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好吃的皮凍 / 鄧佳音
總有那樣一番滋味會走過歲月,留在生命中。總有那樣一種味道穿越時光的界限,唇齒留香。
記憶裡印象最深的吃食,便是母親做的水晶皮凍,晶瑩剔透、韌勁十足,還有一種特有的質感,或是通透白湛的,或是皮凍相依的,看上去很誘惑,吃下去涼爽潤滑,百嘗不膩。
做皮凍很麻煩,工藝繁雜,沒有固定的菜譜可依,大多是老百姓間口口相傳的做法。做皮凍一定要選上好的豬皮,母親常把幾次買肉剩下的豬皮積攢到一起,足夠熬一次皮凍時,方才着手。
選用的豬皮要把上面所剩的毛毛一一摘幹淨,那可是費工夫又磨人的活計,每每此時,母親便會帶上老花鏡,拿上小鑷子,認真細緻的摘起來,像個老學究般,一坐便是個把小時,仿佛對待一件珍貴的藝術品。把這些細細的豬毛一根根拔出幹淨然後放到燒好開水的鍋裡焯去腥味,再把豬皮上面的油仔仔細細刮幹淨,切成小塊或條狀在鍋裡熬。
這一個“熬”字裡包含多少艱辛和等待,不熬幹這些水,如何成凍?熬,其實是整個做凍過程至關重要的一步,熬久了,水幹了,凍便老了,口感堅硬,不潤不滑。可熬輕了,則太嫩無法成形,便不算是凍了,這個尺度不好把握。
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這樣,隻能靠個人領悟,無法言傳,同樣的東西,不同的人做出來便有不同的味道。做皮凍也是如此,加多少水,放多少皮,熬多久,熬到什麼程度才能成凍全憑個人感覺。母親在我看來确實是做皮凍的專家了。
圖片
湯熬好後,想吃清凍便把切成小塊或條狀的豬皮撈出,那些濃濃的湯汁,質感粘稠,成乳白色,至于陰涼處,隔夜再看,湯汁已然成了固體,晶瑩剔透。
若想吃混凍,便留些小塊或條狀的豬皮在湯裡。吃的時候去掉上面的一層浮油,切成鋸齒狀,方便筷子夾起。清凍潤滑,混凍勁道,到此時,再淋上調好的醬油、蔥姜蒜沫、香菜等,美味人生,才剛剛開始。
母親手巧,這無人喜愛的豬肉皮,在母親的精心加工下,一盤清凍、一盤混凍,再配上父親親手搗制的蒜泥,加上醬油、醋等佐料蘸食,一碗清粥,再配上包子、饅頭等吃食,談不上豐盛,卻令人胃口大開,其樂融融。
母親不是什麼大廚,她隻是普通的家庭主婦,卻因為有顆熱愛生活的心,為家庭傾力付出的愛,不斷的花心思、動腦筋,無論是在物質匮乏的年代,還是豐衣食足的今天,為這愛的餐桌制造出一個又一個驚喜。正因為有了這些驚喜,生活不再單調乏味,每天有了幸福的期待,也就擁有了豐富多彩的日子!
李鴻岩,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佳木斯市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出版長篇小說《起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