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一種日本傳統文化。類似中國的摔跤,是一項競技體育運動。原産于中國,秦漢時期叫角抵,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現為一種流行于日本的摔跤運動。日本的相撲(日式摔跤),古稱素舞,由兩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現成為日本的國技,日本的國際性的格鬥術和體育運動。作為專業競技項目,在日本國内稱作大相撲。
在日本,相撲運動員,屬于高收入人群,高級的相撲選手,一個月約有3萬美元左右的收入,這在現在的日本社會中,已經算是遠超社會平均水平的工資了。不僅如此,通過比賽獲勝,每位相撲選手,在身價擡升的過程中,還會收到來自比賽主辦方,以及自身贊助商的獎金,這筆獎金,在平常,相當于一位選手兩個月的收入。所以在日本,相撲行業中,年薪超過100萬美元,并不是多稀奇。
相撲運動,對選手對塊頭與體重大小選拔,極其嚴格。相撲員每天除了2小時的訓練時間以外,就是過着以吃飯與睡覺為主的生活,被限制随意外出,主要做的是就是“養膘”。整個過程,仿佛就是在打磨一個“人形坦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總有年輕貌美的女孩,渴望嫁給塊頭比自己大了不止兩三倍的“胖墩”!原因為何?原來,相撲選手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且在小鳥依人的日本傳統女性眼裡,高大魁梧的形象能讓自己有很好的安全感。日本女星嫁相撲手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800斤的著名相撲員亞伯勒,曾經通過一次廣告活動,結識并娶了20多歲的作為女模特的嬌妻,由于是自身生理與體态上偏差,導緻婚後并沒有孩子。2014年,他選擇退役,當年50歲的亞伯勒身價已有5000萬。但十分遺憾的是,過度肥胖使得身體機能提前衰老,2015年12月21日亞伯勒就這麼悄無聲息地去世了。
現如今,很多人認為項運動屬于“高危職業”:他們覺得,為了提升實力,大部分相撲運動員會瘋狂進食,每天攝入過量的高熱量垃圾食品,平均體重保持在500斤上下。加之平時為了減輕消耗,幾乎不會有任何體育運動。這樣的生活,極大地增加了人體器官的負擔,刻意去造就一副過度肥胖的身體,換來的不光是作為相撲手可觀的收入,有的還是一系列影響未來生活的病症。據統計,日本男相撲選手的平均壽命在57歲上下。這無疑是拿性命換錢的一場“賭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