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春燕
10月11日,中共聊城市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聊城開發區十年來取得的重要成績。重點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發布會上,針對記者的提問,聊城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趙鵬介紹,開發區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創新推進機制,強化要素保障,推動開發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健全“全鍊條”推進機制。近年來,開發區立足本區實際,每年篩選一批引領作用強、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行業影響大的重大項目進行重點推進。2022年,開發區篩選确定重點項目70個,總投資402.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8.9億元,包含産業類項目43個,民生類項目13個,基礎設施項目5個。其中26個項目列入省市級重點項目庫,總投資178.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8.85億元。針對重點項目,建立了專班幫包機制,成立了6大産業專班,将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涉及的多個部門,全部納入到産業專班中。從項目手續辦理、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産運營,進行全鍊條跟蹤保障服務,全面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并建立常态化重點項目建設調度通報機制,将項目幫包推進工作納入綜合考評,紮實有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截至目前,55個實施類重點項目已開工55個,開工率達到100%,累計完成投資5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01%。
優化項目發展“軟環境”。堅持要素跟着項目走,多措并舉,破解資金、土地等要素瓶頸,精準化配置用地指标,确保土地資源要素保障精準有力。圍繞中央預算内投資、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申報,積極謀劃儲備項目,争取更多上級資金支持,有力地保障了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确保重點項目建設紮實有效推進。另一方面,在項目建設方面,設立“項目管家”,為其提供全流程全鍊條一對一“保姆式服務”。針對項目落地難、開工慢等難題,推出工建項目審批全流程“開心辦”服務舉措,建立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工作機制。推進“拿地即開工”常态化。将拿地前的“等地期”變為項目推進“加速期”,為項目開工節約用時6個月以上,大幅節省了企業時間和跑辦成本。創新立項環評“分開辦”、環評手續“打捆辦”、施工許可“分段辦”,審批時限壓縮60%以上,重點項目建設審批,走上“即”字号快車道。
趙鵬表示,下一步,開發區将繼續堅持項目引領、投資帶動,以更高标準、更強舉措、更實作風,搶抓機遇謀項目,大幹快上建項目,進一步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重點項目全要素保障、全鍊條跟進、全方位服務,以重點項目的大建設大突破,帶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創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