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怯懦有性格的原因,但教育失當也會讓人性在私欲中走向狡猾 《追風筝的人》裡的阿米爾,受過高等教育,知識廣闊,文采斐然,小小年紀就得到衆人贊譽,很有當小說家的潛質,但他唯獨缺一樣,勇氣。
哈桑是阿米爾的小仆人,沒念過書,但他卻保留了人天生就具備的血性。
他認為保護阿米爾是他的天職,所以不管多強大的對手,他都會站在阿米爾身前,毫不猶豫的維護他。這份勇氣與能力大小無關,仿佛天性使然。
在哈桑為保護少爺的風筝,遭受不良少年強暴時,阿米爾正躲在暗處,親眼看着這一幕發生,他不敢挺身而出,甚至連一句話也沒有說。
這段經曆讓這對親密無間的兄弟,再也回不到從前。哈桑一生最看重的人,在危難時抛棄了他;而阿米爾也再無法掩蓋,自己的那些醜陋不堪。
在無法面對中,他設計誣陷哈桑偷盜,徹底趕走了哈桑父子。而哈桑并沒有反抗,默默接受了少爺的指控,背負屈辱離開。
很多人說膽小怯懦是性格使然,但教育在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呢?是讓人更明白如何做人,還是變得更加狡猾?
影片《少年的你》去年一上映,就引起轟動,教育的弊端第一次赤裸裸呈現。當然影片本身有過于理想化的部分,但它所表現的深刻現實,不容回避,值得深思。
劇中面對富家女魏萊對同學的霸淩,所有人都選擇了沉默,面對同學小蝶受不了欺辱跳樓後,倒在血泊中的身影,同學們冷漠旁觀,竊竊私語,仿佛躺在那兒的隻是一堆無關緊要的肉。
當魏萊将惡趣味轉到陳念身上時,集體再次失聲避開,連喜歡陳念的學霸李想,也隻敢私下安慰:“再忍忍,再等一個月,我們就去北京了。”
作為受害者,陳念是絕望的,這種絕望也許隻有成為受害者時,才能體會,對冷漠的心寒,與對援手的渴盼。
絕望中的陳念對李想說:“我們都太懦弱了,你、我,我們都一樣。”
這份怯懦,不僅僅是人性格中的軟弱,更多來自長大後,受教育後,擁有理性思考後的權衡利弊,也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民族性格的狡猾性吧,這種狡猾不是天生的,是在後天的環境中習得的。
而街頭混混小北,在一次被群毆中,邂逅被無辜牽扯的陳念,陳念告訴他,“即使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也要學會仰望星空。”這句話照亮了小北十幾年灰暗人生,沒書可讀的小北内心有了光,在面對陳念的絕望時,他挺身而出,“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像陳念一樣的底層小人物,生活孤立無援,除了一條命,拿什麼對抗有權有勢的魏萊?她的反抗,也隻換來魏萊休學一年的處罰,接踵而至的報複,更逼得她躲入惡臭的垃圾桶裡,有家不敢回。
那一刻,社會提倡的公平公正、教育主張的正義擔當,都集體消聲;隻有小北,那個沒有人瞧得起的街頭混混,是唯一伸出援手的人。
到此,影片集中複雜的呈現,迫使我們反思,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後天教育,不正是植根給人一種做人的勇氣與道義嗎?強化正的堅守,弱化惡念滋生,我們今天的教育達到了嗎?
