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内容裡,講到了曲線實操注意事項. 1、你知道了在日常工作中,盡量不要将曲線調整成水平線條;
2、因為水平線條容易導緻畫面變灰,造成細節丢失;
3、也不要将曲線調節成反相曲線;
4、因為反相曲線容易造成畫面顔色嚴重偏色;
5、同時,你也知道了camera raw裡面的曲線是如何配合快捷鍵使用的,camera raw曲線和photoshop曲線是一模一樣的用法,沒有任何區别;
如果你現在還看不懂以上五個知識點,你可以看看曲線系列專欄,了解基礎即可。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今天講曲線觀察層,什麼是曲線觀察層? 1、聰明的你看到“曲線觀察層”幾個字,可能就已經猜出來了;
2、其實就是在你制圖過程中,添加一個圖層,方便你觀察畫面細節;
3、因為有時候我們憑肉眼是看不到那麼細緻的;
4、如果用一種特殊方法在圖像上方添加一個觀察層,你就可以清清楚楚發現畫面中非常多的問題,從而想辦法解決;
你應該看到過機場或車站的安檢吧,安檢儀器看到的包裹是這樣的:
表面看不到的東西,機器都可以看到。
所以“曲線觀察層”也是一個道理,平時你看到的圖片是這樣:
看上去還行,對吧?
當我把觀察層打開後,你看到的是這樣:
發現沒有,一眼就完全可以發現畫面中的瑕疵,它可以完全把畫面中所有的細節都進行放大。
可以放大到什麼程度呢?
之前
之後
發現沒有,内衣都被你看到了,還想怎麼樣?
牆壁上的污點、皮膚上的瑕疵、頭發邊緣多餘的毛發...等等等等,所以這就給我們後期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你可以利用類似于“修複畫筆”“圖章”“污點修複”等工具進行大緻處理。
這張圖像日常使用問題不大,但如果你需要進行商業印刷,你是必須要這樣來處理的。
這是如何辦到的呢? 第一步:在圖像上方新建“曲線調整層”,把曲線變成這樣就可以了;
第二步:找到圖像中有問題的地方,進行修補:
這一步就非常簡單了,找到“修複畫筆工具”,對準有污點的地方進行塗抹即可。
在這裡稍微提醒一下,使用這個工具的時候,最好在背景圖層上方新建空白圖層,在屬性欄裡面選擇“當前和下方圖層”,再去塗抹。
這樣的好處是即使你對原圖進行了修改,但修改的地方不會直接繪制在原圖上,這樣我們就做到了無損編輯。
這裡就不啰嗦具體操作方法了,對準污點直接塗抹即可。
如果你看到這裡還有興趣,不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條曲線的意義。
問題一,問什麼當前圖像的顔色變得亂七八糟?
因為這條反相曲線導緻的原因:
在曲線第一節我們就已經講到了反相曲線,稍微提醒一下,反相是讓當前畫面中白色變黑色、黑色變白色、紅色變青色、綠色變品紅、藍色變黃色。
相當于當前畫面中所有色相進行了反轉,所以叫做反相。
但是在上圖中,隻有這個區域的色彩進行了反相,所以就會導緻這個結果。
反相曲線之外的區域是正常的。如果我把反相曲線取消掉,你再觀察:
那些亂七八糟的顔色就沒了。
問題二,問什麼當前圖像變暗了?
之前(輸入值)灰度是在180的的區域,之後(輸出)變的隻剩下5了,所以畫面變暗了。
這裡有兩個點,很容易理解:
1、之前(輸入)是0的區域,調整後(輸出)是0;
2、之前(輸入)是180的區域,調整後(輸出)變成了5;
所以圖像整體就會偏暗。
類似于這種棚拍,都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來做觀察層,快速找到瑕疵。
這樣看上去馬馬虎虎,還湊合。
打開“曲線觀察層”馬上就會發現明顯問題。
關鍵是我們需要利用方法來發現問題才是關鍵,為什麼有些人會說我做的圖片就是沒有别人的細緻,可能是方法錯了吧!一個用機器觀察,一個用眼睛觀察當然比不過人家。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夠幫到你。
總結: 1、這種類型的曲線,多數時候我們都是拿來做曲線觀察層;
2、在高級調色案例裡面,這種類型的曲線使用的很頻繁;
3、它可以結合“色相飽和度”或者“可選顔色”,加上一些明度調整層結合來使用,後續我會持續将方法分享出來;
4、如果你實在搞不懂曲線也沒關系,那你就記住這個曲線形态,萬一以後需要的時候直接把曲線調成這個樣子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