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内動力盈利咨詢
4年前剛剛進入中國内地的時候,這家網紅蛋糕店可謂是搶盡了風頭:超過300人的長龍,排隊6小時才能進店,還驚動了警方前來維持治安。
這就是曾經被稱為“名媛制造機”的美國蛋糕品牌LADY M。
不過,來勢洶洶的LADY M卻沒能赢得打一場漂亮仗,反而是節節敗退。從去年開始,LADY M北京首店關閉,其他門店要麼縮小經營面積,要麼直接把堂食換成外賣窗口。
就在前幾天,LADY M對外發表聲明:“中國内地所有實體門店将于2022年9月10日終止經營”。
LADY M憑什麼能“自視甚高”,又是為什麼從一出手就是3層樓獨棟門店的國際品牌,走到狼狽退場的呢?
簡單一句話,來到中國就好好做産品,别隻會忽悠。
買個蛋糕,從美國排隊到中國
能夠從紐約曼哈頓這個國際品牌林立的地方殺出一條血路來,LADY M也算有點本事。
創始人 Ken Romaniszyn 給LADY M的定位很明确,他曾表示,“我希望 Lady M 成為蒂芙尼早餐裡、蒂芙尼之于郝麗 · 格萊特利那樣的存在。”
為了凸顯自己的“身份”,Lady M把自己的首家門店裝飾得像一個珠寶店,純灰白色系,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一下就出圈了。
為了匹配這個定位,Ken Romaniszyn确實在産品研發上下足了功夫。
一款匠心制作的千層蛋糕,登上美食雜志《BON APPETIT》“美國十大蛋糕”排行榜,當然也赢得了很多美食家贊譽。
嘗到甜頭後,Lady M如法炮制,接連在美國開出10家門店,每開一家都必定大火。
不過Lady M的門店,有6家開在紐約曼哈頓區。除了這裡人流量大,消費高之外,更重要是,這裡亞裔消費者衆多。
作為一個美日混血,Ken Romaniszyn更懂亞洲人的口味,他深知美國的甜品普遍甜度太高,而亞洲人更喜歡偏淡一點的甜品。為此,Lady M的差異化策略讓它迅速赢得了大批忠實粉絲。
由于噱頭十足,Lady M來到中國市場後,再次掀起一波搶購熱潮。2017年,在上海國金中心開出首店後,由于現場人數太多,為避免混亂Lady M甚至被強制暫停營業。
3天後再次開張,人流量依然爆滿,引得黃牛接連擡價。
中國消費者給了這個外來的蛋糕品牌足夠的熱情,甚至有明星楊千嬅、“千億媳婦”徐子淇等名媛站台,撐足了場面。
最多的時候,LADY M在中國市場開出了28家門店,搶占一線、新一線市場,甭提有多熱鬧。
僅4年,從大排長龍到一人包場
誰又曾想到,從大排長龍,到很少有人問津,LADY M隻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
現在,偌大的LADY M門店裡,消費者不僅不用排隊,有時候甚至還一人包場了。在深圳萬象灣的LADY M旗艦店,開業時是獨棟樓的門店,不到2年就搬到了商場負一層的一個小檔口,并且沒有提供堂食。
走到今天這一步,隻能說是LADY M自食其果——給顧客的消費體驗太不友好。
在紐約能夠成為網紅級品牌,就是因為LADY M明确的定位和獨特的風味——簡單來說,就是産品做得好。
然而,來到中國之後,LADY M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門店裝修和營銷上,就是不好好做産品。
在中國市場的四年多時間裡,LADY M一直固守原有的産品結構,從來沒有根據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推出新的産品。Lady M的爆品一直都是抹茶千層和焦糖千層,并且價格不菲。
在同樣來自美國的山姆會員店,一整個千層蛋糕最低隻賣到88元,而一片LADY M的蛋糕,就賣到了68元。
更讓消費者接受不了的是,LADY M并沒有廚房,所銷售的産品都是從位于華北、華南、華東的三個中央廚房制作後運過去的。消費者花費高價卻隻能買到工廠流水線生産的、奶油即将融化的蛋糕,又怎麼能覺得好吃呢?
花費大量心思在門店裝修上,留出了大量空間用作擺設,卻不願意建造一個可以做蛋糕的廚房,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很多消費者,進店打卡過之後,就不想再去消費。漸漸地,Lady M人氣不再,隻能走到關門大吉的地步。
LADY M閉店背後:洋面孔不再是通行證
其實,不止LADY M,很多在“洋網紅”在國内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從LADY M到韓國途尚咖啡,從意大利網紅冰淇淋GROM到英國簡餐品牌PretAManger,曾經打着“洋網紅”旗号的品牌,紛紛敗走中國市場。
還有那令人一言難盡的冰淇淋“頂流”——哈根達斯,在國内冰淇淋還賣一塊錢的時候,就開始論“勺子”賣:一勺幾十元的冰淇淋,妥妥的“高端”人設。
即便如此,中國市場還是為哈根達斯貢獻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銷量。
不過,今天國内的冰淇淋品牌越來越多,其中不乏鐘薛高之類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哈根達斯之流再也沒能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了。
從外部看,本土品牌崛起給市場帶來巨大競争。
就拿LADY M所在的蛋糕賽道來看。2017年,LADY M進入中國後的這幾年,正是國産烘焙品牌大量誕生的時候。
從鮑師傅到虎頭局,從麻薯很忙到墨茉點心局,大量中式烘焙品牌湧入市場,帶來的是中式烘焙産品的新生。
從肉松小貝到冰淇淋麻薯,這些專為中國人定制的中式烘焙産品,不僅顔值高、價格合理,還更适合中國人的口味。
國産烘焙品牌不僅清楚地知道中國人喜歡吃什麼,還知道中國人想要什麼樣的服務。
很多烘焙店,特意在門店臨街的位置設置了透明廚房,烘焙師現做現烤,做出來的産品有味道,也有溫度。
就算是LADY M引以為傲的千層蛋糕,在中國也不缺對手。在小紅書上随便搜索“千層蛋糕”,都能出現數十頁的産品,幾乎都是打着“高顔值”、“低甜度”的标簽。
相較之下,那些仗着自己在國外很火,吆喝着萬年不變的産品,倒是很适合打個卡,但複購率極低。
從内部看,洋品牌用錯了市場策略。
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洋網紅”品牌,都喜歡打着“高端”的幌子。
在中國,LADY M的一塊千層蛋糕賣到68元,其實在紐約隻需要8美元,早餐賣3美元。怎麼換了個地方,差别就這麼大了呢?
說到底,隻不過是想給自己立一個“高端”的定位,以試圖賣個好價錢。選址都在一線城市的地标商圈:北京三裡屯、上海國金中心、深圳萬象城,把門店裝修得高端,每月動辄20萬以上的租金,轉過頭,隻能從消費者身上薅羊毛。
然而,與高端門面不匹配的是,産品沒有差異性、服務沒有競争力,光靠“洋網紅”的身份根本無法帶來實質的市場号召力。
這幾年退出中國市場的洋品牌,幾乎都是因為這樣的問題。隻會喊口号、做面子工程,沒有實質性的好産品,消費者是不會買單的。
總結
建立在品牌營銷、門店位置上的産品溢價,是很不值錢的。
消費者最終要買單的,還是産品、消費體驗,擁有産品和服務的稀缺性,才是締造品牌競争力的基礎。
而那些假裝高端、隻會忽悠的品牌,最終隻會在喧嚣之後,卸下最後的體面,狼狽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