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感性,所以很想來聊聊人生,今天說的就是姐一直很喜歡的女人:張艾嘉。
張艾嘉的《相愛相親》下線了,但即使是現在軋馬路的時候,姐的腦海裡還滿是崔健那首帶感的《花房姑娘》:“你帶我走進你的花房,我無法逃脫花的迷香,我不知不覺忘記了方向。”
隻能說,久違的張艾嘉,又給姐帶來了十足的驚喜。正如電影的結尾處,主角開着自己的新車,說着:“我是一定要出去的。”此時,鏡頭給到了一組張艾嘉和田壯壯兩個人坐在車裡的背影——從觀衆的視角,車在一直向前,但有一恍惚間卻讓人想起,張艾嘉那彪悍、潇灑、文藝甚至是有些傳奇的人生。⬇️
原本,一個女人到了64歲啊,顔值抵抗不了歲月。
但在這個應該被叫做“奶奶”的年紀裡,張艾嘉留給我們的感覺卻僅僅是笑起來眼角、嘴角都有的明顯的皺紋的自然與得體。而曾經那雙黑白分明、閃耀着神采的眼睛,現在看來依然通透。
想笑就笑,恣意但不刻意,張艾嘉身上倒是不存在所謂端着的女神範兒。如果說優雅從容知性的氣質是時間一點點積澱在她身上的,那大家口中的“張姐”,骨子裡其實還是曾經敢愛敢恨、因為交太多男朋友而被媽媽趕緊拉回台灣的嬉皮士“小妹”。⬇️
是呀,乃們沒看錯,在美國待了幾年就被招回來,就是因為她交太多男朋友。
張艾嘉的家世很好,但她的父親在她一歲時空難去世。13歲時,張艾嘉被母親送到美國讀書,趕上了美國六七十年代那個最熱鬧的時期。憧憬着“flower power”般自由任性的人生狀态,張艾嘉玩瘋了,留着長頭發,戴着10個戒指,每天都去中央公園跟着遊行,還光着腳在街上走。穿着迷你小短裙,吸引着班裡男生的注意力,還老是編出各種理由逃學。
在談了很多很多場戀愛後,她17歲就許下願望将來要生一窩孩子,最好是5個湊成一個合唱團。(而多少人在那個年紀,根本還不懂愛情是個什麼滋味呀。⬇️
她明白自己愛成熟一點的男人,這從她的兩次婚姻就可以看出來。但另一方面,她又和每個時代最牛逼的文藝青年們談起了戀愛,他們為她寫歌,還把她當做心目中永遠的那個“她”的樣子。那種把自己的青春定義為了“張揚”和“随性”的樣子,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
但她不care,她就是要趁着年輕的時候,愛得轟轟烈烈,把該經曆的愛情都經曆個遍。⬇️
比如,張艾嘉19歲的時候就成了嘉禾旗下的女演員,住着李小龍的舊舍,演了《龍虎金剛》。公司明令禁止女明星談戀愛,但張艾嘉做不到,結果就很老套路的被公司冷藏了。
我不是他們想要的中規中矩的人。
但張艾嘉也從來沒有想要為任何人改變自己。因此,一年後,張艾嘉主動解約恢複自由身。(這是張艾嘉團隊在接受許知遠采訪時,發給《十三邀》的照片,也是她入行時的第一張照片。笑得天真可愛,帶着兩個酒窩,無公害地讓人想象不到她内心的獨立。⬇️
她25歲結了第一次婚,不顧家人的反對,義無反顧嫁給比自己大16歲的美聯社香港分社長劉幼林。原因很簡單,25歲了,該結婚了,想有個人依靠了。結果,婚姻僅半年就傳出離婚的傳聞,沒熬到七年之癢,兩人就離婚了。
張艾嘉也不逃避,她說自己,心沒定,還沒準備好,心裡還有很多想做的事,自己沒了解好自己,連累了人家。
因為自己覺得還不适合婚姻,她結束了心裡那種與不安定感對峙的慌張。以至于多年以後在雨後咖啡廳裡的相遇,她神色動人地對前夫說着:
我過得很好,拍戲唱歌都不誤。(她那種感覺,就像曾經沒有發生過任何的奮不顧身。⬇️
