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敏收集整理(頭條号:老虎69090)
“口”,現代漢語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kǒu,最早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在六書中屬于象形字。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口才。口齒。口若懸河。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出入通過的地方:路口。門口。港口。等等。
字源演變
“口”,初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為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都很像人嘴巴的樣子。後來逐漸見于金文、楚系簡帛、秦朝小篆、秦系簡牍,最終逐漸演變成楷書體和簡化版的“口”。其字源演變如下:
口的字源演變
口的字源演變
口的字源演變
注:村落信息來自《成武村落圖譜》
大田集鎮八岔路口
位于大田集鎮西北2千米處,東鄰大陳莊,西鄰黨莊,南臨定豐路,北鄰白廟。總面積0.6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5平方千米,房屋158幢,居民150戶,人口420人,有王、陳、孫、劉等姓。
明崇祯年間,金鄉縣金山店子王氏遷來立村,因村前是八條路的交叉處,故名八岔路口。
永昌街道程堤口
程堤口位于縣城建成區東部,東鄰苗莊,西鄰盆罐窖,南鄰小朱莊,北鄰王林。總面積0.9平方千米,房屋380,居民210戶,人口630人,有程、高、郭、劉、翟、陳、闫、張等姓。
清康熙年間,程堂程氏分支遷此居住,後人财兩旺,發展為村莊,因居堤口,取名程堤口。
永昌街道水口
水口位于永昌街道東南6千米處,東鄰節樓,西鄰宋樓,南鄰魏莊,北鄰馬莊。總面積0.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47平方千米,房屋185幢,居民176戶,人口529人,宋姓居多。
清乾隆年間,郜鼎集宋氏遷此立村,因村處桶子河和大沙河交叉點,故名水口。
經濟開發區十裡口
十裡口位于經濟開發區東北3千米處,東鄰姜莊,西鄰前常橋,南臨棗曹路。總面積0.3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16平方千米,房屋161幢,居民150戶,人口550人,有李、秦、鄭、曹、宋、商等姓。
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李氏遷此立村,距縣城十裡,又在岔道口,故名十裡口。
經濟開發區七裡口
七裡口位于經濟開發區東0.5千米處,東鄰徐莊,西鄰苗莊,南臨先農壇街,北臨伯樂大街。總面積0.13平方千米,房屋172,居民160戶,人口410人,有宋、李、程、苗等姓。
始名程海子,立村時間失考。清道光年間,程氏将土地賣給郜鼎集宋氏,因距縣城7裡,又處在路口,更名七裡口。
苟集鎮王路口
王路口位于苟村集鎮南3.5千米處,東鄰孔李樓,西鄰孔油坊,南鄰孫寺鎮大李莊,北鄰東賈莊。總面積0.6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0.53平方千米,房屋152幢,居民133戶,人口508人。祝姓居多。
明弘治年間,山西洪洞縣王氏在此立村,因村兩頭各有南北路口一個,前後又有東西路交接,呈王字,又是路口,故名王路口。
苟村集鎮前張口
前張口位于苟村集鎮西南3千米處,東鄰董馬莊,南鄰待侍寺劉莊,北鄰後張口。總面積1.3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93平方千米,房屋256幢,居民234戶,人口859人,有張、劉、黃、馬、闫等姓。
東漢,湖北襄陽張氏遷至待侍寺立村,名張家莊。宋初在村後挖了條白沙河,河邊有一渡口,故改村名為張口,因人多分家,一支在村後另立新村,老村稱前張口。
撮子 用來撮糧食,裝入袋子裡的工具
苟村集鎮後張口
後張口位于村集鎮西南2千米處,東鄰祝橋,西鄰大祝樓,南鄰前張口,北臨樂成河,總面積0.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7平方千米,房屋240幢,居民224戶,人口764人,有劉,張,孔等姓。
元初,本鎮前張口張氏分支遷此建村,因前有張口老村,故名後張口。
後張口渡槽
後張口渡槽位于村東北側100米處,1973年建造,磚混結構,呈凹形,南北長24.3米,東西寬2.05米,槽高1.2米,槽壁厚22厘米,上部由12根寬10厘米的橫梁連接,橫梁間距2米,北首為簸箕口,長3.6米,外口長5米,渡槽下部由五個紅磚砌成的橋墩支撐,保存基本完整。
茓子 過去農村用來茓糧食的
苟村集鎮張河口
