是49.7厘米。
所以這個數據還是很可靠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新生兒的身高并非是相同的50厘米,而是在50厘米上下浮動,總的來說,寶寶們的身高差異不明顯。
我們都知道寶寶的體重會有很明顯的差異,這與孕媽的飲食與運動有很大關系,孕媽吃得多不運動就會增重過多,導緻寶寶出生的體重也比較重。但為什麼寶寶的身高差異卻不明顯呢?這跟什麼因素有什麼關系?
新生兒的出生身長與媽媽的子宮空間有關孕媽懷孕後,變化最明顯的就是肚子,因為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不斷的發育長大,因為子宮為了給寶寶一個舒适的生長環境,也會随之不斷增大。但是孕媽的體型就在那放着,子宮再增大也是有範圍的。其實在孕早期,孕媽的子宮大小已經發生變化,差不多有柚子大小,隻是我們肉眼看不太出來變化。量變引起質變,到了孕四月或孕五月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孕媽顯懷了。到了孕七月,随着胎寶寶的快速發育增長,子宮的高度差不多有24-26厘米了。
而到了臨産前,子宮大約重1千克,可以容納胎兒和羊水約5000毫升呢。若是胎兒足月的話,子宮的長度達到35厘米,寬度達到25厘米,厚度達到22厘米。
也就是說新生兒的身高是根據子宮的高度來決定的,因為胎寶寶是蜷縮在子宮裡,所以身高的極限也就是50厘米多點。再長高點,子宮可就承受不住了。而且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也僅僅隻有十個月的時間,所以再長大也長大不到哪去。
因此新生兒出生的體長在50厘米左右是正常的,如果是早産,可能會矮一些,而足月的話也會在這個範圍内,所以醫生也是根據這個原因填的50厘米吧。
不過父母們還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寶寶們出生後身高都差不多,為什麼長着長着就能有那麼大差異呢?
這個就沒有辦法了,因為在媽媽的子宮裡是有限空間,限制了孩子的生長,而出生後就可以自由的生長了,但是孩子的生長也是有自己的規律的。
首先孩子的身高發育70%來源于父母的遺傳,還有30%來自于後天的努力,比如帶給孩子補鈣、做運動,等等,都能促進孩子的身高發育。
而且孩子的身高并不會一直長下去,而是根據骨齡來判斷的,根據研究表明:女孩停止長高期是在骨齡17.3歲的時候,而男生是在骨齡18.4歲的時候。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女孩16歲個子就不長了,然後父母去帶着測骨齡,發現骨齡已經18歲了,就說明這個女孩的身高基本上就定型了,沒有大的變動了。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到了青春期身高發育緩慢,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測測骨齡,聽取醫生專業的意見幫助孩子長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