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要輔助性冷兵器,馬刀一直被騎兵重視。但因刀帶多朽,實物保存不易,所以很少有人研究騎兵如何攜帶馬刀。本文借此抛磚引玉,采用文物和曆史照片的形式說明,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一.随身佩帶法包括
1.璏式佩帶法璏:是固定在劍鞘上部外側用來佩劍的裝具。基本樣式是中間有孔,以繩穿孔後系于腰上,但在實際佩帶上出于帶刀解刀的方便也有變種,比如繩不穿過孔而是可以直接将刀插于腰帶内側,利用刀璏的下緣突出部位将繩卡在璏與刀鞘之間,或者将繩絞在璏上。▲以滿城漢墓出土環首刀為例
▲圖例:以滿城漢墓出土環首刀為例
▲圖例:佩帶實例秦銅車之立車馭手俑
2.雙附耳式佩帶法:這種方法是由古波斯(今伊朗)在5世紀左右傳入我國的。雙附耳是指劍鞘上的兩個穿孔鞘耳,佩帶時,用一根短皮帶連接鞘耳孔和腰帶将劍固定在腰間。這種佩帶方法可以讓刀在相對固定的情況下,還能保持一定靈活性,非常方便,所以在後世的應用十分普遍。
▲圖例:以鐵環首刀(1983年甯夏固原出土)為例
和雙附耳式佩帶法一起引進的刀帶是蹀躞帶。蹀躞帶間有帶環,用作佩挂各種随身應用的物件,如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砺石之類。其制本采自馬上的鞦根,為适應馬上需要。
▲圖例:采用雙附耳式佩帶碟躞帶射獵的攪胎三彩俑
雙附耳懸挂法的變形——雙吊刀帶懸挂法:訓練操法詳析圖說——馬隊操法中的馬刀圖說對此進行了介紹:刀鞘有上箍一,下箍一。旁有鼻容皮帶。皮帶凡六節,有銅圈三。皮帶下節一端有銷子,中有挂鈎。如步下動作,鈎挂下箍之鼻。乘馬或舞刀則須松下如下圖。
雙吊環刀帶佩帶馬刀較為穩定,但纏繞刀身的刀帶過于複雜,第二刀帶也總是處于松弛狀态,并不能吃上力,所以當軍隊廢止禮服後,雙吊環刀帶法也就随之廢止。在此期間出現了可摘脫的第二挂環。
單吊刀帶懸挂法是雙吊刀帶懸挂法的變形,隻用一個吊環,避免兩根刀帶纏繞,多用于19-20世紀的騎兵攜行。
▲圖例:明治三十二年式(1899)騎兵軍刀
3背負式攜行法
▲圖例:以抗日戰争紀念館藏軍用砍刀為例
▲用法圖例以曆史照片:《在戰鬥中成長壯大》為例
多用途背負式佩帶法
▲圖例:以國産65式騎兵軍刀為例,65式的背帶既可以背負也可以用雙附耳法懸挂。主要懸挂體系來自蘇式軍刀。
同時65式騎兵軍刀也可以斜挂在馬鞍鞍翼之下。
二.鞍上懸挂法:
斜挂式:下圖左側美國1913 右側美國1860式騎兵刀
垂直式:左美國1913(巴頓劍)中、右日本98式軍刀用非制式劍吊
有的朋友可能問了,鞍上懸挂法有的挂在馬鞍左邊有的挂在馬鞍右邊,有什麼道理嗎?其實道理很簡單,騎兵主要武器是騎槍和馬刀。騎槍挂左側,馬刀就挂右側,反之亦然。兩件長兵器一般不挂在一側,以免互相影響。騎兵馬槍也有專用攜行囊。
▲垂直式之專用挂劍蹄鐵囊 ,左1899式用士兵挂劍蹄鐵囊 中右1912式騎兵刀用軍官挂劍蹄鐵囊
現代法國衛隊隊長及成員使用的鞍上刀吊懸挂1822式騎兵刀。左側用黃鞍覆的是隊長,有專用刀吊,紅鞍覆的是隊員,用皮帶捆紮佩刀,無專用鞍上刀吊。
騎兵攜帶馬刀無非就是順手、方便,親愛的讀者,除了這幾種攜行方式,你還見過哪些呢?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超重裝輕騎兵,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