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新宇 來源:研學頭條(ID:headline_yanxue)
1
從“遊學”到“”讀萬券書,行萬裡路“
研學旅行是一種“以旅行為載體,在行走過程中學習知識、增加閱曆、鍛煉能力”為目的的體驗活動,它的一個重要目的和效用就讓學生以體驗的方式來感受與學校、家庭完全不同的生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收獲更豐富的感悟。
溯源我國的研學旅行,可追及春秋戰國的“遊學”,孔子遊列國的“文化苦旅”。最早出現“遊學”二字的《史記·春申君列傳》稱:“遊學博聞,蓋謂其因遊學所以能博聞也。”《北史·樊深傳》中也有“遊學于汾晉間,習天文及算曆之術”的記載。
在我國曆史上,學習和遊曆始終相輔相成,遊學多指遠遊異地,從師學習,以所學遊說諸侯,求取官職。
孔子招徒講學,率弟子們周遊列國、傳道授業,從困頓碰壁中體悟人生,開闊眼界,了解民風政情。
及至戰國,諸侯并起,厚招遊學,廣納賢能;文士們通過遊學增進學識進而充當縱橫家遊說諸侯國,成就了一大批人才。
兩漢承繼戰國遊學之風,學子們為學經,遠行訪師問道,遊學豐富了學子、士人的知識與閱曆。
唐代興“壯遊”、旅行學習之風,衆多士子走出書齋,多作郊遊、遠行、交友、邊塞之旅。至宋代和明清,遊學、書院文化盛行,士人旅行制度化,社會逐步形成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主流意識。
追溯曆史,郦道元、玄奘、李時珍、徐霞客都可以算作遊學的先行者,他們有明确的遊學路線和資源,也有清晰的目标,方法則有訪談,紀錄等。旅行的時間更長,距離更遠,可見,我國古人就有壯遊四方,探尋真知的覺悟。
相較遊學,研學旅行是一種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更加注重“學”,重視課程内容,更加強化其深刻的教育意義。更能體現“”讀萬券書,行萬裡路”。
2
未曾壯遊,怎知自由
壯遊:一種旅遊形式,英文為Grand Tour。"Grand Tour"是指自文藝複興時期以後,歐洲貴族子弟進行的一種歐洲傳統的旅行,後來也擴展到中歐、意大利、西班牙等國。300多年前,随着三十年戰争的結束,歐洲局勢逐漸趨于穩定,英國上層階級的一些年輕人從牛津、劍橋大學畢業後,開始踏上一場穿越法國和意大利的旅行,探尋藝術、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根源。這樣一場長達數月甚至數年、後來被稱為“壯遊”(The Grand Tour)的旅行逐漸成為了年輕人們儀式性的“成年禮”,同時也影響了歐洲曆史、藝術、文化的傳播、傳承與發展。300年裡,蒙田、拜倫、雪萊、歌德、王爾德、司湯達、尼采、托馬斯·曼等文化巨匠都曾走上這條旅行線路,在意大利尋找靈感和文化資源,他們一路留下了重要創作。
《漢語詞典》《中華古典詩詞詞典》等工具書對壯遊的解釋是“懷抱壯志而遠遊”,點出了壯遊的兩個基本要素,即旅遊者必須“抱有壯志”并且進行“遠遊”。
“壯遊”一詞被廣泛認為出自唐代杜甫的自傳式詩歌《壯遊》,主要講的是:“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
在壯遊活動情況上,雖以唐代為盛,玄奘西行曆時十七年,于貞觀元年(627)出發西行,貞觀十七年,師正式辭王東歸。王陽明與徐霞客遊曆天下的事迹,就是對壯遊的最好闡述。但其出現時間卻遠遠早于唐,目前能被學者廣泛認可的壯遊活動可以追溯到西漢,著名的曆史學家司馬遷曾在其父司馬談的指導和影響下進行尋訪收集史料、古人遺迹、矯正史書的學術旅行。《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為:
“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峄,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
學術界将司馬遷這次遊曆命名為“二十壯遊”。南朝陳叔齊在《籁紀·人籁》中就有“摧壯遊之行色兮,怯關河之舊衣。
(玄奘西行圖)
玄奘法師自出家以後,在各地參訪學習佛教大小乘教典。由于當時傳入中國的經典有限,很不完備,衆師解說不同,深感異說紛纭、無從獲解,于是為了“一睹明法了義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決心西行求法,雖未得唐太宗批準,仍偷渡出境,冒險尋求真理。
在西行路上,備經艱難險阻,但法師志向堅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玄奘西至西域然後再向南,途徑哈薩克斯坦、烏茲别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還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家,最後到達印度。回國以後,撰成《大唐西域記》12卷,備載唐代西北邊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産、風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為後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民族關系等問題的珍貴文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梁”。
(徐霞客遊曆圖)
徐霞客遊曆考察的三十多年間,在完全沒有他人資助的情況下,先後四次進行了長距離的跋涉,足迹遍及相當于現代的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個省、市、自治區,足迹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自己背着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邊疆地區,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嘗盡了旅途的艱辛。
(王陽明雕像)
