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兩肋插刀,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表示不怕死。指為朋友敢于冒險,甚至犧牲性命。形容重情義,講義氣。影視劇中,生活中也經常能聽到這個詞,比如:為了朋友,兩肋插刀。
在我國千年的曆史文化中,流傳出許多舍生取義的故事,為了幫助朋友,往往不惜舍掉自己的性命,其中“兩肋插刀”當是其中的代表。
之前總是認為,兩肋指的是我們人體的兩邊肋骨,後來才知道,“兩肋”原來的意思竟然是地名。關于這個這個成語的故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兩個版本,下面分享一下。
故事一
相傳,在隋朝末年,山東好漢秦瓊(字叔寶)在縣衙當差。縣太爺接上峰指令緝拿境内“響馬”要犯,就派秦叔寶帶領衆捕快實施抓捕。所謂“響馬”,指舊時搶劫旅客的強盜,因搶劫時先放響箭而得名。
但在民間,這些聚嘯山林劫富濟貧的群體卻被視為草莽英雄。秦叔寶結交的江湖朋友中,就有一些“響馬”英雄。秦叔寶接上司抓捕令後,為搭救朋友,先派人暗中通知被緝捕的朋友躲避;在抓捕途中,故意帶領衆捕快走岔道,以保護這些“響馬”朋友。
最後,抓捕行動失敗,秦叔寶遭牽連,險些喪命。後聚義瓦崗寨的“響馬”朋友在登州城,奮力搶救秦叔寶,聚義瓦崗,共舉義旗。隋亡後,秦叔寶成為唐朝開國功臣,名揚天下。後來說書藝人為歌頌秦叔寶當年幫朋友脫險而故意走岔道的千秋義舉,就将岔道口附近的村莊稱作兩肋莊,由此産生了“秦叔寶為朋友兩肋莊走岔道”的神奇故事。說書故事在民間口耳相傳的流程中,添枝加葉并借題生發,皆屬群衆的藝術再創作。兩肋岔道的岔道諧音“插刀”,最後演化成“為朋友兩肋插刀”。
故事二
“為朋友兩肋插刀”是秦叔寶為救朋友,染面塗須去登州冒充響馬,路過兩肋莊時,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兒,猶豫片刻,一條路去武南莊,一條路去登州,一條路回家門,最終還是為朋友,視死如歸去了登州,兩肋莊岔道體現出秦瓊的深重義氣,就被人們傳為“兩肋岔道,義氣千秋”。随着時間的推移“秦叔寶為朋友兩肋莊走岔道”這句話傳來傳去就變成了“秦叔寶為朋友兩肋插刀”了。
兩個版本的故事都是講述,“秦叔寶為朋友兩肋莊走岔道”。“兩肋插刀”的成語也是由次演變而來。“兩肋”原意是指“兩肋莊”,“插刀”也是“岔道”的諧音。
在後來的流傳中,逐漸形成了“兩肋插刀”。也是詞義的正常變遷,并且為朋友,兩肋插刀,這樣形容更加形象具體。
雖然“兩肋插刀”現在所指和以前不同,但是卻更加深入人心了。
你身邊有沒有願意為你“兩肋插刀”的朋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