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
更新时间:2025-04-04 19:44:43

  朱元璋當上皇帝的那一年,長子朱标十四歲。

  早在朱标五歲的時候,朱元璋一邊和陳友諒、張士誠打仗,一邊找來宋濂,專門設置“儒學提舉司”來教育兒子。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1)

  天下父母心,誰不想自己的子女接受好一點的教育呢?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讀書改變個人命運;對一國繼承者來說,讀書決定國家命運。

  老朱深以為然,這一年,朱标從世子升格為太子,對他的培養也必須從一國君主的角度出發。

  那麼太子的讀書問題,怎麼辦呢?

  沒學校?建。

  沒老師?請。

  沒教材?編。

  在老朱手裡,東宮的教育體制基本建立起來。

  01 老朱借鑒漢、唐的東宮官制,将教輔職官分為太子六傅與詹事府兩大部分。

  老朱喜歡漢、唐的制度,所以對自己兒子的教育,他也想要效仿漢、唐。(漢、唐是中國古代曆史上對外最強盛的時代,可見老朱的志向。)

  于是老朱将負責教輔太子的職官,分太子六傅和詹事府兩大部分。

  太子六傅

  太子六傅也就是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是太子名義上的專任教師。

  《大唐六典》卷二十六《太子三師》載有:“太子三師以道德輔教太子者也。至于動靜起居言語視聽皆有以師焉,……太子三少掌奉皇太子以觀三師之道德而教論焉。”

  

  可見太子三師與三少的職責類似,其中“師”負責傳授知識,“傅”負責督促行動,“保”負責照管身體。

  太子六傅早在西晉時就出現,之後各朝廢置不定,直到唐朝時才成為常設的官職,六傅之外還設有太子賓客。

  然而皇權與儲君之間天然存在沖突,太子權勢過大則有政變的危險,削弱東宮臣屬才能保證政權的穩定。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3)

  所以從宋代開始,随着皇權加強,東宮官銜逐漸虛化,“儲闱之建,随宜制官,以備僚寀,多以他官兼領。”

  東宮官成為官員遷轉、緻仕的官階,或者成為大臣死後的贈官,僅僅象征一種榮譽。

  朱元璋一意加強皇權,儲君對皇權的分割,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明代也延續了這一做法,東宮大臣都不專門授予官職,一般由朝中大臣兼任,或作為升官的台階,或作為榮譽官職贈給。

  如此,太子六傅不再直接教育太子,更多的是領導、組織東宮的教輔官員。

  (太子三師三少、太子賓客)皆東宮大臣,無定員,無專授……東宮師傅止為兼官、加官及贈官。惟永樂間,成祖幸北京,以姚廣孝專為太子少師,留輔太子。自是以後,終明世皆為虛銜,于太子輔導之職無與也。

  詹事府

  太子六傅的教輔職責隐去,詹事府就擔負起這一實際責任。

  詹事也是古官名,秦朝始置,後世沿用采納。

  明初,還沒有專門教輔太子的機構。洪武元年,太祖始建大本堂,用來貯存圖書,并召集名儒教導太子和諸王。

  這些名儒各專一經,分别面授給太子。後來太子讀書的地方遷到文華殿,由諸儒分别當值,并且選取才俊當太子的伴讀。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4)

  當時的東宮署衙中,除了東宮六傅、太子賓客外,另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等官。

  這些職位也都由勳戚大臣兼領,不專門授予。

  洪武十五年(1382年),開始設置文華殿大學士來輔導太子,同時還重新确定了左、右春坊官。不久,又厘定司經局官。

  左、右春坊相當于太子的秘書機構,司經局主要負責管理經史書籍的管理。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5)

  鑒于東宮官職衆多,卻沒有統一管理的中樞機構,于是洪武二十二年設詹事院來管理左、右春坊和司經局。

  三年後,又把詹事院改成詹事府,正式定為正三品衙署機構。設“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二人。正四品。詹事,掌統府、坊、局之政事,以輔導太子。少詹事佐之。”

  建文朝改定官制時,詹事府曾被改名為詹事寺。

  靖難之役後,成祖又将詹事寺改回詹事府,機構規制也恢複到洪武時的舊制,這以後一直沿用到明朝滅亡。

  02 作為太子實際上的老師,詹士府、坊局官官員的選任相當重要。

  太子老師的選任特别注重兩點:

