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寺廟”,我們中國人通常會将“寺”和“廟”作為一個概念理解。事實上,“寺”和“廟”并不是指同一個場所。喜歡《慶餘年》的小夥伴會注意到主角範閑被安排去了“鴻胪寺”,那就會有疑問了,如果“寺”和“寺廟”是同一個概念,鴻胪寺裡面應該都是和尚才對,事實顯然不是。
鴻胪寺
我們先來看“寺”。“寺”是形聲字,拆字法來看,上“土”下“寸”,顧名思義就是寸土之地,《說文解字》對寺的解釋是:“寺,廷也,有法度者也。”秦朝以後,官員任職的場所,都通稱為“寺”。大白話來講,就是古代的有官位的人從政辦公的場所,比較熟悉的有“鴻胪寺”、“大理寺”。如此說來,《慶餘年》中的“鴻胪寺”裡面沒有和尚就好理解了。
看來佛教早在進入中國之前,我國已經有了“寺”,當時的“寺”和佛教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着。”
雲南大理寺
直到公元64年的一天,一位皇帝劉莊夢見一個金人在宮殿周圍盤旋第二天,他召集各部能臣為他解夢,大臣們都說皇帝是夢到佛了。于是,這時印度佛教開始引進我國。
後來西域來的僧人也來到我國,這就得設一個地方來接待他們,“鴻胪寺”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因為僧侶們帶着很多佛經,用健壯的的白馬搬運行李,“白馬寺”也應運而生,實際上,白馬寺就是僧人休息的場所。
白馬寺
這個時候“白馬寺”的出現在中國就具有“佛教廟宇”的意思。自“白馬寺”出現以後,後代人開始将佛教建築統稱為“寺”。
那“廟”起初指的是什麼地方呢?
我們将“廟”字拆開來看,廣字頭所以和建築有關,它實際上指的是古代祭祀祖先的場所。在漢代之前,統治者對寺廟很重視,對寺廟大小規模都有很大的限制。最高統治者皇帝可以七座廟也就是上溯七代祖宗;諸侯可以5座廟,以此類推。至于平民則完全沒有資格建寺廟,這也能夠看出當時禮制的嚴苛。
古文“廟”
到了漢朝,“廟”的含義開始改變。廟裡也可以供奉鬼神、紀念重要人物。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孔子廟”、“關帝廟”。這可以說是一種迷信,也可以說是人們對于“偉人”的敬仰和崇拜。當然這個時候的“廟”還是和佛教沒有什麼關系。
北京孔子廟
綜上所述,“寺”是官署、佛像、和尚居住的地方;“寺廟”是供奉祖先、供奉鬼神和重要任務的地方。
而将“寺”“廟”兩字合并在一起“寺廟”,隻是大家口語上的習慣說法,其實這是一種口誤。
相信小夥伴們都已經明白“寺”和“廟”的區别了,下次可以多留心關注一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