而張艾嘉愛和才子們的故事啊,才美得像是電光火石間的煙火。校園民謠火的一塌糊塗的時候,羅大佑把自己創作了五年的《童年》送給了張艾嘉。那個時候的張艾嘉結婚才半年,卻想着:
那時年少輕狂,覺得能配上自己的男人,似乎隻有名聲顯赫的羅大佑了。
羅大佑在初戀女友和張艾嘉之間,選擇了後者。“小妹”就是羅大佑對張艾嘉的專屬稱呼。⬇️
一個才子把所有的愛寫進了歌裡,化作自己滿腔的熱情。他向張艾嘉求過婚,隻不過張艾嘉沒答應,反而戀情不到一年就結束了。
彼此欣賞卻沒有走下去,張艾嘉及時刹車:
兩個人一起往下走,慢慢地走到一個時候,會發現原來隻能走那麼多,再往下走會發現路就分岔了。
她和李宗盛的故事亦然。
當時的李宗盛才出了一張專輯,名氣也不大。作為李宗盛的“大姐”,兩人的關系亦師亦友。而李宗盛為張艾嘉量身定制的專輯《忙與盲》讓張艾嘉在音樂上再度收獲好評。
隻不過,李宗盛似乎總能把他的愛從歌曲本身慢慢轉移到人的身上,而張艾嘉卻明白的很,自己從來不是他喜歡的類型。因此,就有了2006年李宗盛台灣小巨蛋演唱會上,張艾嘉半開玩笑的那經典一問:“你有沒有愛過我?”
李宗盛用一首《愛的代價》,把自己唱得熱淚縱橫。⬇️
一個女人大概要多些感情經曆才真的能明白自己要什麼,才不會被保質期内的荷爾蒙沖動迷昏了頭腦。張艾嘉明白才子不适合做歸宿,但她厲害在,她的尺度把握,可以在不犧牲一段珍貴的回憶的前提下,潇灑地放掉一段糾絆。
乃們看,2007年,又是李宗盛演唱會,羅大佑、張艾嘉一起現身,合唱了一首《愛的箴言》。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戀戀不忘吧。⬇️
而最終在婚姻這件可大可小的事情上,張艾嘉的選擇又一次挑戰了世人的道德價值觀——未婚生子,王靖雄還是個已婚人士,一直到孩子出生以後,王靖雄才辦妥了離婚手續正式迎娶張艾嘉。當時不被看好的婚姻,一走就是近30年。⬇️
多少年後,張艾嘉坦然地說着曾經和蔣家二公子的戀愛經曆,談着和才子們的幾段情,甚至到最後被問煩了,就直接用笑聲回應。
劉若英演唱會上,邀請張艾嘉登台,張艾嘉忍不住說了一句:
哎呀,你們經曆的,我全都已經經曆過了。
所以許知遠說,張艾嘉是每個時代介入者。始終活得明白,明白自己需要什麼,也明白怎樣去經營自己的生活。就像在她的演藝經曆裡,她從沒有被某個角色,或者某種身份框定過的。
早期《我的爺爺》裡的乖兒媳徐怡貞,讓她獲得第18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最愛》裡的白芸讓她獲得第6屆香港金像獎、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和發哥主演的《阿郎的故事》,兩人那張緊緊依偎在一起的劇照,現在看看還是好甜。⬇️
翻看張艾嘉同期的那些合照,總有那麼多熟悉的耀眼的面孔,紅姑,成龍還有張曼玉。⬇️
美到動人的甜歌皇後鄧麗君,還有右側的年輕曾志偉。⬇️
這一笑笑到出鏡,也才有了一旁周星馳的一臉懵逼。⬇️
她想演賈寶玉,卻因為比林青霞矮,最後演了嘴有點偏大的林黛玉。⬇️
不滿足于用演技征服觀衆,張艾嘉又要把自己的思考、觀點寫進故事裡拍給大家看。張艾嘉說當時的自己的表演進入了瓶頸,而幕後的工作讓她向往。因此,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開機的時間所剩無幾,她卻連簡單的機位都不會擺,更不要說開拍第一天勘察拍攝地點時直接就掉到了海裡。
