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号,剛剛憑借《八佰》拿下整整30億票房,成為全球當仁不讓的票房大佬的管虎,新作宣布提檔
——《金剛川》。
說起這部電影,在這個特殊時期絕對算得上一部“特殊電影”。
首先在陣容上,電影采用張譯、吳京兩大票房霸主,吳京近幾年的《戰狼2》《流浪地球》《攀登者》無不票房大勝,而張譯僅憑一人之力就幾乎霸占了今年全部的大銀幕,《八佰》和《家鄉》還有這部《金剛川》,後續更是有國師的新作《一秒鐘》,
光是這張面孔的出現,就足以令影迷安心。
當然,比起演員陣容,其實導演陣容氣場更強,噱頭更足:
管虎 郭凡 路陽。
不管是絕境翻盤的《八佰》、還是異軍突起被稱為開啟中國科幻大門的《流浪地球》,亦或是近年來最好的武俠電影《繡春刀》。
三位導演均是在藝術造詣和商業需求中取得絕佳平衡的典範,甚至不誇張的說完全是第五代之後,新時代的領軍人物。
抛開演員與導演陣容,《金剛川》還有一個更大的特點,或者說是争議點。
這部電影投資了4億人民币,拍攝隻用了2個月時間。
在8月14日《八佰》上映前夕雲首映會中,王中磊、王千源、姜武在北京,而管虎、張譯、魏晨則在遼甯丹東會場。
當人們還在詫異為何兩撥人為何要分開的時候,一則電影資訊一石激起千層浪:
管虎無暇顧及《八佰》,因為他在拍攝新作《金剛川》!
《金剛川》于8月7号正式通過備案審核,8月中旬正式開機,8月28号發布電影海報,9月底殺青且定檔。
算上後期時間,時間僅僅兩個月,就為了趕上抗美援朝70周年。
電影采用三段式結構,由管虎、郭凡、路陽三個導演同時開拍,以小戰士、美國飛行員、高炮手這三位地位與立場都大相徑庭的人物切入,譜寫一首抗美援朝的戰争史詩。
由于條件制約,《金剛川》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進行任何大型宣發活動,電影發放的物料也少之又少,連預告片都隻有一個1分18秒的版本。
時間,肉眼可見的緊迫。
2個月的拍攝,3位頂尖導演,4個億的投資,絕佳的票房大鳄班底。
《金剛川》其實并不需要宣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宣傳。
而在《金剛川》爆出預告片之後,僅僅這一分鐘的影像就足以證明質量,随着第一波的觀影口碑的流出,電影的第一道關卡算是順利通關。
而接下來,就是《金剛川》所面對的最大的問題:
票房如何?能不能達到這幾位主創的以往水平?能否達到《八佰》的30億?
以我個人來看,我認為《金剛川》上映後票房必然會大爆,甚至會超越《八佰》,因為《金剛川》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
它還沒有上映,就已經掌握了三大優勢。
第一:主旋律。 對,沒錯。
從現在的票房市場來看,主旋律電影已經從被觀衆敬而遠之蛻變成為一種優勢,甚至是票房的保證。
曾幾何時,從50年代建立軍事教育電影制片廠籌備委員會,到後來成為八一電影制片廠,主旋律電影從誕生那一刻起就肩負重任。
它總是承載着弘揚主流價值觀和集體榮譽感的外衣,是以電影為媒介,個人與國家的一次親切對話。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八一電影制片廠悉數拍攝了《海鷹》、《奇襲》、《林海雪原》等流傳至今的經典作品,在展現義勇奮戰、艱苦卓絕的戰事同時,也極大的填補了群衆的精神需求。
但後來,随着國家繁榮昌盛,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逐漸缤紛多彩,在娛樂化、市場化的趨勢之下,主旋律電影因為濃稠的煽情戲份與空泛的情緒表達逐步被市場擯棄。
但是主旋律電影又因為其必要性在一些特定需求下制作,進而愈發與商業電影背道而馳。
久而久之,主旋律電影的形象就像一個耳提面命的爺爺一般,總是在循循教導,影迷談及色變,巴不得敬而遠之。
不是說主旋律電影類型不好,而是經濟發展的太快,意識形态轉化的太快,制作人們根本沒有反應過來。
