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戰禍或其他禍端,一些姓人口銳減、姓氏消失,或者直接改作他姓、免受牽連。如周王朝大大小小的封國不計其數,僅見于史籍記載的就有170餘個,到了戰國時期僅剩下了七雄,160餘個有名有姓的封國王族就失國、失姓了;
2、由于某些姓本身的含義并不好,在使用中也逐漸被抛棄了。如我們現在的姓氏統計中像“死”“難”一類的姓的人口都隻在千人左右,還呈遞減趨勢,也許再過上三五十年,這類姓氏也就沒有了;
3、帝王的意志有時也會讓某一個姓消失。比如雍正皇帝認為“丘”姓是對孔聖人的不敬,就勒令天下“丘”姓改為“邱”;
4、少數民族也常常為了快速融入漢族文化而抛棄原本的族姓,改用漢姓。像北魏皇室從“拓跋”改為了 “元”。遼代的後族看起來都姓“蕭”,其實是不同的契丹部族改為了同一個漢姓,他們原本的姓氏有“乙室”“拔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