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話題】最近,和朋友們談及微信朋友圈時,大家都說朋友圈變味了,設置“三天可見”,好像拒人千裡之外,這無疑也拉遠了朋友間的距離。回想朋友圈剛建立時,最先加入的都是好友,大家暢所欲言,有開心事會第一時間發到圈裡跟大家分享,遇到煩心事也會一吐為快。但随着朋友圈隊伍的擴大,良莠不齊,所以互相有了防備,朋友圈裡紛紛設置“半年可見”“三天可見”。據統計,全國有一億人設置“三天可見”,對此做法,大家褒貶不一,您怎麼看?
(東紫)
謝翅飛:我認為朋友圈裡設置“三天可見”與“半年可見” “永久可見”并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不想讓你看,會設置為“不讓他(她)看我的朋友圈”。允許“三天可見”,不僅說明對方并沒有防着你,而且可能是一種善意,大概不想浪費你的時間去看他(她)的陳年舊事。作為一般的微信朋友,誰會老是翻看人家很久以前發的朋友圈呢?如果是深交的朋友,也并不需要通過其朋友圈來了解情況。
林曉君:很多人都會往前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或者日志,發現原來自己以前這麼傻、這麼天真,或者裡面好多沒有實現的“豪言壯志”,甚至可能還表達過消極的情緒。如果自己的朋友圈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就覺得會被他人揣測自己的性格癖好,不利于在衆人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所以出于“隐藏”自己也會選擇 “三天可見”。
許素芬:我認為朋友圈信息不用設置時間期限。你發到朋友圈的信息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難道現在能給别人看以後就不行嗎?當然,别人要怎樣設置是别人的喜好,對自己有什麼影響呢?鑒于有些不了解的“朋友”,倒可以設置“不給他(她)看”。
溫麗容:君子坦蕩蕩,既然敢于發出朋友圈又何必怕人翻看呢?開放的朋友圈就是開放的心靈,必要的設防應該禦“非誠勿擾”于圈外,圈内自是坦誠相待之友,即便有“壞果子”挑出來棄之就是,何須因戒備而常常憂患?
曾曉燕:設置查看朋友圈的範圍,最好對自己的朋友進行分組,适當設置查看範圍,方便保護自己的隐私。最好的就是自己發表朋友圈時,盡量不要發定位,語言方面要寫一些即使别人看了也隻有自己才能看懂其中的内涵。
劉炳發:起初加入自己微信的,多為知根知底的親朋好友。後因工作和生活的緣故,朋友圈子越來越大。衆所周知,微信能上傳文字、圖片、文件,又能支付、購物、遊戲等,功能強大,實在方便。但,人畢竟有自己的隐私,有些信息,不想讓不太熟悉的人知曉。“三天可見”的設置,自然就應運而生。防人之心,不可無。
黃明:三天可見有什麼不可以?生活本就大多時候隻屬于自己,與他人無關,表達生活,記錄生活,享受生活,這是我發朋友圈的初心。
黃語晞:真正的友誼還是要靠真心來呵護,與其糾結朋友是否對自己開放朋友圈,不如與朋友約個時間,坐下來,喝杯茶,吃頓飯。
曾曉冬:發朋友圈是當時的喜怒哀樂和那一天的幸福快樂。設置三天給朋友看分享快樂,三天以後留着是給自己以後回憶。
(何碧帆 整理)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