沒上過學的哈桑、失學的小北,他們性格不同,生長環境不同,但他們依然保留了一腔熱血,堅守本心;而受過高等教育的阿米爾、魏萊、李想們,卻在學會了很多技能的同時,也丢棄了心中的道義與責任感。
也許,擁有越多,人越膽小怕失去,受教育程度越深,人考慮得越複雜。受教育沒有讓人的靈魂變得更高貴,反而在人性的私欲中走向狡猾。
學校中的集體麻木,或者說集體狡猾,縱容了惡行的發生、蔓延,這不僅僅是教育的失職,也是人性較量中正的失守。這是值得我們思考與回歸的部分。
2. 家庭教育中不同程度的失職,也造就了孩子的不同生命軌迹 《少年的你》中,周冬雨飾演的高三畢業生陳念,父親長期缺席,母親躲債長期離家,留下她孤身一人,獨自面對人生的重大轉折,生活的凄風冷雨。家庭教育可以說是缺失的。
劇中易烊千玺飾演的小北,是被丢棄的孩子,全靠自己野蠻生長。父親死後,母親抛下他另嫁,讓13歲的他獨自求生,在欺淩和群毆中掙紮,靠倒賣商品度日,成了一名街頭小混混。
校園霸淩的始作俑者魏萊,典型的富二代,擁有一大堆獎杯獎牌,和優等生的稱号,但父親因她高考失利就不再同她說話,母親則以無原則的縱容來彌補她。
可以說,家庭對她的教育很重視,但教育的重心,仿佛隻落在了成績上,對于做人,對于生命教育,不僅缺失正向引導,還讓她在不堪與驕傲的不平衡中,心靈扭曲,以欺淩他人來洩憤,來填補被漠視的傷心。
即使一個生命因她而亡,她也無動于衷,因為她有一個什麼事都幫她擺平,将責任化小、化了的媽媽,魏萊媽媽的口頭禅就是“我們魏萊跟她們可不一樣”,這樣傾塌的三觀,無原則的包庇縱容,也讓魏萊走向了歧路。
三個家庭,境遇不同,但在家庭教育上都不同程度的失職。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沒有時間做人。”
為人父母,教養不好自己的孩子,也意味着做人的失敗,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擔負着不容忽視的責任。
《追風筝的人》中,阿米爾的父親,與仆人的妻子通奸,生下了哈桑,一生都在不敢承認的悔恨中煎熬;
而阿米爾和哈桑這對兄弟,父親希望他們兄友弟恭,但因為真相的掩蓋,還有自身的悔恨、逃避,阿米爾始終渴求若即若離的父愛,始終對分走父親關注的哈桑耿耿于懷。
在家庭關系中,父母敢于正視自己的不堪,及時糾錯,勇敢擔責,孩子才會受到正向的引導。
阿米爾的父親鋪墊好了他的求學之路,但一生都未敢坦誠真相,未能及時糾錯,讓阿米爾在内心反叛中,嘴上附和,心中排斥,做下了讓自己悔恨一生的事。
魏萊的父母也一樣,未能擺正自己的立場與責任,讓魏萊有樣學樣,也成為一個眼高于頂,輕賤生命的人。
阿米爾和魏萊,面對自己的不堪,偏激的選擇了更大的不堪來掩飾,卻沒能救贖自己,反而陷入無盡的深淵。
在魏萊母親為女兒的死耿耿于懷時,是否想過,真正的兇手到底是誰?
每個初生的小天使都同樣純潔可愛,但生長環境,家庭氛圍,教育導向,讓他們走向了各自不同的生命軌迹。
每個問題少年,背後都有一雙失職的父母。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道理都懂,但在對子女的養育中,家長是否真正擔負了監護的責任?學校是否真正達成了育人的義務?
3. 錯誤需要救贖,它啟發我們看到教育應起到的作用與方向 所謂救贖:一指贖回;二指償還;三指履行;四指挽救;五指贖罪;六指認清自己的錯誤,并願意改正自己。
再苦再難都沒有流過淚的小北,在一次遍體鱗傷後,陳念問他“疼不疼”時,流淚了,因為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人關心他疼不疼。
這個草根一樣的少年,不敢奢望關心,但内心又極度渴望溫暖;不敢奢望未來,但依然卑微的想仰望星空。
所以當陳念憤怒推開欺淩她的魏萊,緻其摔下樓梯意外死亡時,小北的第一反應是替陳念頂罪。
“隻有你赢,我才不會輸。”這是這個街頭小混混,在卑微中對星空唯一的仰望。
他自己看不到希望,但他寄望能幫助陳念跳出泥淖之地,這樣他的人生就仿佛有了意義一般。
這份絕望中的孤注一擲,讓人很心酸,很心疼,更無力。
頂罪竟然也會是一個少年灰暗人生的救贖?!是家庭、社會、還是共同的原因,制造了這樣一種絕境中甘願用一生去換取點點星光?
