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的治療過程當中,經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并發症。
常見的包括惡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手麻腳麻等等。
有的患者會發現自己的手臂、腳或者是臉,有點水腫,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海心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先了解一下何為水腫
水腫是指過量的積液在組織中存積導緻身體發生腫脹,有局部性水腫,如發生在雙下肢、手掌、手臂、面部等局部部位,也有全身性水腫。
惡性腫瘤患者發生水腫,可能是由腫瘤本身、腫瘤治療或其他與腫瘤無關的原因引起的,不同的腫瘤患者發生水腫的原因并不相同。
腫瘤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水腫呢?
1、病理因素
一些腫瘤類型較容易引起水腫,如與代謝循環有關的肝癌、腎癌、甲狀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合并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肝淋巴液回流障礙等就會引起肝源性水腫。
乳腺癌及頭頸部和盆腔的惡性腫瘤術後、放化療後引起淋巴回流障礙容易發生淋巴水腫。當腫瘤腫塊較大或出現轉移時,發生腫瘤壓迫靜脈或淋巴管的情況時,也會導緻血液或淋巴液回流不暢,從而出現水腫。
晚期腫瘤患者經常由于腫瘤對機體能量的消耗、化療導緻的惡心嘔吐和食欲不振、胃腸道腫瘤患者出現吞咽困難等導緻的營養不良,進而形成低蛋白血症,導緻血液膠體滲透壓明顯降低,形成低蛋白性水腫。表現為四肢腫脹或陰部水腫。 治療的影響主要是因為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或者用藥後才出現的,如常用的激素藥,靶向藥或部分降壓藥都會導緻下肢水腫的發生。
另外,放療照射盆腔,腹股溝或者下肢腫瘤時,也會導緻患者出現水腫情況。
還有少部分治療引起的腎損傷或心功能損害,引起的腎性水腫,以及心源性水腫。
2、運動不足
腫瘤患者術後治療期間抵抗力和免疫力均會降低,若患者運動量不足或長時間卧床,以及抗腫瘤治療會對血管内皮的損傷,均可能導緻患者出現深靜脈血栓。
血栓使局部靜脈血管内壓力升高,形成軟組織水腫。
3、其他疾病的因素
惡性腫瘤造成心髒和腎髒功能或器質性改變、感染、風濕、高溫環境等也會引起水腫。
怎樣得知是否發生了水腫呢?
1、自身發現異常
早期水腫的表現并不明顯,但身體仍然會給我們提示,當出現以下情況時,一定不要掉以輕心,要及時檢查自己是否出現了水腫:
提示1:平時穿的鞋子感覺有點擠腳了。
提示2:坐着、站立或走路時,感覺小腿腫脹,按壓下肢可能出現凹陷性水腫。
提示3:握拳時感覺手部皮膚緊繃。
提示4:肚子變大、變硬了。
當身體出現這種情況時一定要留心,觀察自己是否出現水腫了,注意發生在什麼部位。
2、醫生檢查後确診
醫生一般會通過按壓腫脹區域的皮膚是否留下凹痕,詢問最近的體重增加情況,以及是否有上述的一些症狀來判斷,必要時可能還需要進行血液和尿液的檢查,以及超聲、X光檢查來判斷。
出現水腫該怎麼辦?
1.對症治療
出現水腫,一定要對症治療。不同原因導緻的水腫,治療方式也不一樣。
①營養不良引起的水腫:
改良營養情況,在飲食上多吃一些高蛋白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蛋類、瘦肉、奶等,同時還要多吃蔬菜水果,如綠葉菜、芹菜、蘋果、香蕉、葡萄等,使營養均衡。
一定要注意不要吃過多的鹽、醬油和味精,控制喝水的量和次數,避免加重水腫。
②藥物引起的水腫:
在醫院明确病因後,經您的主治醫生判定後會給您進行換藥或對症治療處理。
③運動不足引起的水腫:
在日常生活中适當地增加一些運動量,如散步、擡腿運動等,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從而減輕水腫症狀。注意不要過度運動,不要使身體過度勞累。
2.生活中注意患肢的護理
①擡高患肢,躺卧時應用枕頭将手臂墊高與肩平齊,如若下肢水腫,半坐卧位時将腿擡30-45°,晚上可以在下肢墊高5-8cm。
②盡量避免久坐或久站,穿寬松的衣服和鞋子,避免給水腫的地方更多壓力。
③注意保護患側皮膚,腫脹的皮膚易受損傷和感染,要保護好自己的皮膚,進行家務勞動時需戴手套,如有破損及時進行傷口處理,預防感染。
3.藥物治療
除上述以外,醫生也會用藥物治療水腫,最常見的治療水腫的藥物是利尿劑。常見的利尿劑包括氫氯噻嗪、螺内酯、呋塞米等。
必要時有些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如因為腫瘤或血栓引起的阻塞血液或淋巴循環導緻的水腫,需要手術切除腫瘤或進行溶栓治療。
文末總結
水腫患者大多無需住院,如果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例如:
用指頭按壓時出現凹陷,并且不能在手指移開後恢複;持續一天及以上無尿,或僅有非常少的尿;
腫脹的情況向四肢蔓延;肚子變更大、更硬;腫脹的部位出現紅腫或發熱;在早晨出現面部和頸部的腫脹;在一周或更短的時間内體重增加了5斤或更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