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樓”這種上世紀初的建築,已經和今天的人們漸行漸遠了。它的特點一般為中間是樓梯,一條長長的走廊串連着許多個單間,因為走廊兩端通風,狀如筒子,故名“筒子樓”。
“筒子樓”面積狹小,每個單間大約隻有十幾個平方米的面積。它是頗具中國特色的一種住房樣式,是上世紀中五、六十年代中國城市居民住房分配制度緊張的産物。這種有着長長的走廊、衛生間都是公用的房子,其前身大多是各個單位的辦公室或者是單身職工宿舍。
一走進去,就能立馬發覺它的獨特----外牆沒有任何粉刷的裸露紅磚牆體;沿樓梯口左右排開一間間單間;木質的樓梯、扶手、欄杆、地闆、門窗。幾十年的風雨走過,滿是時間“雕刻”的斑駁痕迹,釋放着一種久遠古樸的韻味。
那時街坊四鄰很多都住在這種筒子樓裡,鄰裡關系關系極好,大家回屋還不怎麼關門,就站在自家門口和左鄰右舍拉拉家常。隻要有一家人屋裡燒菜做飯,滿樓道裡都能彌漫着飯菜香氣,筒子樓裡的煙火氣息便是這麼來的。
現在的“筒子樓”,已少有幾戶居民居住了,大部分的都搬去了新樓房,這裡,仿佛隔絕了喧嚣,也封存住了那個年代的記憶。所以常有人說,現在這個年代還住筒子樓的人,必定是有情懷的人。想想也是,或許未來某一天,這裡的居民越來越少,“筒子樓”會變成一個真正的拍照打卡紀念地。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想必“筒子樓”一定會變成所有人心目中的懷舊之所。
津門網作者 儲翔甯
中國攝影網簽約攝影師
湖南常德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湖南津市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湖南津市市老攝影家協會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