張河口位于苟村集鎮東4千米處,東鄰郭橋,南臨樂成河,北鄰鄧莊,總面積0.7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0.58平方千米,房屋187幢,居民150戶,人口540人,有劉、李、王、閻、朱、範等姓。
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張氏遷此立村,靠靠近樂成河口,故名張河口。
升 農村用來量米用的工具
苟村集鎮橋口
橋口位于苟村集鎮南2千米處,東鄰祝園子,西鄰祝橋,北臨東魚河,總面積0.1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14平方千米,房屋65幢,居民56戶,人口182人,祝姓居多。
清乾隆年間,本鎮祝橋祝氏分以遷此立村,因居村北大橋橋口,故名橋口。
頂針 農村婦女用來納鞋用的
頂針 農村婦女用來納鞋用的
孫寺鎮官路口
官路口位于孫寺鎮東北1千米處,東鄰宋小樓,西鄰東李莊,南鄰雙樓,北鄰劉窯。總面積0.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38平方千米,房屋110幢,居民104戶,人口413人,有李、張、袁、尚等姓。
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鄧氏遷此立村,故名鄧莊。因村口有官路通過,更名官路口。
過去農村實木的八仙桌和實木椅子
天宮廟鎮郭押口
郭押口位于天宮廟鎮東南4.5千米處,東鄰單莊,南臨勝利河,北鄰霍樓。總面積0.3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3平方千米,房屋90幢,居民62戶,人ロ306人,有郭、羅、侯等姓。
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郭氏遷此立村,始名郭樓。因村東有一韓家樓,緊押三條河口,遂稱郭押口。
庵子
天宮廟鎮房堤口
房堤口位于天宮廟鎮北6千米處,東鄰小劉樓,西鄰畢廟,南鄰張武樓,北鄰沙樓莊。總面積0.6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53平方千米,房屋164幢,居民152戶,人口531人,有張、王、翟、李、嶽、韓等姓。
村北原系一條古道河“芝河”渡口,來往客商經此。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房氏遷來傍堤口居住,故名房堤口。清末,房氏式微,劉、張二氏先後遷入,村名沿用。
牲口籠嘴 套在馬嘴上的物件,防止它吃莊稼等
九女集鎮曹口
曹口位于九女集鎮西1.5千米處,東鄰步樓,西鄰曹縣界,北鄰周莊。總面積0.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7平方千米,房屋208幢,居民199戶,人口612人,有曹、李、邵、劉、申等姓。
始名閻莊,立村時間失考。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曹萬章遷此立村,人丁興旺,又緊靠桶子河堤口,閻氏乏後,更名曹口。
油吊子
汶上集鎮董口
董口位于汶上集鎮東南6.5千米處,東鄰劉樓,西鄰劉莊,南鄰董莊。總面積0.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7平方千米,房屋170幢,居民166戶,人ロ589人,有董、劉、楊、王、李、梁、陳等姓。
明初,山西洪洞縣董氏遷此立村,因村西是古汶水河交通要口,時常停船,故名董口。後建有樓房,更名董樓。1982年恢複始名董口。
滾鐵圈的玩具
汶上集鎮常路口
常路口位于汶上集鎮東北6千米處,東、北鄰巨野縣界,西南鄰玉帝廟。總面積1.0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85平方千米,房屋228,居民215戶,人口834人,有王、崔、黃、馬、田等姓。
明末清初,山西洪洞縣常氏遷此立村,因緊靠路口,故名常路口。
彈弓
汶上集鎮林路口
林路口位于上集鎮東南7千米處,東鄰李樓,西鄰劉莊,南臨安濟河,北臨南坡河,總面積0.6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52平方千米,房屋134輸,居民120戶,人口452人,有李、林等姓。
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林氏遷此立村,因村立在成武至龍堌集官路路口,始名林家路口,後演變成林路口。
南魯集鎮謝雁口
謝雁口位于南魯集鎮東北5千米處,東鄰韓莊,南鄰史莊,北臨萬福河。總面積0.3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0.28平方千米,房屋92幢,居民84戶人口270人,有程、李等姓。
謝雁口、韓莊
唐朝時期,謝氏遷來傍河堤的堰口立村(從何處遷來不詳),名謝堰。因“堰”“雁”諧音,後演變為謝雁口。明洪武末年,謝氏遷村東韓莊,故現謝雁口無謝氏。清中期,巨野萬豐劉集步氏遷入清末,永昌街道程堂程氏遷入,村名沿用。
