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我自覺自發的家訪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明天晚上再到我的一位同事兼家長的家裡坐坐,我的本次家訪計劃就算圓滿完成。
2020年年末寒假家訪,為了任保護學生及家長的肖像權,我采用了“刮大風”處理!
下面我就談談本次家訪工作的收獲。因為家訪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體力活,也能促進我思考,對我來說,是一種學習。
多年來,我養成了一種凡事親力親為的習慣。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我這類人天生就是勞碌命!
也許有人看着累,不過,我卻樂在其中。
此次家訪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家長們的素質普遍較高,對孩子們的學習都十分重視。
我訪問了27個學生的家庭,百分之百的家長要求孩子把學習成績搞好,無一例外。除了8個學生外,19個學生的家長讓孩子去參加了寒假補習班。家長們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除了四個學生外,我跟其餘家訪的學生都合影留念過,為了保護隐私,我故意把照片模糊了。
在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中,我除了感受到他們對孩子學習的普遍重視之外,還摸索出了兩條“普遍規律”。
第一,學習成績較好的孩子,家長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
第二,同學關系不好的孩子,家長們的認知水平普遍不高。
先簡單談談第一條。
現在的教育競争早就不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單兵作戰”了,而是全家老少齊上陣的“集團化競争”。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在競争中處于下風,還會拉“培訓中心”一起參與進來,條件再好一點的,直接請“一對一的家教”來助陣。
怎麼,您不服?家長們的行為違法嗎?
您盡可以高談闊論,甚至用語言去鞭撻那些熱切期盼孩子能考出個好成績的家長朋友們,但是請您放心,任您如何義憤填膺,他們都會充耳不聞。
作為一個面對激烈社會競争的成年人,我對家長們的舉動抱以深深的同情。因為,我也曾經身陷其中。
今天,我想重點談談第二條。最近,關于人的認知水平這個話題,我思考得較多。由于時間關系,我現在不展開論述,隻簡單提一下。
在我看來,人的認知水平是由自己頭腦中儲存的經過自己的思維系統再加工後的綜合信息決定的。一般來說,認知水平較低的人,比較在意别人的意見,頭腦中存在着簡單的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二分法思維。以為世界上真存在着什麼舉世公認的真理,喜歡跟别人争對錯,容易陷于人際關系的糾葛中。
認知水平較高的人邊界感比較強,更容易打造出自己相對獨立的精神世界,喜歡獨立思考,不願意跟争。因為人與人的認知世界根本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觀點不同,實屬正常。因為觀點是由每個人頭腦中的信息系統決定的,在自己的思維世界裡都是對的。
相信自己!隻要不傷害别人,不違反法律法規,盡可以堅持下去!
井底之蛙認為天空如井口般,是圓形的,它沒有錯。如果井底之蛙會講話,你站在井邊跟它吵架,說天空是廣袤無垠的,我認為你的認知水平跟它是一樣的。
莊子不是早就說過:“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嗎?
如果您非要較勁,我們哪個人不是井底之蛙?
連蘇格拉底都說了:“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愛因斯坦不也說過:“如果把一個人已知的東西比作一個球,那麼他未知的東西就是球的表面積。知道的越多,球的體積就越大,同時球的表面積也就越大,也就意味着他不知道的東西就越多!”
所以老祖宗才有“傻人有傻福”的古話留給我們。
其實這些都不難理解。人生短短百來年,宇宙之大完全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如果您不服氣,請晚上去跟貓頭鷹比視力。
我們每天面對的觀念世界本來就是由從古到今那麼多人共同創造出來的,不可能由哪一個神人決定。任憑你再厲害,你也隻能夠動腦筋去思考,或者動手腳去實踐。誰能嘗遍地球上所有人嘗過的味道?誰能走遍地球上所有人走過的道路?誰能經曆過地球上所有人的苦痛?誰又能把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全部都享盡?
再厲害的人也不可能脫離自己的認知世界,進入到别人的認知世界之中。正如力氣再大的人也不可把自己提起來摔出去一樣,作為一個生物物種,人類的認知本來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從生到死,每個人充其量不過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度過一生,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衆生平等”。
我這次看到的孩子們學習的欲望普遍不濃,因為他們對學習的目的理解不深。我看着他們一個個都在浪費寶貴的光陰,卻又無計可施。因為我無法打破阻隔我們彼此認知世界的牢籠。
好像現在,我隻能談談在家訪過程中給家長及孩子們分享過的看法,您大可以不認同。不過,您改變不了我,我也改變不了您,因為我都處在各自的認知世界中。
學生為什麼要進入學校學習?
為了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為什麼要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為了安頓自己的靈魂。
如何安頓自己的靈魂?
成為自己身心的主人。
如何做自己身心的主人?
成為自己精神世界的國王,言行忠于自己的内心。
衡量需要用什麼樣的标準?
用一世永不後悔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