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Windows系統是微軟的,大概也知道Android系統是Google的,那Linux呢,Linux是大家的,想要了解Linux來龍去脈,網上搜索一下,就有很多,另外,建議可以去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linux)看看,也很詳細,我這裡寫的,很多也是從那邊抄襲過來的,稍微按照自己邏輯和理解整理了一下,就當班門弄斧吧。
我們先來認識兩個人,這兩個人對Linux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
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Linus Benedict Torvalds,1969年12月28日- ),芬蘭赫爾辛基人,著名的電腦程序員,Linux内核的發明人及該計劃的合作者 ,畢業于赫爾辛基大學計算機系,1997年至2003年在美國加州矽谷任職于全美達公司(Transmeta Corporation),現受聘于開放源代碼開發實驗室(OSDL: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 Inc),全力開發Linux内核。與妻子托芙(Tove,芬蘭前女子空手道冠軍)育有三個女孩。著有自傳《樂者為王》。
理查德·馬修·斯托曼
理查德·馬修·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 RMS),于1953年出生,自由軟件運動的精神領袖、GNU計劃以及自由軟件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的創立者、著名黑客。
認識這兩個人以後,我們再來将Linux由來和發展的來龍去脈,其中很多關鍵地方,都和兩個牛人相關,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兩個人,就沒有Linux的今天,甚至就不會有Linux的出現。
前面講到,Linux是一個操作系統,但在開始的時候,Linux隻是個人狂熱愛好的一種産物。 Linux内核最初隻是由芬蘭人林納斯•托瓦茲(linusTorvalds)在赫爾辛基大學上學時出于個人愛好而編寫的,說直白了,就是他對操作系統很感興趣,于是自己嘗試着去實現,做了一個玩具操作系統,可以想象,最初應該也算不上一個操作系統系統,隻是實現的部分操作系統的功能,Linux的第一個版本在1991年9月被發布在internet上,公開源碼的方式,随後在10月份第二個版本就發布了,雖然不完善,但得到了很多技術愛好者的支持,大家紛紛貢獻代碼,修正bug,完善功能,就這樣,但 Linus Torvalds帶領下,衆多開發共同參與開發和維護Linux内核。而當時,另外有一個開源組織:理查德·斯托曼領導的自由軟件基金會,也對這個Linux内核産生了興趣,并開對Linux内核貢獻代碼。Linux内核也就越來越成熟和完善。大緻就是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但上面講到的隻是Linux内核,那Linux内核和Linux操作系統,又有什麼差别,兩者又有什麼關系呢?作為一個要下決心來學習Linux的學生,我覺得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其中的來龍去脈的。
Linux操作系統,其實有廣義概念和狹義觀念的區分。
狹義上來講:術語Linux隻表示操作系統内核本身,常采用Linux内核來表達該意思。
廣義上來講:術語Linux常用來指基于Linux内核的完整操作系統,包括上層的圖形系統和許多其他實用工具。
那前面提到, Linus Torvalds和愛好者隻是在不斷的發展Linux内核,那廣義Linux系統中的其他組件,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就要再提到剛才前面已經提到過的另一個組織:理查德·斯托曼領導的自由軟件基金會,理查德·斯托曼于1983年發起的GNU計劃,就是提供這些基于Linux内核的上層應用,由此組成一個完整的廣義上的Linux操作系統,可以說,這些支持用戶空間的系統工具和庫主要就是自由軟件基金會提供的,所以自由軟件基金會提議将這個廣義上的Linux組合系統命名為GNU/Linux,但Linux内核本身不屬于gnu計劃。
但從我們使用者來講,我們平常所說的Linux操作系統,更多的是指Linux内核 GNU計劃開發的GNU上層軟件 第三方組件,組成的完成的操作系統,所以,我們平常經常看到Linux又稱為GNU Linux。
那麼,好奇的同學可能又會問,自由軟件基金會為什麼要發起GNU計劃,為什麼要支持Linux内核,為何有能夠提供這麼多優秀的開源組件和工具呢?那麼,讓我們再來看看,GNU計劃是什麼玩意呢?
GNU計劃,又稱革奴計劃,是由理查德·斯托曼在1983年9月27日公開發起的。它的目标是創建一套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統。理查德·斯托曼最早是在net.UNIX-wizards新聞組上公布該消息,并附帶一份《gnu宣言》解釋為何發起該計劃的文章,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要“重現當年軟件界合作互助的團結精神”。 但這個計劃提出時,跟Linux内核還沒有任何關系,也不是為配合Linux内核才提出的。GNU原本的意思是“gnus not unix”的遞歸縮寫。unix是另外一種操作系統,是當時一種廣泛使用的商業操作系統,不是免費的。 所以自由軟件基金會想開發一個新的,開源免費的操作系統,而且希望實現unix系統的接口标準,上層軟件可以和UNIX進行兼容,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計劃,所以,GNU計劃也盡量采用了當時可自由使用的軟件,例如著名的x window視窗系統等。而不是所有的都是自己從頭開發,當然GNU計劃也開發了大批其他的自由軟件,比如,到1990年,gnu計劃已經開發出的軟件包括了一個功能強大的文字編輯器emacs,c語言編譯器gcc,以及大部分unix系統的程序庫和工具,非常非常厲害。
1985年richard stallman又創立了自由軟件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但是,唯一依然沒有完成的重要組件就是這個開源操作系統的内核,GNU當時正在開發一個稱為hurd的操作系統内核。但由于各種原因,就是遲遲沒有開發出來。 恰好在此時,1991年,linus torvalds編寫出了與UNIX兼容的Linux操作系統内核并在GPL條款下發布。
GPL條款也是自由軟件基金會提出來的,是為了保證gnu軟件可以自由地“使用、複制、修改和發布”,所有gnu軟件都在一份在禁止其他人添加任何限制的情況下授權所有權利給任何人的協議條款,被稱為通用公共許可證GPL。這個就是被稱為“反版權”(或稱copyleft)的概念。
Linux内核之後在網上廣泛流傳,許多程序員參與了開發與修改,也遵循GPL協議,完全免費開放,這對于遲遲沒有完成自己内核開發的自由軟件基金會來說,那何不就放棄自己還沒開發内核,而直接采用Linux内核呢,很顯然,這是很好的主意,于是,在1992年,Linux内核與gnu軟件完美結合,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統正式誕生。這個新的操作系統底層就是Linux内核,上層使用了大量的gnu軟件,包括了一個shell程序、工具、程序庫、編譯器及工具,還有許多其他程序,例如emacs。于是,對于這個新的,完整的自有操作系統,gnu計劃的開創者Richard stallman博士提議将Linux操作系統改名為gnu/Linux。但也有很多人拒絕使用“gnu/Linux”作為操作系統名稱,隻是簡單的叫Linux操作系統。
但不管如何理解和如何稱呼, 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這個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工程各種工具和數據庫的這個新的操作系統。
後來,雖然越來越多開發者的加入,Linux越來越完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并且出現了很多經營Linux的公司,到如今越來越多的場合在使用Linux,從嵌入式設備到超級電腦,可以說無處不在,你的手機,家裡的路由器,電視盒,銀行的ATM機,各種控制系統,網站的服務器等等,後台都很可能運行着Linux,隻是,在個人電腦的桌面,一直是微軟windows的天下,所以,很多人對Linux并不是很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