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事情越演越烈,整個娛樂圈都為之震蕩。
窺一斑知全豹,可見娛樂圈的天價片酬并非隻針對個體,而是行業性的問題。
讓人唏噓的是,同一個事件,幾家歡喜幾家愁。
即便同處一個圈子,如此不菲的片酬,卻是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新晉老戲骨張頌文,每每談及自己跑龍套的那些歲月,都覺得心酸無比。
别說日薪208萬了,像他這般從底層打拼起來的,當年整個戲拍下來可能隻有9000元到1萬出頭。
但即便如此,諸如張頌文這類低調老戲骨,還是拿着不算豐厚的報酬,貢獻出了吊打鄭爽之流的表演。
或許,正是因為吃過生活的苦,更懂夢想的珍貴,他們更知道演技乃演員立身之本。
01、“我演的都是生活” 五一檔電影《掃黑·決戰》在京舉行首映禮的時候,主演張頌文給在場觀衆示範了什麼叫變臉式演技。
當時,有粉絲提議,想看張頌文兇狠、狡猾、賣萌的表情三連拍,結果張老師二話不說,不經意間就開始了:
“是這樣的,今天是觀衆觀影的感受,我肯定是想聽你們的感受,而不是你看我們的,那你讓我給你演,我就給你演有什麼意思。”
語氣冰冷,表情生硬,伴随着怒吼,讓現場一度靜默,以為是他耍大牌了。
沒想到,随即張頌文突然收回怒容,微笑澄清是開玩笑,是想以劇中人物的感覺,送上一份特殊的“三連拍”。
虛驚一場,讓觀衆直呼懵圈。
原來,張頌文此次飾演的是“雙面人”縣長,在黑白兩種身份中切換,少不了情緒“分裂”的劇情。
不得不說,這一分鐘演技“三連拍”不僅特殊,更驚喜。
不少網友評論,張頌文的演技太好了,真的吓懵了。
起、放、收無縫銜接,演技現場圈粉的同時,也更成功勾起了觀衆對影片的期待。
然而,演技炸裂的張頌文,此前卻一直默默無聞,直到出演《隐秘的角落》才熱度初顯。
他自己也曾提到,不僅被人當面否定過演技,甚至曾被拒絕過三百多次,連片酬都是“打包價”。
也因此,人生前20年,他一直連房子都沒買,隻因收入微薄,買不起。
即便如此,他依然執着熱愛演戲,努力提升演技,刷新人們對自己的認知。
某種程度上,如此敬業且演技精湛的他,養分來自困苦的生活。
據悉,出生在張廣東省韶關市的張頌文,年輕時并沒有做演員夢的條件。
職高畢業後,迫于生計,他曾先後做過印刷廠工人、飲料銷售員、空調安裝工、酒店服務員、飯店經理、導遊等。
這些職業,讓他能夠走近真正的底層人民,體會到什麼是生活的苦。
所以,決定走上演藝道路後,他無比珍惜到手的機會。
不出名的時候,北電任老師的他就不僅僅局限于教書,還會做導演、場記、統籌、編劇、剪輯等工作。
随着機會越來越多,張頌文在圈子裡有了點小名氣,但照樣一點幺蛾子都不敢出。
連續工作30個小時到眼睛紅血絲清晰可見都不算什麼,為角色20天胖31斤也不在話下。
閑暇時間,他還是會深入真正的人群去體驗,去感悟。
所以,他的表演,永遠是煙火氣十足,且細節表現極佳的。
02、每個角色都來之不易 因“達康書記”成功出圈的吳剛,演藝道路同樣頗為坎坷。
年輕時,為了熱愛的演藝事業,他不僅放棄穩定的警察工作,更拒絕出路好、待遇更好的主播,可謂是個“戲癡”。
因為這個決定,他也受了不少苦。
一開始,年輕的他報考中央戲劇學院和煤礦文工團未果,為了生活,隻能先去做其他事情。
他做過工人,當過片兒警,搞過計劃生育,還為大齡青年牽紅線。好不容易等到機會,卻面臨着另一個難關:進北京人藝。
衆所周知,人藝人才輩出,且新人很難出頭。所以,在那裡,吳剛頭幾年都是個打雜的,工資也很微薄。
彼時,青春年少的他正與嶽秀清談戀愛,結果一個月工資僅有23塊錢,連給對方買條98的裙子當生日禮物都很難掏出來。
作為大器晚成的典型,吳剛可以說在55歲以前,從未體驗過紅的感覺。
從藝數十年,他的演技不斷精進,可加起來的片酬還不及鄭爽、鹿晗這樣的流量明星一部的片酬。
但是,即便片酬待遇遠低于流量明星,他對于每一個角色,每一次機會,都倍加珍惜。
參演《梅蘭芳》時,吳剛的戲份雖然隻有十幾場,卻專門跑去北京京劇院請了一個老師到家裡給自己講戲,隻為更加貼近角色。
不僅要求老師嚴格對待,自己更加刻苦練習,一個小動作能來來回回排練十幾遍,力求達到最好效果。
為了演出鐵人王進喜的真實感,直接跳入水泥中,不慎被水泥擊中眼球,差點失明。
嚴苛的自我要求,淬煉的不隻是演技,也赢得了觀衆的口碑。
在《人民的名義》中,吳剛生生将一個辦公室、家裡兩點一線,很是無趣的“達康書記”,演出了豐富的層次和内涵。