  一是德行,講官必須德高望重、老成識體,在和太子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使太子耳濡目染,提高涵養,從而資與治道。

  洪武時,鄭濟、王懃由于“孝義笃行”被授予左、右庶子;兵部尚書唐铎因“謹厚有德量”,被任命為詹事。

  永樂年間,晁鑄、金忠等人也因為德望而被任命為東宮官。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6)

  二是才學,講官必須學問廣博、出類拔萃,隻有那些受過正統儒家教育,笃信程朱理學的翰林學士才可擔任。

  他們不但要深入參研儒家經典,還要結合時弊講述當下之事,教給太子能夠運用的知識,培育其治國理政的能力。

  洪武時的名儒宋濂,永樂時的有治國安邦之才的解缙,都是這方面的典範。

  此外,直言不諱的品格也為皇帝所看重。

  洪武時,門克新、王俊華被授予左、右贊善之職,太祖正是看重他們“重直言也”。

  永樂時,成祖授周述為左春坊谕德兼任侍讀,也是因為他能直言太子得失。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7)

  選任東宮官又主要有薦舉、科舉、恩蔭、親臣、加官贈官等五種方式。

  薦舉

  明初各項制度尚未完備,薦舉在這時較為盛行。

  随着科舉制度的發展,科舉考試漸漸成為選拔官員最主要的途徑,薦舉選官的現象也就越來越少。

  科舉

  明朝大部分官員,都是通過科舉考試才做官的。這時有兩種學校:一是國學,二是府、州、縣學。

  《明史》上說:“府、州、縣學諸生入國學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也就是入了國學的人,才能做官。這些人又叫監生。

  監生在明初能夠直接做官,永樂以後,他們也要考試以後才能做官。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8)

  恩蔭

  恩蔭又叫世賞、蔭補、門蔭、任子,是世襲制的另一種形式。

  如果家中長輩做官時有功,可以讓後世子孫也能入朝為官。這些官僚子弟做官前也要進國學讀書,被稱為蔭監。

  随着科舉考試漸漸在官員選拔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所以通過恩蔭做官的人都無法到很高的品級。

  親臣

  許多的東宮官,都由皇帝的親臣任職。

  皇帝任命自己寵信的親王貴胄擔任東宮官,一方面意在主導教輔太子的方向,另一方面在于維護皇室内部的利益。

  其中以皇後的父親、兄弟居多,驸馬都尉也有不少。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9)

  加官贈官

  太子六傅在明代作為一種榮譽官職,多用來勉勵功臣、近臣所做的貢獻。

  對那些年老的官員,曾經立下功勞,暫時卻已不适合執掌政務,這時就升其官職為六傅,若已死去則追贈六傅的職位表示嘉獎。

  實際上,贈官升至太子六傅的大臣以文臣為主,功臣、親臣、武臣能加官到太子六傅的寥寥無幾。

  有了輔導機構,有了老師,太子也就該讀書了,這叫出閣講學。

  03 太子的出閣教育有一套完備的禮儀制度,課本内容也都有所規定。

  明代冊立皇儲的時間各朝都不同,所以皇子出閣受教時的年齡也有較大差異。

  惠帝朱允炆、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等皇儲還沒冊立時就開始讀書,更多的是像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武宗朱厚照這些皇儲,冊立時年紀還太小,幾年之後才出閣受教。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10)

  不過總體來說,太子出閣讀書的年齡大緻在八到十五歲間。

  天順二年(1458年)三月,禮部進呈《皇太子出閣講學儀注》,規定了太子出閣講學、日常講讀的相關儀式。

  直到此時,太子的出閣教育才有一套完備的儀式規制。

  《皇太子出閣講學儀注》主要分為東宮出閣講學儀與每日講讀常儀。

  它詳細規定了出閣講學的基本程序和儀式,日常的學習内容、授課官僚也都有所規定。

  隆慶六年(1572年),朝廷對日講禮儀略做改動,将講學地點從文化殿搬到文華殿東廂房。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11)

  東宮初講之時,閣臣連侍五日,以後仍于每月三、八日一至,先行叩頭而出,然後各官進入供事。

  這次更改使内閣大臣得以參與東宮教育,閣臣在皇儲登基前便能對其施加影響,這也反映了明朝中後期内閣權利的強化。

  從此,太子出閣講學的制度就此确立,後來基本沒有大變動。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12)

