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對老師布置的作業說“不”,做什麼作業自己說了算,這行得通嗎?在重慶市南岸區珊瑚中學,學生不但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創造作業,還能夠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進行“二次加工”。校長林莉說,這是學校擁抱“雙減”、積極“變革”的諸多創新之一。
林莉與同學們在一起
在林莉看來,“雙減”是教育領域的一次深刻變革,指向的是回歸教育本質,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她積極推動“雙減”在學校全面落地,為學生的精彩人生強基賦能。
做足“減法”:
“我的作業我做主”
“大家覺得今天的作業多嗎?難度大不大?”珊瑚中學八(7)班的楊靈秋是班上的作業信息員,職責是收集同學們對當日作業的意見建議。遇到大家反映作業多、設計不合理的情況時,她會将情況告知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協調各科老師,對作業優化調整,從而控制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質量。
在珊瑚中學,每個班級都設有作業信息員,由學生自願報名擔任。學校還成立作業創意社,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個性化作業,分學科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進行改造。在九年級的一堂語文課上,老師講授完《唐雎不辱使命》後,“熟讀并抄寫課文”的常規課後作業經過學生自主設計,改為“分組将課文改編成情景劇”。于是,有的小組作業變成“舉行秦王和唐雎的辯論賽”,既讓學生熟練掌握課文内容,也更富有實踐性和趣味性。
“傳統作業千篇一律、重書面輕能力、缺少人性化設計,存在大量機械重複的内容。”從教20多年、至今仍堅持在教學一線的林莉,深知傳統作業的弊端,對這種“高耗低效”的現象深惡痛絕。“我的作業我做主”,讓學生的學習負擔得以減輕,學習的有效性得到增強,學生也從中收獲了成就感。
“珊中少年請聽好,五項管理真正好。不玩手機不熬夜,早睡早起身體好。作業時間統籌好,自主學習很重要……”這是由珊瑚中學老師原創的《五項管理歌》。歌詞朗朗上口,受到學生歡迎。
在林莉看來,減負不是沒有負擔,而是減去多餘的負擔;不是不用努力學習,而是要學會科學學習。她提出,以加強“五項管理”為抓手,鼓勵學生養成自律的習慣,做好自己的學習生活規劃。
做好“加法”:
課堂質量提上來
數學老師陳倩瑩利用信息化設備,展示垂直平分線性質定理、判定定理,抽象的知識點頓時變得具體可感;物理老師鄭偉代入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做起小實驗,讓大家直觀感受摩擦力……走進珊瑚中學的課堂,仿佛走進一個激活思維、啟迪智慧的殿堂。
林莉和同學們一起參加英語角活動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學生的負擔減下去,課堂質量必須提上來。” 林莉認為,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是“雙減”的治本之策。隻有課堂教學高效了,老師講透了,才能從根本上滿足家長學生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在珊瑚中學,用好智慧平台資源、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是每位教師的必修課。每堂課前,老師通過智慧平台向學生推送微課、視頻、PPT課件等學習資源,平台依據學生課前預習情況,自動生成知識掌握程度分析報告。基于班級知識掌握情況,老師在平台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和導學準備,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講解重點、難點。
“不是學生坐在教室裡就算學習,不是教師一直講授學生就在學習。”作為校長,林莉一直将“學習有沒有真實發生”作為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課堂上,區别于傳統課堂“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珊瑚中學通過智能化設備和大數據支撐的課堂實時互動,讓老師能夠關注到數據背後每一個學生的課堂狀态,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堂節奏,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探索“乘法”:
讓孩子全面發展、精彩成長
每到社團活動時間,珊瑚中學的操場上總能看到一群活力四射的“輪滑少年”,腳踩“風火輪”,演繹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花式動作。“輪滑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磨砺意志。”曾擔任輪滑社團隊長的王政卿說,為了練好一個輪滑動作需要重複成百上千次,讓自己對“堅持”二字形成慣性,“做任何事情好像都不習慣輕易放棄了”。
“多彩珊瑚,精彩人生”,這是珊瑚中學一直秉承的辦學理念。除了學業成績,學校還特别重視對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創意、思維品質的培養,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成為校園文化一大特色。這裡既有跆拳道、啦啦操、足球等體育類社團,也有管樂、阮鹹、合唱等藝術類社團,還有機器人、編程、美食等生活科技類社團,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搭建廣闊舞台。
“老師的念叨、爸媽的指責、同學的嘲笑,讓我每晚都睡不好……”在珊瑚中學的心育課堂上,由師生自編自演的校園心理劇《睡個好覺》展示了學生在青春成長中遇到的困惑與煩惱。
“初中階段的孩子處于青春期敏感階段,需要我們細心呵護。”作為女校長,林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外重視。除了配備專職心理教師,開設心理咨詢室向學生提供服務,珊瑚中學還在班級常規課程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做足‘減法’是回歸教育初心,做好‘加法’是着眼未來發展,探索‘乘法’是為每個學生的精彩人生奠基。”林莉認為,“雙減”撬動新時代教育教學變革,也讓學校找到一條特色育人之路。她說,教育就像一場漫長的修行,讓孩子全面發展、精彩成長,就是自己的教育初心。
來源:《半月談》2022年第3期 原标題:《林莉:學生的作業學生做主》
半月談記者:柯高陽
來源: 半月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