後來制片人們幡然頓悟,終于開始把主旋律電影市場化、娛樂化,啟用當紅明星、采用快節奏劇本,并且把視角從慘烈的戰事聚焦在個人亦或是團體身上。
2007年,馮小剛導演的《集結号》就憑借聚焦“谷子地”在戰後所經曆的平複與陣痛,表達了戰争的殘酷與老一輩所堅守的榮譽,電影在主旋律與商業之間達到了絕佳的平衡。
上映後達到空前成功斬下2億票房,為主旋律電影分的一席。
後來,09年諜戰 主旋律題材的《風聲》成了影迷心中最好的諜戰電影,10年馮小剛又用《唐山大地震》用6.5億的票房和無數人的眼淚,證明主旋律電影一樣也能赢得滿堂喝彩。
2010年後,主旋律電影得到井噴式爆發。
這邊廂韓三平開始籌備“建國三部曲”,群星璀璨的主旋律電影徹底颠覆了影迷心中的固有印象,而那邊廂,北上發展的香港導演們帶着成熟的商業嗅覺融入主旋律,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讓人看到了主旋律電影的更多可能。
直到2017年,吳京的一部《戰狼2》用極度商業化的個人英雄主義,徹底打開主旋律電影的局面,而觀衆則用足足56.9億票房證明了這次嘗試的成功。
去年國慶檔,三部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國家》《攀登者》《中國機長》斬下50億票房,造就了與春節檔平起平坐的傲人成績,可謂是三千越甲可吞吳。
而目前還在上映的《八佰》則憑借一己之力,在院線混沌初開的特殊時期生生砍下31億票房,為院線的恢複傾注活力。
回想起來,最近的主旋律大制作,好像沒有失敗的。
現如今,主旋律電影已經完全擺脫了說教的老朽形象。
他可以是熱血的,也可以是悲恸的,甚至可以是搞笑的。
在這短短的2個小時内,在這氤氲的光影中,主旋律電影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多的是對曆史的緬懷,是十幾億人對集體記憶一次顫栗與激動。
當電影序幕落下,觀衆或是起立鼓掌或是駐足凝視,甚至是振臂高呼“北京加油!”這都是普通電影所不能帶來的。
主旋律電影對于市場而言,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主導地位,而且仍在攀升。
第二:張譯與吳京 制片人選擇張譯與吳京作為主演,其實心思已經不能再明顯了。
這兩位演員幾乎承包了近年來的熱度與票房,而且不管是所塑造的角色,還是跳脫到現實中,對于影迷而言他們的出現已經是影片的保證。
吳京早年靠《功夫闖情關》出道,拍攝了大量的電視劇,2003年後轉到香港發展,幾年的蟄伏仍然寂寂無名,一直遊離在三四号位置,甚至被傳“被甄子丹打斷4根木棍”。
後來吳京主導拍攝過《狼牙》,卻因為知名度不足票房慘敗,直到後來的《戰狼》,吳京靠着18個月的軍旅生活讓這部電影取得了成功,更是為《戰狼2》的票房神話打下基礎。
還記得吳京在采訪中說過的那句話嗎:
“美國人一個人打死一個師都不死,我打十幾個雇傭兵就得死? 賤不賤啊。”
《戰狼2》後,吳京成為不折不扣的一線巨星,而自己也一頭紮進主旋律電影中,《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無不都是票房巨作,實現對電影的反哺。
張譯更無需多言,與吳京同屬大器晚成的代表。
26歲在《民工》中進入演藝圈,摸爬滾打十餘年,在賈樟柯、陳凱歌、曹保平等大導演手裡揉來捏去,40歲那一年才獲得人生第一個獎項——金鷹獎。
曾經為了角色寫下3000字的請願書,甚至不惜轉業,《金剛川》裡怒火咆哮到暫時暈厥,而《一秒鐘》裡,張譯又在10天内暴瘦了十斤。
其實,不管是論獎項榮譽,還是論外形優勢,張譯都根本沒有立足之地,但他就是靠着務實的精神成為各大劇組的寵兒。
《八佰》有他,《家鄉》有他,《金剛川》有他,《一秒鐘》也有他。
吳京累計票房165億,張譯121億,無論是吳京還是張譯,都處在上升期的兩位霸屏演員同時出現,《金剛川》的票房成績早就有了保底。
第三,抗美援朝的背景。 在《金剛川》放出預告之後,有網友提問:抗美援朝不是冬天嗎?為什麼他們都穿着短袖背心?