  太子出閣講學的教材,主要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和《皇明祖訓》、《曆朝寶訓》等明朝帝王的言行記錄。

  明朝尊奉程朱理學,所以特别推崇朱熹編寫的《四書集注》。

  每日上午的講讀中,《四書》是首選書目,然後才會讀其他經書、史書。

  《四書》中,“最重《大學》,蓋《大學》言為治之序,為學之本,為德之道,結政治、學問、道德三者為一。”

  但《大學》晦澀難懂,南宋理學大師真德秀,為此專門寫了本詳細注解——《大學衍義》。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13)

  太祖對此書相當重視,後來成了一本太子必學的教材。《四書》之外,太子也要研習其他儒家經典。

  除儒家經書,太子還要學習《資治通鑒》、《貞觀政要》這些政史書籍,《皇明祖訓》、《曆朝寶訓》這些明朝先帝的言行故事也要修讀。

  為了培養皇儲治國理政的實踐能力,講官完成講讀後,還要“以朝廷所處分軍國重事及撫谕諸蕃恩義,陳說于太子。”

  此外,還有侍書官教授太子書法,冬天每日練字五十,其餘季節每日練字一百。午飯後,太子可以學習騎射或者遊覽休息。

  明朝教太子讀書的地方(上午讀書寫字下午騎射遊玩)(14)

  從太子的日常學習内容來看,上午要讀書、聽講、練字,下午學習騎射或遊樂休息,學習娛樂相結合,比現在的學生可好多了。

  但實際操作中,“東宮講學,寒暑風雨則止,朔望令節則止,一年不過數月,一月不過數日,一日不過數刻。是進講之一時少,辍講之時多。”

  可見東宮講學的時間十分有限,太子能從中學到的東西也就可想而知了。

  小結 明初的東宮教育,造就了仁宗、宣宗和孝宗,開創了“仁宣之治”、“弘治中興”,說明這套制度有一定的效果。

  到了明代中後期,太子教育卻日見破壞,出現了許多“問題皇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這是因為這套制度有着結構性的缺陷。

  ——下回分解。

  參考文獻

  1.明代宮廷教育研究,吳仕偉.

  2.明代東宮制度研究,孫崇濤.

  3.明代東宮官研究,尹鑫.

  4.明代的國家建制與皇儲教育,趙玉田.

  5.明代儲君早期經曆及其影響,趙秀麗.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國際漢語語法點教學
國際漢語語法點教學
春雨老師講漢語語法從今天開始,春雨老師給大家講點漢語語法,将按照“語素——詞——短語——句子”的順序依次講解。什麼是語素?語素是最小的語法單位,也就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語素的分類語素如果按音節劃分,可以分成單音節語素,雙音節語素和多音...
2025-04-04
浙江大學一個很有意思的教授
浙江大學一個很有意思的教授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北京市乃至全國所有大學的“雙子星座”,目前是我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這是沒有任何争議的事實。作為C9聯盟高校的旗手和領航者,作為全國僅有的39所“985”工程大學的領頭大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家長們、...
2025-04-04
小學生課外閱讀繪本
小學生課外閱讀繪本
家裡孩子快上一年級了,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不愛閱讀,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順利實現幼小過渡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童書《父與子》。相信不僅孩子,就是大人打開這套書,也會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愛上那一個個風趣幽默的小故事,書中的父子簡直是一對活寶...
2025-04-04
小學數學幾何體的基本特征
小學數學幾何體的基本特征
小學數學幾何體的基本特征?長方體和正方體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這部分知識必須要學懂弄通,但有些孩子學起來也很吃力,為了方便家長輔導孩子這部分内容,今天我把這部分知識歸納一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
2025-04-04
上大學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上大學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高考過後,你滿懷憧憬的等待錄取通知書,但是有些學姐學長卻告訴你:大學隻是換個地方打遊戲罷了;别相信那些社團和學生會的,他們隻是收錢去玩;上了大學就可以想怎麼混就怎麼混了等等讓你感到驚訝的觀點,除了增加你對大學的誤解,誤導你像他們靠齊外,并沒...
2025-04-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