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唯一的兒子錢永剛曾經兩次辍學,數學考試隻有30分,錢學森卻不聞不問,一年到頭不見人影,可錢永剛卻說:“我的父親,是一位稱職的父親。
1948年,錢學森和蔣英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出生,夫妻倆給他起名為錢永剛,兩年後,他又多了一個妹妹。
7歲前,錢永剛說的是英語,喝的是常溫牛奶,上的是貴族幼兒園,住在洛杉矶的獨棟小别墅裡。
閑時,錢學森會到兒子的幼兒園參加親子動,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
他們的父親錢學森當時任教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收入豐厚,一家四口住的是獨棟的大别墅,吃的是面包牛奶牛排,上的是貴族學校,上下班時間固定,經常去幼兒園接他放學,周末還有親子時光。
可當時的中國人民卻沒有那麼幸福的日子,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發展緩慢,急需很多在外留學的科學家回到祖國,來幫助祖國科研的發展,錢學森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刻決定從美國回到國内。
在回國的前夕,錢永剛的母親蔣英說:“以後不去上學了。我們要回家了。”
錢永剛一臉疑惑,“回家?回什麼家?”
“回中國,那才是我們的家。”
那時候錢永剛還小,不知道母親口中的家是什麼,也不理解為什麼父親要讓他辍學,隻是在不久後,他們一家坐船回到了中國,回到了一個很多地方讓他格格不入的地方。
年僅7歲的錢永剛回到中國,并不知道故鄉的意義有多重要,隻知道從小在美國長大,突然讓他離開那個從小生活的地方,心裡多少有些舍不得。
他不得不開始學習漢語,跟父母一起吃包子饅頭,這些他倒不是很在意,真正感到難過的是父親陪他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每次問起來,父親總輕輕地撫摸他的小腦袋,說自己正在種蘋果呢,别人有我們沒有可不行,而且時間越來越緊了,他最近有點忙,以後一定會多陪陪他的。
錢永剛依然沒有理解他的意思,但也知道父親肯定是有事情在忙,懂事的他也就不再纏着父親了。
父親不在家的時候,錢永剛過起了沒電視沒玩具的枯燥生活。錢學森在家時,要求兒女雷打不動地讀書。
一次,錢學森的扇子壞了,他叫錢永剛過來修理。錢永剛說這扇子太舊了,不如扔了換新的。可錢學森堅持要修補利用,不浪費。
錢永剛這才懂得,原來父親過着非常節儉的生活。
雖然轉換生活學習方式對他來說有一點難,但是他沒有放棄,他努力地适應着回國的新生活。
他将父親作為榜樣,去了國内的學校,參加了考試,但是卻隻考了30分。這有些打擊他的自信心,整個人感覺非常的失落,甚至有些質疑自己能否做到父親那樣。
拿着隻考了30分的成績單,他以為父親看到自己的成績會質問自己為什麼會考成這樣,但是并沒有,父親并沒有責怪他,反而教會他不少人生的道理。
然而,他始終無法忘懷在美國度過的那段美好時光。盡管如此,作為一位傑出科學家的兒子,錢永剛在學習上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在國内度過一段時間後,他很快适應了課程并在學業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本應順利通過高考步入大學校園的錢永剛,卻在1966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人生變故。
尚未完成高中課程的他,因為一場外部原因而第二次辍學。
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國家鼓勵年輕人走出城市,投身廣闊的田野,去農村鍛煉自己。
因此,大量年輕學子的命運發生了改變,他們無法通過考試進入大學,從城市走向農村,開始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在部隊錘煉許久的錢永剛,由于趕上特殊時期,他一直沒有機會繼續完成學業,十年的時光一晃而過。
直到高考政策恢複,年近30的錢永剛花了一年時間準備。考上國防科技大學後,他從部隊轉業,并于34歲時成功畢業。
想要見見世面的錢永剛追随着父親的腳步,來到了加州理工學院深造。理工學院的院長對錢學森青眼有加,他依然記得當年對錢學森的承諾。
錢永剛并不是一個出色的學生,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的故事告訴我們,隻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标。
同時,他對家庭的責任和擔當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家庭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撐和力量。
隻要我們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