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特約記者 趙克
菏澤鄄城的楊文勇近日向記者反映,自己的身份證号碼不但被人盜用,工作身份也疑似被人冒用。而疑似冒用的人和自己在同一個縣城裡。
對此,楊文勇一直想要弄清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我是委培生,簽署過委培合同”
楊文勇告訴記者,他是1997進入山東菏澤财經學校财會專業就讀的,學制3年,于2000年畢業。根據他提供的一份“合同書”顯示,原菏澤計委曾委托菏澤财經學校培養财務會計等多個專業的學生,其中财會專業培養人數43人,生源範圍為菏澤地區。同時,原菏澤計委負責學生以後的就業安置。楊文勇稱,他當年正是菏澤地區考生,就讀的也正是财會專業。
楊文勇所提供的就業合同書
楊文勇告訴記者,2000年他在菏澤财經學校畢業之後,學校一位班主任告訴他,畢業之後拿着有關證件去當地人事局報到就可以分配工作了。随後人事局告知他,如果有合适崗位就會電話通知他來上班。而後卻一直沒有錄取的消息。
“我曾經在2000-2007年之間多次詢問人事局分配的事,人事局都沒有給予答複。”楊文勇跟記者說,其間一位他認識的朋友告訴他,辦這事兒需要有費用。但當時他拿不出這麼多錢,而且不能一直等下去,于是就開始自己去打工,也就漸漸忘記了委培生的事。
楊文勇所提供的當年就業推薦書,但他的推薦書并沒有在檔案中
“我的銀行卡用自己身份證,卻辦不了業務。”
楊文勇說,2007年根據國家相關要求,需要集體更換二代身份證。菏澤北城派出所工作人員在換證的時候告訴他,他所更換的身份證号碼重複了,需要換個号段。當時對方告訴他,可能是重号了,直接補辦就可以。那時也沒多想,就用了派出所給補辦的證件。
楊文勇所提供的戶籍證明,身份證号碼與其使用的不符
拿到更換号段的二代身份證後,從事銷售工作的楊文勇去中國農業銀行辦理銀行業務。拿出身份證準備辦理相關手續的時候,櫃台的工作人員告訴他,身份證與卡片登記的一代身份證信息不符,隻能把錢提出來,而不能操作其他的業務。這讓楊文勇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證号碼很可能被别人盜用了。
根據楊文勇給記者出示的由北城派出所提供的戶籍證明顯示,楊文勇的出生地為山東省鄄城縣,一代身份證号碼為372901******021,而楊文勇的二代身份證号碼為372901197******230,兩次号碼變更并不符合一代身份證變更二代身份證的規律。據記者了解,一代身份證換二代身份證号碼由15位變為18位,規律一般為在一代身份證的第7位前面加“19”,在最後一位的後面加一位識别碼,識别碼為0-9以及X。根據北城派出所所提供的1979年居民身份證編号統計表顯示,楊文勇所在戶籍的編号為021,而二代身份證号碼則變成了023,戶籍與身份證顯示已經變為兩個人。
楊文勇回憶道,更換二代身份證的時候,派出所工作人員建議戶口遷移。派出所工作人員一開始說是重号,經過多次交涉後,北城派出所工作人員也不得不承認身份證号碼被改了。
根據楊文勇提供的一張蓋有“山東省公安廳戶口專用”公章的戶口遷移證顯示,在身份證号碼一欄,其身份證号有手寫塗改痕迹,變動位數正是後三位——将機打的“214”劃上了橫杠,并手寫改成了“230”。楊文勇認為,盡管戶籍遷移變動,但身份證号是不會變化的,自己手中“230”尾号的身份證很可能正是源于這一手寫改動,而原有“214”尾号的号碼就這樣被他人占去了。
“如果不是這次銀行辦理業務,我也不會發現身份證重号的事。”楊文勇告訴記者,有尾号為“214”的号碼使用者,經查詢是當地煙草公司員工魏某某,2000年通過安置獲得的工作。就此,楊文勇懷疑,魏某某獲取了自己的身份證信息并冒用自己的身份證信息獲得了工作。
“不存在冒用,也不會安排就業”
楊文勇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後他在找各個部門協調。楊文勇認為,自己本應被安置的工作一直沒有落實,要求相關部門對此事進行處理并給予補償,同時稱個人身份信息和工作指标等被魏某某盜用,希望相關部門對此進行調查。
楊文勇提供給記者一份“信訪事件意見處理書”顯示,鄄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回複稱,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00年大中專學校畢業就業工作的通知》(魯政發[2000]37号)(以下簡稱“文件”),文件規定,普通高校畢業生面向全省自主擇業;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和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實行介紹就業的辦法。同時,根據山東省2000年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政策,已取消“指令性計劃分配”制度,對楊文勇提出安置工作的訴求不予支持。同時,經調查,楊文勇個人檔案仍在鄄城縣人才服務中心存放。