由于題材特殊,雖然抗美援朝這一場長達4年的戰争是距離我們最近,也是記憶最為深刻的戰役,但翻開銀幕作品列表,對于這場戰役的描述基本上都是50年甚至是60年前的八一電影制片廠的作品。
比如1956年的《上甘嶺》、1960年的《奇襲》,而最近幾年關于這段曆史稍有名氣的就是《集結号》了。
不過僅僅是作為題材背景,淺嘗辄止。
2016年,彭順導演的《我的戰争》算是距離最近的一部抗美援朝電影。
可惜電影質量堪憂,投資1.5億票房僅有3608萬,豆瓣隻有5分,這也成了這段曆史的絕唱,導緻新生代對這段曆史越來越模糊,從而發生“他們為什麼穿短袖”的疑問。
而現在,《金剛川》以絕對的勢頭把這段曆史搬上熒幕,較國師的《一秒鐘》之前,完全稱得上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唯一一部直面抗美援朝曆史的巨作,光是這一點意義就足以讓觀衆走進影院。
更何況,劇情還是取自最為慘烈的一場。
《金剛川》的主角原型叫張振智,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工兵第三團三營九連連長,曾獲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更是被毛爺爺接見過兩次,整個抗美援朝戰役的見證者。
垂暮晚年,有位記者問到張振智,回想一生你認為最慘烈的一場戰鬥是哪一次?
張振智沒有片刻猶豫,嘴角直接湧出:金城狙擊戰!
這就是《金剛川》的主要劇情。
這是抗美援朝最後一次戰役,戰場金城被金剛川長河圍繞,為了提供補給,志願軍必須架橋度過這一條60米寬的河流。
美軍分析局勢後立即展開攻勢,轟炸機沒日沒夜的轟炸橋梁,72座橋頃刻間全部被摧毀。
在絕對的炮火壓制下即将無以為繼,張振智所要做的,就是在這戰火紛飛血流漂橹中,帶領子弟兵越過炮火架起承重橋。
就是預告片中的那座橋。
7天7夜後,張振智架起載重橋,但很快被美軍派來的24架黑寡婦轟炸機炸毀,眼看前線彈盡糧絕,張振智不顧炮火連天,再次趟河入海,一個半小時後修好了載重橋。
在這期間,美軍坦克轟炸機無所不用其極,共投下2500多發炮彈,但張振智所負責的這架橋修好就被炸毀,炸毀後立刻被修好,一直堅挺到戰鬥結束。
後來,有人稱之為戰場上的“鋼鐵橋”,更是中國人創造的又一個奇迹。
所以說《金剛川》不僅是電影類型,還是主演陣容,亦或是電影題材,毫不誇張的說不論是同期上映的電影還是同為戰争電影都有絕對的優勢。
我當然認為《金剛川》上映會大爆,這不僅僅是在樂觀估計主旋律電影的再度成功,也是在憧憬中國工業化愈發成熟的當下——
我們不僅能在戰火中重塑一座又一座鋼鐵橋,也能在2個月内,完成一部史詩巨作。
畢竟張譯保證了:“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于《八佰》”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