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說起長三角,媒體會介紹:“這裡創造出了中國近1/4的經濟總量”。而網友更願意用“包郵區”來指代。
不論哪個角度,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功不可沒。
從2012年底的1904.8公裡,增加到如今的6704.4公裡,長三角地區的高鐵裡程增幅252%,已躍居全路第一,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高鐵裡程。
若從高空俯瞰,變化更為明顯——2012年,長三角高鐵線路隻有幾條“主動脈”。到2022年,長三角高鐵已開到偏遠地區,顯現出一片“毛細血管”。
十年來,“軌道上的長三角”,讓長三角“緊緊抱在一起”。
長三角縣城高鐵覆蓋點。數據來源:中國鐵路12306
城際通勤、夕發朝至、公交化開行……高鐵改變長三角人們的生活
家住昆山,上海上班,每天高鐵往返。白領吳曉麗說:“感謝高鐵,讓我住上了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
每天早上7時48分,吳曉麗坐上G7209次高鐵,19分鐘到達上海站。車站如潮的人流表明:多年來,把高鐵當公交來坐的跨省上班族,已有很多人。
從上海出發,到昆山,19分鐘;到杭州,50分鐘;到南京,1小時;到合肥,2.5小時……如今,長三角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0.5小時至3小時高鐵都市圈,開行動車組超500對,直達長三角地區除舟山外的40個地級市以及全國25個省會城市。
日前,世界級跨海工程——甬舟鐵路(即甯波至舟山鐵路)全線開工。甬舟鐵路正線全長76.396公裡,設計時速為250公裡。未來,舟山也将跨入高鐵時代。
長三角高鐵公交化密集開行已成常态,如何讓人們乘坐更便捷、高效?
強化有效供給,鐵路部門推行“一日一圖”“一車一策”。
對于上海日通勤、周通勤旅客,鐵路在早高峰8時前開行蘇州、昆山、嘉興、杭州至上海的動車組近20對。
周末呢?鐵路增開上海至無錫、南京、合肥等地的動車組20多對。于是,大城市的人們可以随時買上一張票出發,去千島湖、陽澄湖、瘦西湖,去看黃山、雁蕩山、栖霞山……“單位通知加班?”“沒事,3小時就能趕回來,不耽誤。”
徐連高鐵推出30日定期票、20次計次票服務,受到旅客歡迎,圖為旅客正使用身份證過閘機。王美子攝
城際通勤、夕發朝至、聯程運輸、達速标杆……這些客運産品體系不斷完善,人們欣喜地發現:當高鐵“變”成了公交車,長三角的空間距離也“變”短了。
長三角鐵路催生了同城效應,使得上海周邊的衛星城市得以發展,住在小城市、工作在大城市的“雙城生活”模式,變得習以為常,促進了長三角城市、經濟、交通、旅遊等全方位的一體化發展。
快捷化、準時化,遠距離、大運量……多元化運力“拉着”經濟飛速跑
占地超百畝、布局48條生産線的工廠剛剛落地安徽滁州,在上海市靜安區的奶酪博士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昱桦這段時間要頻繁去滁州出差。駕車要5小時。高鐵呢?僅需1小時40分。“在上海我可拿不到這麼多地建工廠。”陳昱桦笑道:“感謝又快又便捷的長三角高鐵,把工廠放在安徽很放心。”
企業總部、研發和銷售放在上海,生産基地放在蘇浙皖,這一模式已成為許多上海企業的選擇。密集的鐵路網,方便了人員交流,更密切了經濟往來。讓長三角的經濟緊緊抱在一起。
近年來,随着長三角産業布局調整、産業結構升級,運輸也呈現新趨勢:大宗物資需求下降、高附加值貨物需求持續增長。以變應變,鐵路積極推出特快班列、快速班列等快捷化、準時制貨運産品。
11月11日上午9時,上海虹橋火車站,一個個裝滿醫藥、生鮮産品的冷鍊箱正被搬上G1476次高鐵列車車廂。為服務“雙11”電商網絡購物高峰期,鐵路部門推出“當日達、次日達、三日達”等時限産品和“批量達、特需達、高鐵跨城當日達”等定制産品,受到電商、快遞物流和生産商的熱烈歡迎。
11月18日,徐州至青島黃島港海鐵聯運班列首發。毛凱 攝
加強現代物流建設,規劃布局的71個物流基地已建成48個,集裝箱辦理站達147個,全面推進31條專用線建設。近年來長三角鐵路部門補強了集裝化、機械化裝卸設施,努力構建互聯互通、深度融合的物流服務體系。
11月14日,安徽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派河港鐵路物流基地正式開工建設。“這一項目建成後,可以将鐵路貨場功能前移至港口,實現‘鐵、水、公’三路銜接!”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負責人興奮地表示。