“不存在冒用,也不會安排就業。”鄄城信訪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楊文勇所反映的問題官方已經調查,目前為止并沒有發現有冒用工作指标的現象,而至于為何魏某某與楊文勇之前的身份證号碼相同,這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根據菏澤市牡丹分局所提供的資料及身份證,魏某出生在1981年
鄄城縣紀委負責此案的王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楊文勇所反映的問題,紀委已經着手處理。據了解,魏某某存在戶口及學曆造假的問題,已經對其做出了黨内處分。并将處分的結果告知了楊文勇。而對于其他問題,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楊文勇所反映的學校、戶籍以及分配問題,很多事情已經超出了鄄城縣紀委的職責及地域管轄範圍,鄄城縣紀委方面,已全力配合。
“如果是關于楊文勇的事,我沒什麼好說的,調查結果已經有了,我也不想被打擾。”魏某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己1997年2月當兵,2000年12月份退伍。當時高中沒有畢業,因為年紀不夠,而修改了年齡,弄了一個假戶口。這個紀委也處理過了,其餘的并不想多說。
“戶籍管理人員不認真、不仔細”
根據菏澤市民服務熱線12345給楊文勇的官方回複指出,經各部門調查得知,魏某某有兩個戶籍,第一個戶籍因長期未辦理二代身份證于2007年12月注銷,另一個戶籍為現在使用的戶籍,該戶籍的身份證号碼是魏某某于1997年入伍前獲得,當時是由菏澤市北城派出所為其填寫的身份證戶口頁。
楊文勇戶口遷移證上在号碼位置上有明顯的塗改痕迹
據悉,2000年魏某某退伍,後于2002年9月持介紹信等材料辦理落戶。辦理過程中,派出所戶籍民警按照介紹信上顯示的身份證号輸入戶籍系統後,自動生成現在的号碼。
楊文勇原戶籍在鄄城縣闫什鎮申莊村,1997年,其考取原菏澤市财經學校(财經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997年8月29日,将戶籍遷入學校轄區的菏澤市公安局北城派出所,遷入時沒有身份證号,遷入後北城派出所戶籍民警根據楊文勇出生日期為其新編了身份證号。
楊文勇從菏澤市财經學校畢業後,北城派出所于2000年6月23日出具戶口遷移證,将楊文勇戶籍遷回原籍地,遷移證上顯示楊文勇身份證号為372901197******214,但直到2007年11月,楊文勇才持該戶口遷移證到鄄城縣公安局闫什鎮派出所辦理落戶登記。登記時發現此身份證号已被占用,楊文勇又返回北城派出所,将其身份證号碼改為372901197******230,後完成遷移登記後辦理了二代身份證。
北城派出所出具文件證實,2000年6月楊文勇戶口遷移時的身份證号碼後三位為“214”
所以,魏某某第二個戶籍是1997年左右所辦,楊文勇的戶籍是1997年8月因上學正常遷入到北城派出所,因時任北城派出所戶籍管理人員登記身份證号不認真、不仔細,将魏某某和楊文勇的身份證号登記為同一身份證号。而2002年9月魏某某辦理落戶時,因當時戶籍管理系統沒有聯網,故沒有發現重号問題。身份證号碼的确存在重複,魏某某目前所使用的身份證号确系楊文勇當年身份證号。
對于官方通報,楊文勇認為有些事情确實值得商榷。他告訴記者,文件中規定“委培生、定向生按照協議就業”,而自己應該是按1997年招生政策分配工作的,2000年的時候這個政策不可能取消。另外,關于身份證号碼重号的問題,楊文勇認為,官方答複戶口是重号,根據菏澤市牡丹分局提供的證詞,魏某某比自己小2歲,就算錯誤登記也不應該有重号的問題。
同時,楊文勇告訴記者,他在查詢他檔案中發現自己的戶籍關系以及派遣證找不到了。另外,戶籍關系遷移證為何會有塗改官方也沒有答複。
針對楊文勇所質疑問題以及其戶籍遷移證為何有塗改的問題,記者撥打了鄄城公安局的電話,截至記者發稿時,并未得到回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