《追風筝的人》中,阿米爾最終勇敢面對了自己的自私、怯懦、恐懼,戰勝了那個不堪的自己。他回到戰火紛飛的故鄉,冒着生命危險救出了哈桑的遺孤。
至此,那個曾背叛兄弟,被悔恨折磨了幾十年的阿米爾,獲得了内心的救贖。
陳年往事,從來就不會消散,曾經的背叛,曾經的錯誤,會一直在記憶深處讓人寝食難安,除非勇敢面對,戰勝怯懦,糾正錯誤,才能獲得解脫。這是胡賽尼通過《追風筝的人》想告訴我們的真理。
《少年的你》中的鄭警官,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才會在所有證據都指向小北殺人時,依靠直覺繼續追尋真相。
鄭警官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一個合格的教育者應該具備的責任與擔當。
因為直覺告訴他,這個案子沒那麼簡單,若這個案子錯了,會真正毀了陳念一生,不,是毀了陳念和小北,兩個人生。
高考順利考了632分的陳念,最終在鄭警官的設計中,無法面對毀了小北一生的結局,在失控中道出了真相。
陳念最後坦然承擔了4年牢獄的罪責,還了小北公正與自由。她勇敢承擔了自己的責任,坦坦蕩蕩贖回了自己的人生。
在人生的重大問題上,迷茫的少年人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導,就像鄭警官那樣,有敏銳的覺察力,又有正向的價值觀,讓失足的少年迷途知返,這才是教育真正的作用所在。
而魏萊呢?她還來不及糾錯,就賠上了整個人生。
她為錯誤付出的代價,也是我們所有人獲得反思的契機,也是整個教育缺失部分鳴響的警鐘。
在《少年的你》中,鄭警官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未嘗不是給教育打開的一扇窗,讓我們看到教育應該起到的作用與方向。
4. 學習并不隻是為了成績,不應被成績所窄化 清朝兩湖總督陳宏謀有一番讀書論:“每見讀書之人,與未讀書者無異......竟似人不為科第,則無取乎讀書;讀書已得科第,則此書可以無用矣。”
這番見解,與我們今天以成績來錄取和淘汰學生,如出一轍。
因為高考、就業,成績永遠是硬性指标,所以無論學校還是家長,視線的焦點永遠是成績。
但個人的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勇敢面對自己的勇氣、責任心與自律精神,這些個人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比成績更重要。
成績隻是未來的一張入場券,入場後就沒用了,而将來能不能過得好,能取得多大的成就,要依靠各方面的綜合駕馭能力。
就像魏萊的父親,因女兒高考失利,就對她徹底失望一樣,視線的焦點隻關注成績,孩子也會錯失自己的人生。
就像失學的小北,在生活的底層他依然艱難生長,但他卻不敢奢望未來,因為他認為自己沒學可上,也沒未來可言。
教育是什麼?教育不應該有固定的形式,教育要教給我們的不隻有成績,還應有更多的、豐富的、人生中的經驗教訓,與人格魅力。
一直覺得應試教育,将教育的内涵窄化了,這是我們需要警醒的部分。
作為教育者,不僅要有覺察之心,還要有負責到底的責任擔當,更要有開明的心态,不僅要點燃孩子的求知欲,還要引導他們學會自我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并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在迷蒙中照進一束光,讓它照亮人生的方向,讓成長中的人們走正、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END 圖/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