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沁
原創:深眸财經(chutou0325)
旅遊業,還能扛嗎?
毫無疑問,2022年的旅遊業必須接受這一诘問。從上半年的低谷,到七月及八月的「小陽春」,再從八月底急轉直下,旅遊業坐了一趟過山車,波動和不确定性始終伴随。
根據文旅部抽樣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國内旅遊總人次20.94億,比上年同期減少5.95億,同比下降22.1%。其中,三季度國内旅遊人次6.39億,同比下降21.9%。
很明顯,行業已經處于低谷,都在等待一個拐點。
但拐點能精确确定嗎?不能,隻能模糊的确定。就像巴菲特所說的,甯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錯誤。在「深眸财經」看來,作為最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之一,國内旅遊市場和産業鍊都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不管是商家、景區、OTA平台,幻想回到過去都已經不現實。
相比于預測行業複蘇的時間節點,或許大家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正面對怎樣的市場,它在發生哪些改變?行業應該如何布局應對?未來的機會在哪裡?
1 新政「撩撥」消費欲望,開啟新一輪修複 實際上,旅遊業的春天并不遠。
過去十幾年,中國旅遊業享受了幾十年的繁榮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19年國内旅遊收入占GDP的比重從5.28%增長到5.81%。2019年前三季度,國内旅遊總人次達到45.97億,比2022年高出54.4%。
換句話說,國民的旅遊需求并未消失,隻是被疫情抑制了。一旦外部環境“松綁”,被抑制住的“彈簧”将迅速歸位。
所以,我們看到旅遊業稍微被“撩撥”一下,就又“支棱”起來。
比如7月份,新疆、西藏和雲南等一些西部熱門旅遊地人次大幅增長,以318國道、獨庫公路、草原天路、青藏公路、環青海湖公路為代表的一批自駕遊、房車遊線路人氣火爆,甚至一度形成擁堵,關于旅遊的多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7月遊客總量環比增62.2%,全國鐵路運輸累計發送旅客2.24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量環比增加30.9%。同程旅行平台上以“夜遊”為關鍵詞的搜索量翻倍,其中周末“夜遊”搜索量最高,較日常“夜遊”搜索量增長超2成。也正是三季度,同程旅行月活躍用戶、月付費用戶等運營指标創下曆史新高。
再比如,多條政策措施出台助文旅市場的“複蘇”。11月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二十條優化措施,明确将加大力度整治“一刀切”、“層層加碼”現象,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斷機制。
11月15日,文旅部又發布通知,提出跨省旅遊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自2021年8月起實施的跨省旅遊“熔斷”機制停止執行。僅一個小時,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平台跟團遊産品搜索量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超6倍,機票、火車票的搜索量分别上漲182%和97%。
緊接着17日、18日又連續發布針對旅遊景區、旅行社、演出場所的相關通知,重申不搞“一刀切”,緊張氣氛得到了緩解,消費者出行意願也被進一步激活。
一邊是冰,一邊是火。
風起于青萍之末,就是在這「将變」和「未變」之間,消費欲望與政策優化相疊加,行業正從「低谷」掙脫,進行新一輪修護。
11月22日,同程旅行(0780.HK)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财報,實現收入20.5億元,同比增長5.6%,經調淨利潤2.5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率12.3%。
作為旅遊業「潤滑劑」,同程旅行這一類 OTA能在市場恢複後業績迅速複蘇,既是一份佐證數據,也從側面給行業的新一輪複蘇周期注入了信心。
2 下沉「崛起」,本地「破界」 丘吉爾說過一句話:永遠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
疫情三年,基于國内旅遊市場和産業鍊的深刻變化,即便新一輪複蘇周期開啟,旅遊業也必然回不到過去,無論行業冷暖,如何找到和應對這種變化,将之轉化為機遇才是重中之重。
那麼,新一輪複蘇周期之下,國内旅遊業出現了何種變化呢?或許,從同程旅行的财報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一方面,下沉市場飛速崛起,或将成為未來新支柱和新引擎。
截至第三季度,同程旅行的非一線城市的注冊用戶約占注冊用戶總數的86.7%,第三季度微信平台上約60%的新付費用戶來自中國的三線或以下城市,低線城市酒店間夜量同比增長近10%。