玉米穿子 農村用來脫玉米粒的工具之一
歸宿
附秀才、舉人、進士……
古代最初級的就是童生,需要通過縣試、府試才能取得。童生通過省裡的科試(也稱院試),稱為生員,這時方才是秀才及第,算是有了功名。
秀才的第一名稱為案首,一個讀書人如果有了秀才的功名,他就具備了參加鄉試考舉人的資格,也有了開設私塾教書育人的資格;秀才沒有做官的資格,沒有俸祿,但可以免除一些賦稅、徭役,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算是正式踏入士大夫階層;秀才上公堂見縣官可以不用跪拜,有向地方官的建議權,惹上官司也不能輕易上刑,隻有割除秀才功名後才可抓人施刑。秀才分為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廪生”,可入縣、府學院學習深造,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一般不被推薦參加鄉試。
秀才通過鄉試,就成了舉人。鄉試由省裡組織,但主考官由朝廷委派主持,三年舉行一次,一般在秋天進行,因此也稱“大比”或“秋闱”。通過鄉試的人就是中舉了,就成了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舉人除了享有秀才的優惠特權外,已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并享有了一定的俸祿,社會地位就更高了。中舉後就具備進京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會試了。舉人進京參加會試,朝廷給予路費盤纏,并為其提供車輛。舉人進京趕考,所經地方有為其提供食宿保衛的責任。
舉人通不過會試或不想去進京趕考,可以作為候補官員,一旦一些地方出現職位空缺,舉人可以來補缺,最高可補做知縣,但一般都是最低級官職。有些舉人為了能盡快得到補缺,就到一些官府做幕僚,以便及時掌握哪裡有了官員空缺的信息,好去補缺。清末名臣左宗棠就是舉人出身,先給人做幕僚,後補缺進階的。因為不是進士出身,左宗棠也是終生遺憾,在做到巡撫一級時,尚且心有不甘,還向慈禧太後嚷嚷着要去參加會試。
沒有中舉但很優等的生員,可被安排到國子監繼續深造,經考核合格後,可作為副榜貢生,既可繼續參加會試考試,也可在職位空缺時補充為官員。清朝康熙皇帝時的大清官于成龍,就是以副榜貢生進階的。當時清軍剛入關不久,官員空缺很多。于成龍倍感朝廷天恩,因此終生廉潔勤政,報效朝廷。
舉人進京趕考,參加由禮部組織的會試,三年一次。會試一般會在農曆二月初舉行,稱春闱或禮闱,一般會錄取二百到三百人,第一名稱會元。凡是通過會試登上正榜的人,不出特殊情況,一般都能成為進士。而不能通過會試的舉子,對一些考試分數高的,朝廷會列出副榜,這些人雖不算進士,但可以授予學校教官或其他較低級官職,或吸收入國子監為監生,獲得國家一定的俸祿。
那些通過會試考試的正榜進士們,稱貢士,一個月後,會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明清時期,殿試内容考試時務策論一道,試題由内閣大臣預拟數個,臨時呈皇帝圈定。凡是會試通過的,明清殿試一律不黜落,隻排定名次。第一甲取若幹人,其中前三名分别為狀元、榜眼、探花,列入一甲的都被賜予進士及第;第二甲列若幹人,賜進士出身;第三甲又列若幹人,賜同進士出身。凡被列為三甲的人都被稱為進士,會試考試第一的會元,這時也不一定能成為狀元,至于誰能成為狀元,一看策論水平,二看皇帝心情,如果皇帝看着某人的名字或某人的相貌、特長合順自己的心意,就定某人為狀元。
殿試過後,三月底,新進士和殿試官員在禮部享受禦賜“恩榮宴”。宴後陸續進入封官任用階段。一甲的前三名進士一般授予六品翰林院編修等清要之職,其餘進士往往還要進行一次館選或朝考,然後結合殿試名次,分别授予官職,優者亦進入翰林院。
附常見的狗尾草
1.狗尾草 Setaria viridis
狗尾草屬。古稱莠,如《詩經》之“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小米(粱/粟)的野生祖先。圓錐花序緊密,直立或稍彎垂,一般不會大幅度折腰。
2.金色狗尾草 Setaria pumila
本地狗尾草屬中最好認的一種。圓錐花序細長、直立,至多略有弧度,剛毛金黃色或稍帶褐色;一簇中僅具一個發育的小穗,排列規整、粒粒分明。
3.大狗尾草 Setaria faberi
比普通狗尾草的圓錐花序更長更大,大了挺好,挺住很難,一般都會耷拉,至少垂頭九十度以上。
4.狼尾草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狼尾草屬,多年生。圓錐花序直立而蓬松,剛毛淡綠色或紫色,常作為觀賞草栽培。圖4是百分百的純野生種,恰逢“焜黃華葉衰”之時,顔值比園藝品種可差多了。
5.虎尾草 Chloris virgata
虎尾草屬。穗狀花序5至10餘枚,指狀着生于稈頂,常直立而并攏成毛刷狀。不似虎尾,有幾分像獅子尾端的“一撮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