近年來,長三角鐵路部門重點加強了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還組建上海港、中海、鐵路等各方參與的合資公司,大力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例如,我們近來統籌安排好上海蘆潮港中心站區運輸資源,保持生産24小時不間斷運轉,日均裝卸車達到850輛左右。”上海鐵路局貨運部營銷一科科長徐濤說。
安徽黃山茶葉、浙江永康五金工具、江蘇的電器……當前,長三角中歐班列也從最初裝運服裝鞋帽,快速升級為電器等高端産品。義烏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調度負責人馮賢偉興奮地說:“中歐班列遠距離、大運量、全天候、快速便捷,實在太給力!尤其在疫情未散、國際局勢動蕩中,中歐班列簡直是‘鋼鐵駝隊’,給我們吃下定心丸。”
從1條線鋪展到12條線,2013年開行第一列,2016年達到3000列,2021年突破10000列,今年以來同比增長7.9%……長三角中歐班列已成為具有強大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的國際物流品牌。
發揮體制優勢,兼顧效率公平,推進鐵路建設管理水平再躍升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迫切需要長三角各部門加快打破藩籬,多一些大局意識,發揮集聚優勢,實現組團發展。而對于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而言,一直以來就直接對三省一市的鐵路統一管理,在構建長三角區域高度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科學有序、安全優質抓好鐵路建設項目實施上,有着更多制度優勢——兼顧效率和公平,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成為長三角鐵路發展的重要思路之一。
——重效率,長三角鐵路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為區域經濟換檔升級貢獻鐵路力量。
将鐵路伸向大海。在甯波舟山港港區内設立穿山港站,構建起海鐵聯運大能力集疏運體系。2020年建成啟用後,穿山港區成為鐵路在甯波舟山港辦理海鐵聯運的三大港區之一,也是目前鐵路延伸到港口最大的“千萬級”單體集裝箱碼頭。
将鐵路伸向内陸。自2013年9月29日,蘇州至波蘭華沙中歐班列鳴笛啟程,拉開了長三角中歐班列運輸的帷幕。而今,鐵路部門已攜手中歐班列平台、海關等企業部門推出進出貨集卡車白名單制度、門吊智能化裝車系統等現代化保通保暢舉措,助推高質量發展。
杭衢鐵路常山江特大橋矮塔斜拉橋主橋合龍現場。段鋼明 攝
——重公平,長三角鐵路将長三角一體化的紅利輻射到了偏遠山區,促進共同富裕。
位于浙西南革命老區的浙江麗水慶元縣,距離上海超600多公裡。從前,去一趟麗水市,要2天。到上海更是難上難。2020年9月27日,穿越山高谷深的衢甯鐵路開通運營,結束了浙、閩兩省邊界8個縣市不通鐵路的曆史。
如今,慶元縣明亮的車站裡,駛來的列車裡坐着來自上海、杭州、南京的遊客;當地的人們、也會背上土特産,坐着火車去看望在大城市的子女們。
——重質量,鐵路部門堅持科學有序推進長三角鐵路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三角地區一直是全國鐵路建設的主戰場,以高鐵為引領,路網越織越密,高速鐵路連線成網。
“在加強建設質量安全管控、打造精品工程的基礎上,我們正全面推進綠色工程、生态鐵路建設。着力打造站城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的現代化鐵路客站,構建發達完善的路網布局。”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部工程調度科科長徐京海說。
對于未來,則更值得期待——預計到“十四五”末,“軌道上的長三角”基本建成,鐵路營業裡程近1.67萬公裡,其中高鐵近9200公裡。便捷順暢、經濟高效、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
隔山不算遠,隔水不為近。10年來,密集成網的長三角鐵路,成為長三角一體化最強的“黏合劑”,正将長三角緊緊抱在一起。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