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帕斯草原上駕駛汽車是一件既輕松又疲勞的事兒。說它輕松是因為這裡地勢平坦得幾乎沒有任何起伏,精神不用太緊張。說它疲勞也是因為潘帕斯草原過于平坦,沒有任何參照物來獲知方向和速度,讓人感覺世界不再是立體的,而是變成了一片平展無垠的綠毯。
潘帕斯草原位于南美洲的南部,東臨大西洋岸,西達安第斯山脈,南至巴塔哥尼亞高原,北到大查科平原。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包括了阿根廷的中部和東部、烏拉圭的絕大部分國土和巴西南方的南裡奧格蘭德州。它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除了潘帕斯,還有巴音布魯克草原、呼倫貝爾草原和那拉提草原,在國内,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是呼倫貝爾,但在世界範圍之内,潘帕斯草原名氣要大的多。
“潘帕斯”這個名字來自克丘亞語,意思是“平坦的地方”。除了兩座不高的山峰,這裡幾乎全是沒有任何地勢起伏的大草原。高聳的安第斯山阻隔了太平洋溫暖水汽向東移動的通道,使潘帕斯地區的降水量适合草原地貌的形成。而這裡的地勢過于平坦任何高過草的植被,無論是喬木還是灌木,都難逃雷擊引起的野火。因此,潘帕斯草原幾乎沒有原生樹木,除了在拉普拉塔河兩岸有樹木存在,諾達的潘帕斯完全被一望無垠的針茅草所覆蓋,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空曠和蒼涼。
潘帕斯草原曾經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針茅草支撐了種群數量龐大的潘帕斯鹿、美洲鴕和原駝,而美洲獅則處于草原食物鍊的頂端。少量印第安部落聚居在拉普拉塔河沿岸,以狩獵為生。幾百年前,歐洲殖民者為潘帕斯帶來了新的物種,大到牛、馬、小到野豬、歐洲野兔和麻雀,使這裡的動物種群發生巨變。殖民者大量獵殺原生動物來獲取肉食和皮毛,同時用畜群擠占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
如今,隻有在潘帕斯草原的個别荒僻地區還存在瀕臨滅絕的美洲獅、潘帕斯鹿和原駝。美洲鴕是潘帕斯的特有物種,它們雖然和非洲駝一樣不會飛行,體貌也很相似,卻并無親屬關系。成年的美洲鴕身高大約170厘米,重40千克。在烏拉圭北部,至今仍能見到成群的美洲鴕邁開雙腿在公路邊狂奔的景象。
潘帕斯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有着自己獨特習俗的牧人,他們騎馬跋涉上千千米,用幾個月的時間趕着幾百頭牛追逐水草。白天,他們身着氈毛鬥篷、圓禮帽、肥腿褲和長靴來抵禦草原上變化無常的天氣。夜晚,他們圍坐在架着烤肉的篝火旁,一邊啜飲着馬黛茶,一邊彈起吉他,唱出自己的苦難和歡樂。他們就是高喬牛仔,潘帕斯草原真正的靈魂。
早期的高喬人是西班牙殖民者與潘帕斯草原印第安人的混血後代。他們不被任何一方所認同和接受,隻能在草原上流浪,有時候會獵取一些野味,但主要還是靠為牧場主放牛為生。他們是最好的騎手、最熟練的牛仔,過着最自由不羁的生活。進入20世紀之後,草原被按照牧場的大小用鐵絲網分割成碎塊。牛群生活在牧場中,不再為了水草而長途跋涉,高喬人也随之定居下來。但他們的遊牧傳奇已經成為潘帕斯草原最值得驕傲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