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華和孫媽從相識到分别,就像一對冤家,彼此都看不順眼,就二人的氣勢來看,江德華明顯占了上風。
大多時候,江德華對孫媽态度蠻橫,并且還帶着明顯歧視的意味。那段時間,江德華除了抱孩子,幾乎什麼事都不做,如果有什麼事,她就指揮孫媽去做。
苦出身的她,俨然像一個等着孫媽伺候的女主人,并且動不動就說孫媽本來就是傭人、本來就是老媽子。這實在不像江德華應該有的行為。
起初我以為,是因為孫媽和安傑的關系好,所以江德華才對孫媽不好。如今再看《父母愛情》才發現,江德華之所以欺負孫媽,根源都在她的婆家。而江德華和安傑的姑嫂關系如何?安傑和孫媽的雇傭關系如何?都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她對孫媽惡劣的态度。
江德華欺負孫媽的目的 江德華到江德福家帶孩子,是帶着改變命運的期望去的。
江德華剛出生,就沒了娘,長大後嫁了人,一個月後丈夫去當兵,從此生死不明。既沒有丈夫又不能改嫁的江德華,在婆家受苦受累不說,還要受氣。
還好,苦命的江德華有一個疼愛她的哥哥。她原本以為,到了哥哥家總能過上舒心的日子了,可她又與嫂子安傑不和。直到她給小侄子喂奶被安傑撞到,安傑氣得回了娘家,江德華哭着回了老家。
江德華這次回老家,是不得已的選擇,她羞愧交加又從無解釋,隻能先打好包袱回老家。
但江德華的内心深處,并沒有打算徹底回老家。她知道,江德福家離不開她,她也不能在那個沒有丈夫的婆家就這樣過一輩子,所以等事情淡了,她自然就會再回去。
可以想象,江德福回到婆家後,應當是告訴婆家的人,自己隻是回家來看看,過段時間就走了。
可她沒想到,等她再返回江家的時候,孫媽正在江家做家務、帶孩子。除了江德華自己,沒有人能知道,孫媽的出現帶給她多大的打擊。
江德華剛回到江家的第一天,就向江德福提出讓孫媽離開的意願,江德福沒有答應,江德華表示不認同。
江德華自己很清楚,雖說江德福很疼愛她,但她如果是個對江家沒用的人,那就會住得名不正言不順,先不說安傑會是什麼态度,就連她自己也無法忍受。
孫媽的出現嚴重威脅到了江德華留在江家的合理性,所以即便她很能吃苦,即便她是個勤快人,她也要盛氣淩人地指揮孫媽幹這幹那。目的隻有一個,讓孫媽覺得委屈,讓她自己主動離開。
除此之外,江德華會在江德福面前直接提出:“你趕快讓那個孫媽走吧,省的她留下來是個禍害。”和孫媽發生争執時,她會毫不客氣地吼道:“你本來就是個老媽子嘛,你還怕别人說。”
江德華欺負孫媽,江德福為此事批評她。
江德福說:“你和大姐都是苦孩子出身,你怎麼能這樣對她呢?”江德華就喊道:“本來她就是傭人,她就應該幹活多,憑什麼要我幹啊?”
江德福生氣地說:“你也是勞動人民出身,怎麼能說出這樣混賬的話呢?大姐也是苦出身,你們是一條藤上的苦瓜,你們應該團結一心才是啊。”說完,朝江德華扔了一隻拖鞋。江德華就哭鬧道:“俺娘哎,你打我,親娘啊,你快睜眼看看,俺親哥打我。”
所有這一切,以及江德華日常對孫媽的态度,都是既讓孫媽心裡委屈,又讓她覺得江德華不好惹、無法相處的手段。
果然,一邊洗着衣服一邊還要聽江德華的吩咐煮雞蛋羹的孫媽,先在廚房偷偷抹眼淚,後回到卧室默默流淚,緊接着就向安傑提出了要離開的打算。
沒多久,當江德福去小松山島的時候,孫媽也離開了江家,江德華忐忑的心這才落了地。
江德華對孫媽的試圖拉攏 江德華剛回到江家的時候,王秀娥就告訴她,孫媽和安傑的關系不一般。
當時,江德華有一瞬間的緊張,但她聽到孫媽是安傑家以前多年的傭人時,馬上松了一口氣說:
“嫂子,你吓俺一跳,俺還以為是啥親戚呢,那不就是個老媽子嗎?還能跟她一條心?俺村裡地主家的傭人老媽子,解放後鬥地主的時候,一個個那個恨哪。他們都跳到台上去,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就罵他們,那急了還上去扇他們嘴巴子呢。”