正是對角色的深度挖掘,和幾十年的演技錘煉,讓吳剛的每一部戲,每一個人物都值得細細品味。
可以說,吳剛演過壞人,但從沒演壞過角色。
03、從底層走到頂層,辛酸都放在戲裡 從農村到北京,從底層走到頂層,王寶強的成功也不僅僅是一個奇迹。
16年前,出身窮苦農村的他,初到北京的時候一天隻賺40塊,和5個老鄉同住一間平房,餓狠了才啃一口饅頭。
成名之前,群演過的劇目不下百部,出演過的小人物數以千計。
為了守馮小剛電影《大碗》的群演,擔心來回路遠錯過機會,幹脆在大樹下過了一夜。
沒戲演時,就去工地打工,做搬磚、撒灰、擦玻璃,一個月一百塊錢,等戲拍。
為了一個“不一定”的機會,就如此拼盡全力,真的是又窮又軸。
也正是這份“窮軸”,這些真實的草根生活,和豐富的群演經曆,讓王寶強總是能夠精準刻畫小人物的内心,打動觀衆的心。
《泰囧》中,那個鬧騰的煎餅人王寶寶,自然的喜感和執拗,讓徐峥抓狂不已,更讓觀衆捧腹不止。
《Hello!樹先生》中,又将那個土得掉渣,被生活戲弄嘲笑,渾身充滿生活窘迫氣息的鄉村青年樹,刻畫得入木三分,用安靜的演技,戳痛觀衆的心。
也隻有王寶強這樣,經過底層的苦,才演得出生活的難。
體會過生活的艱辛,才能自然的演繹出小人物的辛酸。
04、為戲癡狂的“窮影帝” 趙薇在《演員請就位》中曾提及:
“有些優秀的演員,他們可能四五年都不接一部戲,他們不一定每一個角色都會接,哪怕生活再難,也不會因為賺錢去接角色,真的都在每天琢磨演技。”
“最窮影帝”富大龍就是這樣的人。
來自于普通的工人的家庭的他,因為出身平凡,所以從未因為自己是演員,而自覺高不可攀,更不存在偶像包袱。
為了演好角色,體驗生活,可以親自送外賣,下地插秧施肥,和農民一樣幹農活。
為了演好角色,片酬還沒拿到,就提前為角色交學費學古琴、射擊等技能。
為了等好的角色,可以堅持6年無戲拍,直到電影《天狗》的出現。
正是這般不為名利,執着演戲,以至于從藝多年,塑造了無數經典角色,卻一直戲紅人不紅,至今仍買不起房。
也正是這份執着,最終為他赢得了金雞獎在内的4個最佳男主角。
同樣為戲癡狂,不計名利的還有李雪健老師。
出道40多年的李雪健,憑實力拿下了33座影帝獎項,是唯一“全滿貫獎”獲得者。
然而這樣的拿獎專業戶、老戲骨,片酬卻不過幾十萬。
對比别的明星動辄千萬的片酬,真隻是個零頭。
旁人都要打抱不平,可在李雪健老師的心中,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戲。
本就窮苦出身的李雪健,對于物質少了一份欲望,對于生活多了一份體驗。
比起片酬的高低,而在乎角色的要求。
明星們常常宣傳敬業人設,說自己為演戲增肥胖消瘦時,這些對于李雪健老師來說都隻是家常便飯。
為貼近林彪一角,讓自身身型和林彪更相似,大冬季剃成秃頭,連續幾天不吃飯,在身體抱恙的狀況下減脂20斤。
為更符合焦裕祿患病的形象,連續三個月吃水煮白菜,體重暴跌30斤。
為拍攝《中國軌道》,發現自己身患癌症,直接選擇保守治療,直到拍攝完成再進行手術。
完全沒有影帝光環,隻有一片對電影的熱忱,讓在場導演感動不已,稱他是在用生命拍戲。
這些“寒門”出身的演員們,他們也許并不被觀衆所熟知,但值得被觀衆看見。
結語 鄭爽的歧途,很大程度上與她的出身以及家庭有關。
因為年少成名,且一路走得太過順遂,以至于她的家庭、她自己,都從未想過要去鑽研演技,磨煉人品。
既然舒舒服服躺着就能賺到幾億,又何須把自己弄得苦巴巴呢?
不出所料,長期懷着這樣的想法,她演技越來越爛,工作越來越懈怠,但是胃口越來越大,動不動獅子大開口。
事實上,現在年輕一輩的演員,許多都如鄭爽一樣,走紅過程太過順利,沒吃過苦頭,更來不及去體驗真正的普通人生活。
所以,才有了王傳君卡裡隻有一百萬慌得不行,楊幂覺得卡裡有五萬十萬算沒有錢。
所以,才有了無數辣眼睛的表演。
或許,他們都需要在漫長的人生長河栽一個跟頭,知道沒有人不可取代,知道不精進業務遲早被淘汰,知道靠營銷永遠幹不過靠實力。
可是,那一天,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每日一問: 85花裡的幾位,楊紫和趙麗穎都是吃過苦或者不被看好的,演技比另外幾位更受肯定。由此看來,你是否同意“窮過的演員,更能演好戲”這一說法呢?
作者:喜君
責編: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