慢慢的,《最愛》這部片子讓張艾嘉找到了做導演的感覺,《少女小漁》讓她和人物融在一起,也最終形成了《念念》、《20、30、40》、《相愛相親》這樣以女性視角呈現的文藝片風格。⬇️
她說着,我是一個被抛棄的女人,然後優雅地刮起腋毛的樣子,很迷人。⬇️
她提拔了很多有才華的新導演,揭開台灣新浪潮的序幕,她被叫做“新電影教母”,隻不過同輩的“老人”裡,現在就剩下了她和侯孝賢。
她帶出來的劉若英也好,李心潔也罷,紛紛回歸家庭淡出大衆視野,更不要說同期的林青霞、王祖賢了。
大概也隻有張艾嘉,喜歡的東西太多了,老是很難長時間專注一件事情,喝酒被叔叔張北海比作“亂喝”,而做事就是想到什麼喜歡的就去做。56歲突然想要演舞台劇,跟着《華麗上班族》劇組跑遍全中國。
同名的電影,杜琪峰、張艾嘉、周潤發多年後的再次合體讓人激動。⬇️
本來都已經拒絕出演内地女性角色的邀約了,卻因為看中了《玉觀音》裡那種孑然一身的阿姨形象,把那個動不動就割腕自殺的角色演得遊刃有餘。
更不要說《山河戀人》裡男女主角跨越20多年的愛情呀!張艾嘉和90後的董子健演情侶,明明聽着那麼毀三觀,結果被電影感動到哭。⬇️
而今年她還上了董卿主持的《朗讀者》。董卿介紹她時說:
20歲時候的風風火火,30歲時候的轟轟烈烈,如今60歲時候的她仍然在續寫傳奇。
董卿又問她:“什麼是女人的味道?”張艾嘉回答:“女人的味道是要被品嘗的。”⬇️
那一期的《朗讀者》,張艾嘉又讓大家看到了離開影像世界,專注做着公益的她。她讀了一段《走出非洲》,讓人知道了原來從1993年開始她就定期去非洲做慈善。她用自己的遇見看到了更真實的人生。
同樣,去年她還為全球公益影片《大自然在說話》獻聲配音,《家園》這個主題倒是很貼合她自身的氣質。⬇️
很難想象,張艾嘉已經64歲了,對于一個幾十年來一直活躍在熒幕上的演員、導演、編劇、歌手而言,她的故事太多了。
她不是不服老,當《相愛相親》的角色設定是55歲的時候,張艾嘉看着拍出來的自己也會驚訝肉墜得那麼厲害,樣貌上的東西自己沒有辦法去控制。然鵝,她卻依然說:
我覺得從自己的心境上來講,我更單純,我可以蠻清楚自己很想走回年輕時代的我。
的确,她曾經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但之後一步步的路,都是自己精心經營的。⬇️
談起作品,她是一副癡迷的樣子。牽着寵物散步在上海街頭,舉手投足的氣質讓你覺得即使是美人遲暮,也并不見得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她鼓勵起年輕人時,或許比更多的年輕人對生活更有熱情:
25年,從《阿郎的故事》之後,杜琪峰還是那個熱衷黑幫片的杜琪峰,周潤發還是那個喜歡在片場走來走去的周潤發,我也還是那個我,有人說“鐵三角”重聚,其實很多年輕人并不知道那段曆史。25年後的今天,我們三個都六十歲了,用全新的方式面對變幻的觀衆與市場,去拍這樣一部電影出來,我們都敢放手原來固有的東西,敢去拼、去創新,我們到這個年紀都不怕,年輕人,你們怕什麼?我永遠的心态,是鼓勵大家有勇氣要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年輕人,怕什麼》
64歲的身體裡住着一個20歲的靈魂。張艾嘉讓你覺得即使是美人遲暮,也并不見得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