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之首數油球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京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南京三件寶,油球闆鴨鐘山表。“三寶”中吃就占了兩寶。特别是當時貼近生活下層的大衆化美食“開口笑”—油球,在南京風光了二十年,至今仍為許多老南京回味不已。
所謂油球,現在看來也不是什麼上乘食品,據老南京稱,油球是南京特有的油貨産品。特别在困難時期或受災年景,更為廣大消費者所喜愛。油球是用标準面輔以白砂糖、精鹽和鮮酵母發酵後,揉成面團,分摘成小塊,捏成薄圓面皮,再将甜豆沙餡包入面皮中搓成球狀。當油球下油鍋炸至棕黃色時,即可撈起瀝油裝箱。剛上市的油球,色澤棕黃,質地松軟,内有細孔,略帶韌性,甜香誘人。那時老百姓生活水準很低,人人肚裡都缺油水。油球即成了美食。加工好的油球松泡泡、油膩膩的,酥軟香甜,一兩糧票一隻,僅四分錢,又經濟又實惠。那些剛出鍋的油球,油亮亮、熱乎乎的,又香、又酥,又甜,讓人滿口生津。對于饑腸辘辘的人們來說,算得上是可口佳肴了。
炸油球
油球與京果粉雖算不是高檔風味美食,但它們是老南京價廉物美的大衆食品,也是普通勞動者和老人離不開的方便食品。但随着時代的變遷和現代化步伐加快,這些大衆方便的美食,在南京已很稀少了。
京果粉是用南京地區的特産小京果(用一定量的米粉加白砂糖制成面團擀切成小片,下油鍋烹炸撈起,澆上帶有小桂花的糖漿,冷卻即成),加工磨成微黃色細粉,用28孔篩過篩後精制而成。食用時用開水沖調成糊狀,香甜爽口,易于消化,是老人和病員最愛吃的一種富有營養的流質美食。
開口笑”與油球
某年,某電台出了一個有獎遊戲節目,是腦筋急轉彎:“什麼笑不是笑?”當時參與的聽衆很多,紛紛打電話,隻聽有的答是掩口而笑,主持人說:“不對,掩口而笑還是笑。”有的說是苦笑、有的說是暗笑,有的說是竊笑,奸笑,肚子裡笑,偷笑,凡此種種。很多,主持人都說不對,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笑,問題是什麼笑不是笑?最後沒有人答出,主持人公布結果是“開口笑”。因為“開口笑”是一種食品,名字叫“開口笑”,它是食品不是笑,不是笑容滿面的笑,盡管你吃到很高興。這個腦筋急轉彎倒也是比較妥帖有趣的。
“開口笑”,大家都知道是一種油貨食品,外粘芝麻,形似花苞,内酥外香,甜絲絲的口感好,是消費者歡迎的食品。1958年大躍進中,提出要超英趕美,要快步進入共産主義,一天等于20年,苦幹加巧幹來貫徹總路線:“鼓足幹勁,力争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工人上班是七進七出,秦淮食品廠的工人看到生産“開口笑”費功費料,尤其是原料要用糖、糖稀、油、芝麻等,心想何不簡化一下,既能減輕原材料采購的壓力,又能大量生産、提高産量多供應消費者(相當大的是集團消費,單位購買)。于是把外面芝麻省了,面團裡的糖、糖稀、油也省了,增用包餡的(多用豆沙、棗泥)辦法,保持一定的營養和質量,同時價格也降低了,成為價廉物美的方便食品—油球。
一上市即受到群衆歡迎。首先價廉,一兩糧票5分錢一隻,重1.5兩。和買兩根油條一樣,但比油條好吃,面甜絲絲的且有餡,質地松軟,可口又不發泡,吃後抵飽、耐餓、熬饑。經濟實惠,幹體力活的尤歡迎。攜帶保存方便,不像油條燒餅,須趁熱吃,一冷下來就啃不動也不好吃了,油球放一二天沒事,冷天可再長些。
油球誕生後,六七十年代一直是南京各食品廠的主打産品,是南京特産。現在有時在街頭巷尾仍見到它的身影,有的小食品店現炸現賣,價格是3塊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