中國超過七成的人口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随着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體系不斷完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下沉市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消費潛力。
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風生水起,就是旅遊業的明日憧憬,無論用戶規模還是消費潛力,下沉市場正在成為新一輪周期之下,旅遊市場的生力軍甚至是支柱性力量。
另一方面,本地市場悄然興起,本地周邊及短途需求旺盛。
根據文旅部的數據,國慶假日期間選擇跨省遊和省内跨市遊的遊客比例分别下降了14.4和9.5個百分點,前往城郊公園、城市周邊鄉村、城市公園的遊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别達23.8%、22.6%和16.8%。
對比來看,2020年國慶省内遊和跨省遊比例約為7:3,而到了2022 年端午節這一比例則變成了9:1,平均出遊距離也從213千米持續縮短至107.9 千米。
很顯然,周邊遊和短途旅行已經成為一種新選擇,這一現象在上市公司的财報中也可以體現出來,比如第三季度憑借汽車票行業的在線滲透加快及有效的獲客策略,同程旅行三季度汽車票銷量同比增長100%。也正是基于本地化需求的提升,同程旅行的住宿預定收入甚至也在疫情期間實現了26.9%的增長。
目前,無論是下沉市場還是本地需求,攜程、同程旅行、美團等平台都在積極迎合,但要把準這一脈搏,卻并非易事。
以下沉市場為例,相較于高線城市,下沉市場用戶對于線下渠道的依賴更為明顯,如何有效觸達下沉市場消費者的關鍵。在此前的幾個季度,同程旅行通過酒店掃碼住、景區掃碼遊、智慧汽車票等旅行場景搭建了将線下客流導入線上平台的通路。而如今,随着這批新客群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新客群的流量價值也開始逐步向商業價值轉變。
再比如本地市場,它對多業态整合能力要求更高,一度吓退了很多參與方。2021年9月底同程旅行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成立住宿與本地消費事業群,将重點放在短途旅遊和本地消費上,将所有交通服務整合為出行事業群,還提出“智慧客運”,通過智能汽車票務設備及與城鄉汽車運營商建立戰略合作,擴大在全國交通業務的布局,為短途旅行和本地消費擴能。
3 暗變之際,新潮叠起 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寫道:“風會吹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對随機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樣:你要利用它們,而不是躲避。”
誠然,無論是下沉市場還是本地市場,實質上都是一種結構性改變和消費替代,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則衍生出了新圈層和新服務。
比如,今年露營熱度上升,11月21日文旅部等多部門發布《關于推動露營旅遊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積極引導各地文旅市場進行相關布局。
再比如,攜程推出“鄉村旅遊振興”計劃、美食林旬味會、度假農莊等,同程旅行舉辦電競賽事、設計“露營新計劃”專題活動,探索“反季露營”“旅行 X”等新玩法。
就拿水上音樂節來說,通過創新音樂節玩法,在橫店水上音樂節舉辦期間,橫店影視城的景區訂單量單日環比最高增長250%,由此發散開來,同程旅行還推出“微信狀态X足迹地圖”、飛兒萌造夢節、數十款數字藏品,吸引了數十萬人次用戶參與。
行業内這些舉措,不僅将新一代旅行者聯結得更加緊密,而且也激活了用戶所在地周邊的旅遊市場。
而這,就是行業于暗變之際找到的新機會。
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同程旅行微信小程序自設立以來去重累計訪問用戶突破十億。第三季度平均月活用戶達到2.8億,平均月付費用戶達到3680萬, 12個月付費用戶2億,同比增加了2.2%。
當然,這更是行業将自身服務做厚,企業形成長期競争力的一個契機,推動增長邏輯由「規模」向「價值」轉型。
比如,同程旅行上線“同程好住榜”,在APP上線本地消費專題頁,集合餐飲、交通等本地欄目,并聯合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知名線下品牌發放優惠券,接入城市通公交卡,與榆林機場、延安機場、漢中機場、安康機場四個陝西支線機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
在任何一個行業,從規模向高質量轉變都需要一個契機,可以是流量焦慮,也可以是行業内卷,甚至是商業模式上的降維打擊,旅遊業能在低谷之際找到價值方向,于行業複蘇之中探尋新的增長機會,實屬不易。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行業陰霾終将被驅散,得益于對“毛細血管”的深耕和系統性的價值升維,一個難得的價值釋放窗口也将出現,那正是一片可以讓萬億市場重新沸騰,大戰拳腳的廣袤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