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一輛小小的電動自行車,成為海口上下關注的一個焦點。
“商家可以賣,市民可以買,但卻不給上牌。”群衆反映,自2019年3月至今,海口市一直關閉電動自行車預約上牌系統。這期間,海口新增了近10萬輛電動自行車,不少人騎着無牌車上路行駛,交警為維持交通秩序經常予以抓扣。
那麼,圍繞着這輛車到底發生了什麼?
“無牌上路”為哪般?
記者采訪發現,在海口市海甸三東路抓扣點,每天因“無牌上路”而被抓扣的符合新國标的電動自行車有幾十輛。在海口城區,像這樣的抓扣點還有多處。
據介紹,被扣走車輛的車主,需在線接受視頻學習、參加考試,合格後預約取車,并須繳納相應罰款。一位車主告訴記者,她預約取車時發現,預約取車的人特别多,最早可預約的時間是10天之後。不少車輛被扣的市民既感無奈,又頗為委屈:“無牌上路是不對,但車子完全符合新國标要求,在路上也規規矩矩開,不是不想上牌,是海口現在沒法上牌。”
據了解,海口市自2019年3月起停止了電動自行車預約上牌業務。記者緻電海口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詢問海口何時開放上牌系統,熱線回複說:“電動自行車目前暫停辦理上牌業務,原因是實行新國标後,上牌系統需要更新。是否開放、何時開放要等待市政府方面的通知。”
記者在抓扣現場看到,一些車主詢問:不讓上路,為何又允許銷售?有交警回複稱:給不給上牌這件事不歸他們管,他們隻管車子上路有沒有違法,無牌上路就得接受處罰;他們也無權禁止電動自行車銷售,那是工商部門的職責。
暫停上牌緣由:治理街面亂象,控制保有量
據記者了解,海口負責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業務的是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全市4個區各設有1個預約上牌受理點。2019年3月18日,各受理點貼出“由于系統升級暫停上牌業務”的公告。
“目前還無法上牌,系統開放會第一時間發通知。”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違法處理大隊教導員陳慶祥對記者說。
在海口,電動自行車既招人“愛”,又招人“恨”。
部分受訪市民表示,海口城市面積不大,10公裡内騎電動自行車非常便利,不必擔心堵車,是市民買菜、接送小孩的首選。
海口市公安局2019年4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時,海口已有注冊電動自行車98萬輛。海口市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會長陳鴻信說,據協會統計,上牌系統關閉以來,海口至少又新增了近10萬輛電動自行車。“海口常住人口230多萬,幾乎家家戶戶有電動自行車。”
但與此同時,海口電動自行車逆行、橫沖直撞、搭載多人、超速、闖紅燈等不遵守交通規則問題也非常突出,是街面交通管理的“老大難”問題。
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美蘭大隊大隊長劉建紅向一位被抓扣車主解釋時說,海口每年5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由電動自行車造成的,市政府可能是出于總量控制的考慮,上牌工作停了一兩年;一線執法的同志也很為難,無牌車更難管,出了事可能連人都找不到。
陳慶祥認為,這正是海口電動自行車上牌系統關閉這麼久的原因,“海口這地方電動車太多了,而且很多人騎車不講規矩,發生事故比較多,市裡正在調研,要整頓。”
電動車亂象确需整治,群衆合理訴求也應考量
受訪市民認為,根據《海口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相關主管部門有義務為老百姓提供登記上牌服務。該辦法規定,市民自購車之日起15個工作日内,向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車輛注冊登記;交通管理部門經核實,車輛技術參數與《海口市合格電動自行車銷售登記目錄》一緻的,辦理注冊登記。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海南政法職業學院副教授王立峰說,現行規章明确要求市民購買新車15天内要上牌,否則無牌上路要接受管理或處罰。無論是系統升級還是控制保有量,主管部門關閉上牌系統,以緻部分老百姓被迫騎着不能上牌的車上路,不得不冒着被處罰的風險、承擔被處罰的成本,這對老百姓而言是不适當的。
王立峰和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君律師均認為,行政主管部門具有行政指導和警示的職能,在關閉上牌系統時,應出台過渡性政策,或引導市民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出行,或提醒市民目前不能買車。在沒有配套措施的情況下,交通主管部門無視市民無牌上路的原因,簡單地以抓扣代替管理,不符合行政執法的合理性原則。
受訪專家及衆多市民認為,海口電動自行車的街面亂象确實需要整治,但将上牌系統“一關了之”,不僅導緻老百姓出行不便,交通管理上也增加了成本,不是合适的處理方式。
劉建紅等人建議,海口市一方面應重點打擊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提高違法成本,比如可對違規多次的車輛限制上路或取消号牌;另一方面應加快完善管理法規和制度,比如借鑒其他城市做法,實行“一人一證一車一标識”控制保有量,禁止在城市特定區域行駛等,提升對電動自行車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