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制度,可以說是清朝得以打下江山的基礎制度,在清朝建立前期,這種制度起到很大的作用,也算得上是一種相當不錯的制度了,可是随着清朝建立并且穩定之後,這種制度的弊端就出現了。
當然了,就算到了乾隆時期,諸如和珅一樣的權臣,見到自己所屬的旗主之際,依舊要點頭哈腰請安,那麼八旗旗主的權力真的大到連和珅都害怕的程度麼?這個問題值得我們仔細研究一下。
清朝八旗制度的輝煌階段
明朝末期,努爾哈赤趁亂造反,在東北地區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小政權後金,在後金建立初期,努爾哈赤的實力有限,就算明朝已經衰落腐敗到了極緻,努爾哈赤想要吞并明朝,還是不太現實的。
經過和明軍的幾場大戰之後,努爾哈赤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實力有限,于是開始不斷在女真内部拓展勢力,靠着自己強有力的軍事力量以及政治手腕,努爾哈赤逐漸統一了女真各部,到了這個時候,努爾哈赤突然發現一個問題,這些部落雖然統一了,但是自己卻無法很好地進行管理。
就是處于這樣的曆史階段,努爾哈赤開創性地将統一的女真各部分給自己的兄弟或者子侄管理,由此形成了八旗制度的雛形,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努爾哈赤的人馬越來越多,必須将其分成多個部分進行管理方可,也就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黃、白、紅、藍四旗出現了,這就是八旗制度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因為後期的八旗制度,就是在四旗的基礎上建立的。
之所以要建立八旗制度,是因為後金的兵力越來越多,管理起來越來越困難了,所以才會将黃、紅、白、藍四旗分成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八旗,當時除了正黃旗和鑲黃旗是皇帝本人統管之外,其餘的六旗都是由努爾哈赤的兄弟以及兒子們管理。
這個時期的八旗制度,已經基本完善了,後期的蒙八旗以及漢八旗,都是在這個時期的八旗制度基礎上增加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統治蒙古人以及漢人,可以說在八旗制度建立初期,所有旗主的權力以及地位都是很高的。
尤其是努爾哈赤為了拉攏八旗旗主,讓他們始終願意為自己賣命,就建立了八王議政的制度,也就是讓八旗旗主和自己共同商讨大事,這個制度對後期的曆史發展影響很大,正因為存在八王議政,所以後期的皇太極、多爾衮等人才能權傾朝野,畢竟除了正黃旗以及鑲黃旗是皇帝的之外,其餘旗主他們都可以巴結拉攏,一旦六位旗主都支持一個人,那麼就算是皇帝不同意,也毫無辦法了。
單純從八王議政的制度來看,我們就足以明白早期八旗旗主的權力有多大了,在這個時期,八旗旗主就相當于是權力的代言人,再加上他們和皇帝的血緣關系比較近,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沒有人敢得罪八旗旗主,當然了,就算是皇帝,也要給八旗旗主幾分面子才行,要是得罪了他們,皇帝想要幹什麼事情也會受到限制。
八旗制度逐漸走向衰落
八旗制度,在某種程度上來看,就是為了清朝的建立而生的,在建立國家的過程中,八旗制度至關重要,可是等到國家建立好,并且逐漸穩定之後,八旗制度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比如多爾衮入主中原之後,順治以及康熙等皇帝,就明顯感覺到八旗旗主的威脅。
在亂世之中,皇帝需要有人幫自己分擔壓力,可是在和平年代,皇帝則不需要有人分擔自己的皇權了,這就是八旗制度和皇權之間的矛盾之處,一旦八旗旗主的權力過大,皇帝的權力就會弱化,對于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不允許這樣的狀态持續下去。
順治時期,他也想改變一些什麼,可是多爾衮對自己影響太大,順治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加上順治英年早逝,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他把這件事情留給後期的康熙處理了。
康熙親政之後,就已經發現八旗制度對自己皇權的影響了,可是畢竟當時國家還不夠穩定,而且戰事需要八旗旗主賣力,因此康熙并沒有立即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而是隐忍一段時間之後,很聰明地設置了一個都統制度,這個制度就是在每個八旗當中,安插一個都統,負責監督八旗旗主,都統一般都是從一品高官,由皇帝親自任命,對皇帝一人負責,隻聽皇帝的差遣。
換言之,都統其實就是康熙安插到八旗内部的探子,不僅負責收集各種消息,還對旗主的權力産生一定影響,讓八旗旗主不敢肆意妄為,也就是在康熙的都統制度下,八旗旗主的權力得到極大削弱,到了雍正時期,八旗旗主早已沒有了當年的輝煌。
也正是因為八旗旗主已經沒有了從前的權勢,所以雍正才能徹底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從而設立了軍機處,将八旗旗主的權力徹底分化,從此以後,八旗旗主雖然依舊按照之前的規定,可以世襲罔替,但是其擁有的權力就越來越小,地位也越來越低了。
當然了,這并不是說八旗旗主就再也沒有任何分量了,實際上就算八旗旗主實權受到削弱,但是他們在名義上的地位,還是保持不變的,比如八旗旗主,不管後期擔任什麼官職,擁有多少實權,他始終都是旗主,而那些隸屬于旗主的旗奴,就算是再位高權重,遇到自己的旗主,依舊要點頭哈腰問好,這就是階級與輩分的區别,不管怎麼說,旗主在名義上始終是主子,旗奴在名義上始終是奴才,這是原則問題,誰也不能改變。
也就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出現了乾隆時期位高權重的第一寵臣和珅,見到自己從前的鑲紅旗旗主,也需要點頭哈腰問好,很多人就是看到和珅向旗主問好這一舉動,誤以為當時的旗主依舊和清朝建立初期一樣位高權重,實際上當時的旗主早已經沒落了,和珅也僅僅是給自己旗主面子而已,要是換成其餘旗主,比如鑲藍旗旗主之類的,和珅就完全不會給面子,反而是他們需要巴結和珅才行。
随着清朝制度的不斷完善,八旗制度到了晚清時期已經形同虛設了,那些八旗子弟,早已成為清朝末期的蛀蟲,要戰鬥力沒有戰鬥力,要能力沒有能力,反而成天好吃懶做,消耗着清朝的資源,不得不說曆史就是一個輪回啊,沒有什麼人能夠永遠得勢,也沒有什麼制度能夠永遠适用。
結語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立國之本,在清朝建立初期,八旗旗主的權力相當大,基本上達到可以影響皇帝決定的程度,就連皇帝也要給他們面子才行,可是随着康熙以及雍正的改革之後,八旗旗主的權力早已被削弱,到了乾隆時期,八旗旗主早已沒有多少實權,僅僅擁有一些名義上的地位而已,和珅向旗主問好,純粹就是做個樣子而已,他内心壓根就不會畏懼旗主,畢竟實力在那裡擺着呢!
備注: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留下有趣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