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2月1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舉辦2022年“暖冬送崗·助企複産”綜合現場招聘會,吸引衆多求職者前來求職。圖為求職者在烏魯木齊招聘會現場了解情況。張秀科攝(人民視覺)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洋門鄉藏紅花大健康産業示範園内,村民們正采摘藏紅花。據了解,每年采摘季,示範園的用工量都很大,每人每天的工資達120元左右。劉志宏攝(人民視覺)
近期,國家統計局編著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2》公布了2021年31省份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态勢,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
京滬城鎮非私營單位超19萬元
平均工資是什麼概念?
按國家統計局的解釋,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内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由報告期工資總額除以報告期平均人數得出。工資統計主要統計法人單位的就業人員,而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範圍内。
平均工資統計分為城鎮地區私營單位和非私營單位,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股份制、外商投資、港澳台商投資等單位。
上年全國平均工資是什麼水平?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6837元,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比上年增加9458元,名義增長9.7%,與2012年的46769元相比,增加超過一倍。
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2884元,比上年增加5157元,名義增長8.9%,與2012年的28752元相比,同樣翻了一倍多。
分省份看,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甯夏、重慶等10個省份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超過10萬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平均工資均超過19萬元,西藏位列第三,超14萬元。從分布來看,10省份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江蘇、浙江、廣東3個東部經濟大省,也包括西藏、青海、甯夏3個西部省份。
城鎮私營單位中,同樣是北京最高,超過10萬元;其次為上海,超過9.6萬元。此外,天津、江蘇、浙江、廣東、西藏等省份平均工資在全國水平之上。
記者了解到,平均工資水平受行業發展、企業經濟效益、勞動力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影響。同時,随着經濟社會發展,工資增長也具有一定的剛性特征。
“2021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六穩’‘六保’紮實推進,随着國民經濟持續恢複,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繼續穩步提高。”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說。
制造業工資穩定增長
哪些行業工資高?據了解,工資統計的行業分類标準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執行,包括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等19個行業大類。
城鎮非私營單位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平均工資最高,為201506元;其次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均超過15萬元,分别為151776元、150843元。三大行業工資水平分别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此外,有12個行業的年平均工資水平超過10萬元大關,比2020年增加3個。
城鎮私營單位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依然最高,為114618元,是唯一超過10萬元的行業。其次是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分别為95416元、77708元。
綜合來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工資水平位居各行業前列。這些行業為啥工資高?
王萍萍在解讀相關數據時說,随着信息化發展,近幾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工資水平與增速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加之疫情防控需要,在線消費需求旺盛,帶動了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行業平均工資的增長。2021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城鎮非私營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分别增長13.5%和13.2%。
2021年金融業行情轉好,金融機構業績回暖,部分證券公司、投資公司薪酬增加,資本市場服務業增資明顯,城鎮非私營單位中,資本市場服務業平均工資增長21.2%,同時,部分大型保險公司減員增效,保險代辦員大量減少,平均薪酬水平提高,這些都帶動了金融業平均工資的較快增長。2021年,金融業城鎮非私營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分别增長13.1%和15.1%。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在保供穩價、助企纾困各項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下,制造業企業生産逐漸恢複,效益持續改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保持穩定增長,城鎮非私營和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分别增長11.7%和10.4%,達92459和63946元。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平均工資增速較高,均高于全部制造業平均工資增速2個百分點以上。
制定産業和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據
平均工資和個人收入水平有啥關聯?
據國家統計局信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反映的是稅前工資水平,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因此,公布的平均工資并不等于實際的到手工資。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此前還介紹,由于各單位所處行業、所在地區和經濟效益不同以及個人所屬的崗位不同,工資水平有高有低。實際上,工資一般呈現正偏态分布,平均值往往高于一般水平,即大多數個體數據低于平均值。因此,要更加準确地了解工資差距及變動情況,不僅要看總體平均數據,還要結合更詳細的分地區、分行業、分崗位工資數據進行具體分析。
不過,平均工資能反映一個地區或行業的工資總體水平,對于了解地區或行業發展,制定或調整産業發展、民生等相關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數據顯示,2021年,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平均工資水平較低,與其他行業相比,增速也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不少專家認為,接觸類服務業如餐飲業等近幾年受到較大沖擊,但這些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強,跟民生保障息息相關,應該繼續細化落實已經出台的各項針對性纾困舉措,促使其平穩發展。
此外,平均工資也事關就業人員的福利和權益。平均工資可作為征繳和支付各項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制定最低工資标準及城鄉居民最低保障标準的重要依據,是政府科學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分配政策的重要依據,對制定稅收起征點标準等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在平均工資之外,還可考慮發布工資高位數、中位數、低位數等數據,便于社會各類人員找到本群體人員工資水平所處的位置。這些數據結合起來,将不僅僅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的工資水平、經濟發展态勢,對于經濟結構調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及實施等都是重要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