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讓我們恭迎“屍兄”!
“喪屍”這個詞從何而來
“喪屍”這一題材一直是影視、遊戲作品的寵兒,隻要是與末日、病毒、恐怖等情節相關,幾乎都會有“喪屍”摻雜其中,例如/近幾年,喪屍相關的影視、遊戲作品層出不窮,比如熱門電影《僵屍世界大戰》、《釜山行》、《請叫我英雄》,系列電影《生化危機》,喜劇電影《僵屍之地》,美劇《行屍走肉》等等等等,還有各種遊戲作品,例如《生化危機》、《求生之路》、《植物大戰僵屍》等等。但是這些作品幾乎都有同樣的一個刊誤之處,就是将電影電視劇甚至遊戲中的那種類人型的,動作怪異的,擁有頑強生命力的生物命名為“僵屍”。其實,西方文化中是沒有“僵屍”這個詞的,畢竟西方人不說中文……開個小玩笑,活躍一下尴尬的氣氛。這個小小的刊誤就造成了現在很多小夥伴把僵屍和喪屍完全的混為一談,其實僵屍和喪屍是東西方文化下所産生的完全不同的藝術形象,也就是在現實中完全不存在哦。
喪屍這個詞應該完全算是舶來品,源于英文單詞Zombie(音:裝逼)(畫外音:那叫 [ˈzɑːmbi],你個文盲!詫異狀:髒逼!?還挺形象。黑屏打碼)最開始Zombie一詞進入國内的時候就被翻譯成了我們所熟悉的“僵屍”,并被廣泛流傳開來。但是呢,在于英文來說,Zombie這個詞也是“外來戶”,《牛津大詞典》第一次引用Zombie這個詞是在1819年,這個詞起源于非洲土著語言,與當地的巫毒神教文化有關,而随着當時非洲被販運的黑人奴隸一同被傳到了海地以及加勒比地區,并逐步傳往歐洲各國。起初Zombie一詞正好是用于形容被販賣來的那些剛下船四肢僵硬,懵懂且麻木的黑人奴隸。後來用于形容遲鈍呆闆,毫無生氣的人或事物,慢慢的,Zombie一詞的原本含義——起死回生但沒有靈魂的軀體,也被人們所熟知。
如何定義“喪屍”
那麼Zombie一詞又是如何被定義為喪屍的呢?總結起來三部大作,一本書,一部電影和一個遊戲,完全符合大衆娛樂模式的變遷。
先說書,1927年美國記者兼探險家兼神秘學作家William Seabrook前往海地,探尋當地有關巫毒神教的傳說,并在回國後的1929年根據自己的探險經曆寫成了小說《the Magic Island(魔力島)》,書中詳細描述了海地巫師使用巫術将死去的人複活并聽命于自己的詭異場景,而這種複活後完全沒有自主意識隻能聽命行事的“人”就被稱作Zombie。而且根據本書改編的電影《White Zombie(白色喪屍)》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喪屍電影。
然後是喪屍片甚至是恐怖片裡程碑式的電影《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活死人之夜)》,1968年由George Romero執導,本片将Zombie喪屍和Living Dead活死人,也就是喪失靈魂的屍體首次聯系在了一起,為喪屍的命名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本片和George Romero執導的另外兩部電影:1978年的《Dawn of the Dead(活死人黎明)》和1985年的《Day of the Dead(活死人之日)》确立了喪屍五大定律:第一,不明原因的死而複生;第二,複生後喪失人性,并且以人類的血肉為食,完全依據本能行動,經常成群結隊進行狩獵;第三,行動僵硬而顯得怪異,力量也并不特别強大,但卻具有極強的壓迫感;第四,生命力極其頑強,隻有大腦被破壞,或者被焚燒殆盡才會被消滅;第五,具有傳染性,被喪屍咬到的人也會變成喪屍。而這三部電影也被稱為“喪屍三部曲”。
最後也應該是小夥伴們最熟悉的了——遊戲《Resident Evil(生化危機)》,在1996年由日本遊戲公司Capcom喀普康,這仨字可是卡普空正式的中文登記名稱,制作并發行,一經推出那是好評如潮啊,時至今日已經是出到第八代了,也創下了本系列的曆史新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化危機》為喪屍這一題材增加了新的設定:可控的喪屍病毒、不會失去人性的喪屍和科技喪屍,為喪屍打開了新的局面,創造了新的高度,幾乎影響了在其之後的所有喪屍作品,将喪屍文化從單純的娛樂文化向流行文化發展邁進了一大步。
喪屍文化的由來
其實,歸根結底喪屍文化能夠一直經久不衰,也是在各種時代背景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集中體現,比如世界上第一部喪屍電影《白色喪屍》中巫師複活喪屍為自己的工廠日夜做工的場面就是對當時資本家壓榨工人現象的嘲弄與諷刺;1983年Micheal Jackson的MV大作《Thiller》多少也帶有對當時美國社會“黑色恐慌”現象的思考和警醒;而近幾年喪屍文化的流行終歸還是人類對自身的憂慮和負面情緒的一種發洩吧。
出品人:xxl/非常狠的老楊
創意提供:xxl/某神秘的夥伴
首席編輯:x/L/路人小張/H
視覺總監:張哥
設計總監:龍爺/雪姐
本文章是編輯嘔心瀝血浪費了好多腦細胞寫的,歡迎轉載,但是……若要轉載一定要告訴我一聲哦~不然我可就——生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