明代大哲學家王守仁(王陽明)一生都在遊曆天下。虛度19年時光,走遍天下卻始終找不到“道”在哪裡。王守仁對朱熹的“格物緻知”論非常不滿,提出了自己的“緻良知”學說。所謂“緻良知”:
就是說認識的對象應該是自己的心靈,認識的方法應該是向内的自我體驗,并将自己的體驗即心中的天理推廣到外部事物之中。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在知與行的關系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3
不壯遊,人生何以遼闊
用腳去丈量世界,用心去遇見美好。
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有兩次出發:一次是離家遇見世界,一次是通過壯遊遇見自己。
英國《國家地理》雜志年度冒險家阿拉斯泰爾·漢弗萊斯,一直暢享在“壯遊”的路上。“壯大的心智,壯美的旅程,壯闊的對話”是對壯遊最好的概括。阿拉斯泰爾·漢弗萊斯就像一個平易近人的朋友,在對自己的旅程娓娓道來的同時,分析了人們覺得出行難以實施的時間、金錢、工作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原因,并為跨越這些障礙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同時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告訴讀者如何選擇适合的出行方式,如騎行、徒步、走水路或是乘坐機動車等,摘錄了其他探險者的智慧箴言,鼓勵人們走出家門,實現壯遊夢想。
當我們打開這本書的時候,阿拉斯泰爾·漢弗萊斯或許又啟程在新的壯遊路上了。他真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主動人生踐行者。在他眼裡,“一裡長的門階”區别出每個人的不同,也是每個人挑戰自我的開場。萬想不如一動,偉大的旅程都源自“一裡長”的行動。
對于很多人來說,我們傾盡一生的時間,都在重複别人的故事。而作者卻在用與衆不同的壯遊人生定義着幸福、成功和快樂。
有些事,你現在不做,就永遠也不會去做了
為了去看遠在柏林的女友伊卡,谷嶽策劃了一場浪漫而又艱辛的逃亡式旅行,從北京到柏林,以搭順風車的方式,穿越歐亞大陸的13個國家,全程16000公裡,途徑沙漠、雪山和草原。谷嶽和搭檔劉暢,一路上得到了88位司機的幫助,曆經千辛萬苦,最終抵達柏林。
這一場浪漫而難忘的旅行,打動了無數人,也引領了年輕一代新的生活潮流。因為這樣那樣的借口,你的理想一生都未實現。人們一直以為是時間和現實的問題阻礙了自己實現夢想的腳步,其實根本上是自己沒有行動力的問題。别再為自己的止步不前找借口,人生就是需要飽經滄桑飽覽風光啊。
小人物的壯遊人生
二〇〇二年七月,黃進寶和同為焊接員的妻子楊麗君,帶著建國中學三年級的大兒子黃建家、弘道國中三年級的小兒子黃琮富,暫停工作和學業,以十三個月的時間,完成鐵馬家庭環球行。
他們經濟不佳,但爸爸黃進寶決定效法窮和尚隻靠一缽一鞋就上路的精神,不僅睡民宿、學校、帳棚,甚至在清真寺、公安局都有過夜經驗。一路上,大兒子負責英語交涉與文字記錄、小兒子負責采購補給、爸爸負責帶隊修車、媽媽負責洗衣煮飯。四人同心協力,以不甚流利的英語,克服了簽證、食宿、異文化造成的誤解等問題。一路下來,孩子得到許多寶貴的曆練,變得成熟、自信。
4
可以看出古代壯遊是遊學的一種,可以分為個體壯遊和集體壯遊兩種形式:
個人壯遊以人文、宗教、科學為主要内容,旨在實現理想、豐富閱曆。
集體壯遊兼顧個人和國家功能。
與古代壯遊相比,筆者認為現代壯遊應該包括幾個方面的特質:
旅遊時間長、行程挑戰性高、時間更加自由、組織更加靈活、與人文社會互動深、經過規劃以高度意志徹底執行。
壯遊不是流浪,它懷抱壯志,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它與探險也不太相同,壯遊者不局限于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間,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世界之大,壯遊兼顧了一部分學校之外的研學功能。
近年來,組織研學旅行的學校範圍不斷擴大,參與研學旅行活動的學生人數也有明顯增加,但整體實施效果和水平參差不齊,尚未達到理想的狀态。
一方面,研學旅行活動存在“隻旅不學”的現象。有些研學旅行活動的目标和内容簡單,形式單一,活動不夠深入,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興趣不高,走馬觀花,漫無目的,比較被動地走完行程,收獲不大,活動效果不甚理想。
另一方面,研學旅行活動也存在“隻學不旅”的現象。一些學校擔心旅行過程中缺少教育意義,過分強調讓學生帶着學習任務外出。出發前,各科教師充分挖掘本次活動與學科知識的結合點,在任務單中設計出内容繁多題目讓學生填寫,忽視了學生在活動中的感受和體驗,使研學旅行變為學生忙于答題的過程,學生興趣下降,影響活動效果。
總之,壯遊不是享受,而是一種體驗。壯遊是一種發自内心的過程,在過程中行成的意志品質、行動能力、創新精神、學科知識會更加的融合于心,對個人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的親近感、豐富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對學生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構建有更好的促進作用,是一種更走心的深度學習,是對學校研學旅行一種有效的補充。而這些正是素質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切實推行更走心的壯遊活動,将對中國的教育改革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文章整理至公衆号研學頭條,研學頭條帶你發現研學旅行的樂趣,關注研學頭條的那些人和事兒,每天為你獻上研學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業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