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簡短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簡短
更新时间:2025-04-15 17:05:25

  講述人:王傑,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

  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節日習俗在漫長的歲月中幾經改變并延續至今,我們今天的清明節日成為了一個人們用于懷念,用于祭奠,用于銘記先人和先輩的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這首《清明》想必我們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詳,它描寫的是清明節的節日景象。清明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對于清明,我們可能知道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國家的法定假期。可是,對于它的來曆和具體習俗卻了解的不太詳細。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簡短(清明節志①清明節的由來)(1)

  清明節逐漸與“上巳節”和“寒食節”融合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同時為節氣和節日的傳統民俗節日。我國古時著名的氣象學著作《曆書》中就有言:“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可其實,在古代,清明節隻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并非我國古代的傳統節日。 而古代人在清明期間是要過“上巳節”和“寒食節”的,隻是随着曆史的變遷,寒食節與上巳節都逐漸地退出了曆史舞台,成為過去式,清明節這才慢慢地與兩個節日逐漸融合,成為包涵了這兩個節日寓意與習俗的一大節日。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簡短(清明節志①清明節的由來)(2)

  古人将清明節成為“三月節”

  古時,人們将“清明節”稱為“三月節”,《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就有這樣的說法:“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這裡的三月指的是夏曆的三月,故因此得名“三月節”。“清明”與“潔齊”互為形容詞,“潔齊”謂萬物因溫濕潤澤而生長,“清明”指氣候清淨而明媚。每每到清明之際,冰雪消融,萬物複蘇,草木青青,莺飛草長,一派欣欣向榮景象。作為時序标記的清明,在漢代就已經有了明确記載,可是,作為一種節日,直到唐宋以後才形成。

  清明節的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曆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簡短(清明節志①清明節的由來)(3)

  到了唐玄宗時,下诏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大節,與之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清明祭祀一種方式是采取墓祭的形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

  清明節祭祖,按照習俗,一般在清明節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拜祭。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清明節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節在曆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太郎叫法由來
太郎叫法由來
2018年,抖音上面一首《西安人的歌》,讓古城西安火遍大江南北,全國各地來西安旅遊的人數也與日俱增。相信很多的的朋友在西安遊玩時,經常能聽到周圍當地人會說“克裡馬擦”四個字,語速快,擲地有聲的讀出來那種氣勢。那麼,大家知道“克裡馬擦”的由來...
2025-04-15
母字的來曆簡介
母字的來曆簡介
母字的來曆簡介?母,通用規範漢字、一級字,讀作mǔ,又用作姓,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指:母親,也可泛指女性的長輩,如《爾雅·釋親》:“母之姊妹為從母”後引申為養育;哺乳、根本;根源、老婦的通稱、經商或借貸的本錢等義,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
2025-04-15
關于雨水節氣的風俗習慣大全
關于雨水節氣的風俗習慣大全
關于雨水節氣的風俗習慣大全?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保則是幹爹),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關于雨水節氣的風俗習慣大全?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關于雨水節氣的風俗習慣大全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
2025-04-15
驚蟄屬于哪個季節的節氣
驚蟄屬于哪個季節的節氣
驚蟄屬于哪個季節的節氣?驚蟄是春天的節氣,驚蟄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驚蟄,含義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四川盆地東部和涼山州南部,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盆地西北部除了個别年份...
2025-04-15
大暑節氣的含義介紹
大暑節氣的含義介紹
大暑節氣的含義介紹?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每年的公曆7月22日、23日之間,太陽到達黃曆120°,是大暑節氣與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而大暑表示天氣炎熱至極,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大暑節氣的含義介紹?以下内...
2025-04-1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