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今天是居家的第24天,我看完了畢淑敏的《花冠病毒》。
2020版《花冠病毒》
這本書2012年首次出版,靈感來源于畢淑敏2003年“非典”期間的親身經曆。
當時畢淑敏因為當過醫生當過兵,被中國作協選中參加特别采訪組,開赴“非典”第一線。她走訪抗擊“非典”的一線醫生護士,從“非典”中恢複過來的病人,包括外交部、國家氣象局等部門,結合自己的經曆,醞釀沉澱八年,寫出了這部長篇小說。
畢淑敏曾在采訪中提到,《花冠病毒》是她所有長篇小說中反應最平淡的一本。像《紅處方》《拯救乳房》《女心理師》,都是多次加印,甚至拍成了電視連續劇。
隻有《花冠病毒》出版後,悄無聲息,再無加印。
直到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這本書寫的正是“人傳人”的病毒,還取了一個好名字——花冠病毒,聽起來就像新冠病毒的漂亮姐姐。一句“人類和病毒必有一戰”, 一語成谶,被網友驚呼“神預言”。
随着疫情的肆虐,《花冠病毒》這本舊書悄悄加印了,我看的就是2020年4月加印版。
豆瓣評分
簡單講一下這個故事。
20NN年,一種極其兇猛罕見的病毒突襲燕市。親臨一線的科研教授于增風不幸身亡,他給這種病毒取名為花冠病毒。
擁有心理學背景的女作家羅緯芝臨危受命,成為親臨抗疫一線的采訪組成員。通過抗疫總指揮袁再春,羅緯芝偶然接觸到了于增風的遺物,不幸感染病毒。
命懸一線之間,她想起一個叫李元的陌生人給了她一包藥粉,是抗疫藥物的初步研究成果。
死馬當做活馬醫,羅緯芝吃了藥粉後很快康複,而且體内産生了抗體。
為了給李元偷取花冠病毒毒株,用于進一步研究,她去了酒窖改造成的屍庫,見到了于增風的屍體。
為振奮民心,她作為治愈病人接受了電視台采訪,後在采訪團戰友郝轍的預謀下被撞傷,送到醫院被強制采血,以取得抗體。
李元的師弟淩念急于讓特效藥上市不擇手段,讓市長陳宇雄的小孫子陳天果感染了花冠病毒,可是陳天果吃了藥遲遲不見效,在李元的協調下,羅緯芝輸血救回陳天果。
陳天果的媽媽蘇雅也被傳染了,陳宇雄市長不相信特效藥,扣留羅緯芝強迫她為兒媳婦輸血治病。
在這樣生與死的關鍵節點,羅緯芝和李元成為了戀人。
蘇雅漸漸好轉,在陳市長的強力推動下,特效藥加速上市,李元奔赴一線進行藥物臨床試驗。
羅緯芝焦心等待,等來的卻是李元犧牲的消息。
如果故事能夠在這裡戛然而止,還算是差強人意。
可是畢老師給這個她稱為“純粹虛構的小說”“科幻小說”的作品,硬生生加上了一個狂灑狗血的大結局。
李元的導師詹婉英向羅緯芝講述了學生李元和淩念的身世。
李元和淩念居然是……居然是于增風的雙胞胎兒子,而詹婉英是于增風曾經的女朋友。于增風一生未婚,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有兩個兒子。
更可怕的是,奔赴一線的不是李元,而是淩念。
所以死去的不是李元而是淩念,現在還活着的淩念才是李元!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摔!
這樣的情節是不是過于曲折離奇了,我的想象力都跟不上了。
怎麼說呢,我本想看一部紀實小說,越看越不對勁,可能它是個科幻小說,結尾它撕下僞裝,露出了瑪麗蘇狗血網文的真面目。
多好的題材啊,白瞎了。
除了情節上的接受無能,整個故事除了袁再春,沒有一個人物能夠“站住腳”,像提線木偶一樣為了推動情節,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兒。
比如,于增風作為一名一線科研人員,臨死前偷偷在遺囑和遺物中做了手腳,讓花冠病毒可以經受住消毒,結果感染了女主角羅緯芝。
美其名曰為了讓更多的人投身到研究花冠病毒的隊伍中。
這是醫生幹的事嗎?
這樣做除了多增加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對研究病毒到底有什麼好處?
即使畢老師一再強調于增風是個怪人,我也不能相信有這樣的人、能幹出這樣的事。
羅緯芝懷疑自己感染了花冠病毒,卻照常和袁再春接觸,還去通信室給母親打電話,這是完全不把花冠病毒當回事兒啊。
看的時候一直替她捏把汗,你考慮一下周圍人的安全,好嗎?
還有,羅緯芝的感情線也是莫名其妙,她和李元一直像姐弟一樣相處,什麼時候暗生情愫了,特别是李元,完全沒看出來,突然間就表白了。
除此之外,看書的過程中,總能感受到畢老師苦口婆心的說教和大量的知識灌輸。
李元和羅緯芝吃飯的時候,講鑽石(也就是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炭原子組成的,隻是結構不一樣,一個最硬、一個最軟。
好像在聽高中化學課。
陳市長的孫子正在死亡線上掙紮,李元不顧陳市長的焦躁,大講特講白娘子被法海壓在雷峰塔下的故事。
他前頭講的整篇故事,隻是想引出白娘子盜的靈芝……
繞這麼大彎子,真的懷疑是為了湊字數啊!
畢老師盡力了,《花冠病毒》引起了熱議,她在采訪團裡算是做得最好的,其他人的作品沒有濺起一點水花。可是從内容上說,這部小說還是沒及格。
不過,我尊重畢老師的勇敢嘗試。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兩年多,我們每個人都深刻感受到了病毒對生活的侵蝕和破壞,封城、隔離、掃碼、做核酸、囤菜,出省成了奢望,出國更是想都不用想。
一些人抱怨自由受限,一些人恐懼沒有收入,一些人痛恨封閉期間就醫難,一些人為了早日解封連軸轉。
我相信問題是真實存在的,努力也是真的。
沒有哪個城市,面對疫情防控能做到完美。
不做事的人投反對票是很容易的。
放大和放任一些情緒,隻會添亂,急躁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還是需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些行動。
多想想,我能做些什麼?
哪怕隻是改變一點點,也是有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