可當王秀娥告訴她,孫媽一點兒也不恨安傑,對安傑的态度可親了的時候,江德華立刻恢複了緊張的情緒問道:“那俺嫂子對她呢?俺嫂子對她好嗎?”聽到王秀娥肯定的回答,江德華的心無疑又懸在了半空中。
随後,江德華就向孫媽講起了她村裡的地主老财和丫鬟老媽子,她着重講了被剝削一方對地主老财刻骨的仇恨。看到孫媽無動于衷,江德華最後沒好氣地撂下一句:“我看你還是讓他們剝削得輕了。”
江德華試圖喚起孫媽對資本家“恨”的意識。此時,安家對孫媽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孫媽是傭人,而安家是資本家,這就夠了。
顯然,這對孫媽沒有奏效,她關心的隻是安家對自己很好,這對她來說,也足夠了。
江德福幾次三番教育江德華,孫媽和她一樣都是苦出身,她不該欺負人家,應該團結才是。
江德福大概不會想到,江德華初見孫媽,早已理清了這個道理,不僅如此,她還試圖挑撥孫媽和安傑的關系,試圖拉攏對方。
江德華這樣做,和欺負孫媽的目的完全一樣。試想,若是孫媽真的恨上了安傑,視其為仇人,以安傑的性格,會很快就讓她離開。
如此,江德華的目的一樣達到了。
對婆家的怨演變成對孫媽的不喜 江德華原本是個能幹勤快的人,但為了讓孫媽離開,她可以故意變得懶惰。江德福曾說,孫媽幹淨、廚藝好,讓她帶帶德華。然而這對江德華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因為即便她向孫媽學習,對方願不願意好好教是一回事,相比自己和另一個能幹的人競争,哪能比得上直接讓對方走人帶來的安全感呢?
無論是拉攏還是欺負,江德華的直接目的都是逼走孫媽,所以孫媽注定要受她的氣。
不過,江德華對孫媽的不喜,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她的遭遇和苦楚。
在舊社會,江德華曾經目睹過地主對窮苦人的剝削,在新社會,她又目睹了窮苦人翻身後對地主階級表現出的仇恨。所以在她的思維認知中,身為安家傭人的孫媽和安傑一定是勢不兩立的。
當她看到兩人的現實關系恰恰相反的時候,她的内心産生了微妙的波動。
江德華性格潑辣,本不是個受氣的主,但在婆家,偏偏受了很多年的氣。丈夫去當兵生死不明,婆婆卻将此事算在了她頭上,說她是喪門星。在婆家,她不僅要付出勞動,還要默默承受所有的委屈。
江德華本不該受婆家欺負,可她運氣不好,遇到了不仁義的婆家,有苦難言。
然而眼前,忽然出現了過去的資本家小姐和傭人關系融洽的現象,江德華想到曾經被婆家那樣對待,她有些受不了。她看到孫媽,就覺得别扭,看到孫媽和安傑之間的相處,内心就莫名酸楚。
寫在最後 在江家,江德華明知自己是寄住在那裡,幫忙帶孩子的,可當她和安傑争吵的時候,她會聲明,那是她和她哥的家,不是安傑的家。江德華很明白,自己說這種話是沒有道理的,隻是她害怕離開,害怕再回到婆家,所以才會刻意如此。
對安傑,江德華有不适應、有看不慣,但她并不希望江德福和安傑夫妻之間出什麼問題。否則,江德福去島上後,她看到老丁和安傑有說有笑時,不會那麼生氣,為了安傑去随軍,她不會聽楊主任的話離開一段時間。
江德福去了小松山島後,孫媽也離開了江家。王秀娥說:“你嫂子可真夠倔的,說不去真的不去,換了俺,俺可做不出來。”江德華開心地應道:“俺嫂子可不一樣,你是農村婦女,俺嫂子是城市小姐,那能一樣嗎?”
你看,隻要沒有了孫媽,即便江德福不在,讓江德華和安傑一起生活,她是樂意的。
後來,楊書記出主意讓江德華離開一段時間,逼安傑不得不去随軍。對此,江德華唯一擔心的是:自己不在,孫媽會不會又被叫回來?
你看,孫媽對江德華而言,多麼具有威脅性。
江德華忌憚孫媽,不是針對孫媽這個人,而是因為她畏懼婆家、怨怼婆家、太想遠離婆家。
江德華對孫媽不友好的态度,反映的是她曾經的遭遇和對新生活的渴望。她很不幸,卻也很幸運有江德福和安傑這樣的哥嫂,她的一生有圓滿,也有遺憾,她嘗遍百味,終究活成了自己,創造了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