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面稱臣:出處:《史記·郦生陸賈列傳》:“君主宜郊迎,北面稱臣。”,解釋: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指臣服于人;
2、割地稱臣: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若放我南歸,願為金邦細作,饒幸一朝得志,必當主持和議,使南朝割地稱臣”,解釋:割讓土地,臣服于對方;
3、俯首稱臣:出處:金玉舟《趙匡胤》第19章:“那些不動一兵一卒,就跪拜在郭威面前俯首稱臣的人,難道還有臉面來恥笑你”,解釋:低頭向對方自稱臣子,泛指向對方屈服;
4、納貢稱臣: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四十八回:“陳柳雖然大賣私鹽,誰知這久慣鹽徒都與這巡鹽的民壯結成一夥,四時八節都與那巡役納貢稱臣”,解釋: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後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5、稱臣納貢: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凡漢東小國,無不稱臣納貢。”,解釋: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