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叫小花,是個苦命的孤兒,奶奶給她留下了一隻風車,成了她最後的念想。被養父母收養後,小花的生活更加艱難了,不僅時常挨打挨罵,還經常吃不上飯。終于有一天,小花趁着夜色逃走了,然而饑腸辘辘的她卻在半路暈倒了。
次日清晨,芍藥村的村長發話了,哪個好心人願意收留這個女娃,到時候就給誰發點補貼,大夥愣愣的站在原地,沒人願意站出來,畢竟誰家過得都不容易,何況還是個女娃。這時坐在一旁的寶柱爹站出來,将小花默默背回了家。
可回到家後,兒媳香草卻十分不滿,她和寶柱結婚多年,一直沒能懷孕,現在公公突然撿回來一個野娃娃,擺明了告訴全村人她是個不下蛋的母雞?面對前來質問的兒媳,老爺子大手一揮,表示等孩子醒了再說。
此時,小花從噩夢中驚醒,她哭着跪在地上,懇求寶柱爹不要把自己送回去,她說自己什麼活都會幹,隻要每天給她一頓飯就行。寶柱爹頓時心疼不已,不停地撫摸孩子滿是傷痕的臉,心地善良的寶柱爹決定留下小花,從此小花管寶柱爹叫爺爺,寶柱和香草成了叔叔和嬸嬸。
小花十分懂事勤快,每天都會主動幹活,還會和爺爺一起下地,可香草卻依舊十分不滿,畢竟再好的娃娃也不是自己親生的。面對兒媳的冷嘲熱諷和百般不理解,寶住爹一聲不吭,還拿出一個包錢的破手絹,掏出為數不多的積蓄,給小花買了一雙新鞋子。
爺孫兩人手牽着手,迎着夕陽回了家。爺爺花光所有錢買的新鞋子,小花卻怎麼也舍不得穿,趕鴨子的時候依舊是光着腳丫。村民們忍不住感慨這麼好的娃娃,可香草卻并不這麼想,心裡憋着一股氣,動不動就找小花的麻煩。
飯桌上,小花怯生生歎着嬸娘滿含敵意的眼神,遲遲不敢動筷,爺爺主動遞給他一塊餅,還沒來得及吃香草就又開始陰陽怪氣。于是他決定和兒子兒媳分家,和小花兩人另起爐竈。
同齡的孩子都上了學,小花滿眼羨慕。爺爺也開始悄悄為小花的将來做起了打算,他每天都會背回來一大捆柳條編成筐拿去賣錢,等攢夠了錢小花就能上學了。心疼爺爺太過辛苦,聰明的小花很快就學會了編筐,時常給爺爺分擔活計。
香草依舊沒有放棄送走小花的念頭,她托自己的母親打聽到了一對願意收養小花的家庭,于是趁公公不在家,哄小花說要騎自行車帶她出去玩。小花猶豫着答應了,自行車後坐上小花舉着爺爺做的風車笑得十分開心,可香草卻直接帶着她回了娘家。
那對多年沒有孩子的夫妻看着乖巧懂事的小花笑的合不攏嘴。小花頓時明白過來,她淚流滿面,抓着香草的衣角不讓他走。香草狠下心,轉身騎上車就要走,而崎岖不平的小路也讓香草在驚慌中摔倒在地。懂事的小花見狀連忙沖到香草身邊,拼命想要移開壓在她身上的自行車。
終于,香草的心第一次有些軟了,小花留下了,被香草帶回了家,經過這番,香草也暫時打消了送走小花的心思。然而,當寶柱得知老爹掙的錢都要給小花當學費後,心裡十分不滿,他不明白一個女娃上什麼學,更何況還是一個沒血緣的女娃,爺爺卻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小花十分聰明,隻是偷偷看着同村小女孩在地上寫字,她便學會了。
時間久了,村裡人都對乖巧可愛的小花贊不絕口,時不時送來東西接濟。知恩圖報的小花将雞蛋藏在被窩裡,說要給爺爺吃。這天上午,小花烙了一些餅,想要給叔叔嬸娘送去。一臉真誠的樣子,寶柱和香草突然很過意不去。那天晚上,夫妻倆雙雙失眠了,心裡某個柔軟的地方被深深觸動。
第二天早上,寶柱罕見的跟小花主動打了招呼,小花欣喜若狂,為了給小花盡快籌夠學費,爺爺一次上山砍柳條。然而天卻突然下起了大雨,小花見爺爺一直沒回來,連忙上山去找,卻看見爺爺正背着柳條顫巍巍走在大雨中。忽然爺爺摔了一跤,倒地不起,小花哭喊着叫來的村民,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爺爺,小花淚如雨下。
看着這感人至深的一幕,村民們紛紛紅了眼眶。看到父親勞累過度,内疚的寶柱決定去給他買點藥,香草趁機讓他給自己帶點生孩子的藥,還跟寶柱說了一個可以生孩子的土方子,100隻螞蚱,比吃藥還管用。
寶柱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一旁寫作業的小花卻默默記在了心裡。之後每天放學,她便會跑好遠的路給嬸娘抓螞蚱,人心都是肉長的。那天夜裡,香草的淚水打濕了枕頭。次日,爺爺一回到家,就看見寶柱和香草在院子裡忙活,殺雞切菜,夫妻倆做了豐盛的佳肴,邀請老爺子和小花一起吃飯,還說以後再也不分家了。一家人吃了一頓和和美美的團圓飯。
不久之後,村長為寶柱家組織了募捐,即便大家都不富裕,但在寶柱爹和小花的影響下,大家心底的善意紛紛被喚醒,寶珠爹對此感激的說不出話來。随後,村長不顧他的阻攔,當着全村人的面說出了隐藏了半輩子的秘密。
當年,老人從野地裡撿回了寶柱,為了這個孩子,他一輩子都沒有結婚。寶柱終于明白這些年來為何從未聽過母親的消息。他愧疚和悔恨,随即撲通跪在地上,香草也跟着跪了下來,一家人失聲痛哭,抱在一起,即便沒有血緣關系,然而此刻他們之間的親情與羁絆卻比任何時候都要濃烈。
14年後,小花長大了,她成了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為了報答爺爺和村裡人的恩情,畢業後回到村裡當了一名老師,她将用自己的一生回報這個給予她溫暖的土地。
《暖春》由上映于2003年。相信這部電視劇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讓人忍不住淚如雨下。小花是讓人心疼的,悲慘的童年經曆和遭受的苦難,但她刻在骨子裡的善良和淳樸,卻讓她選擇知恩圖報,選擇以德報怨。
爺爺則是一個有大愛之人,他收養兩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不為錢财,不為名利,隻為了尋求良心上的踏實,這是許多農村勞動者身上特有的淳樸和良善。
時隔多年,對于這部電視劇,網上卻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評價。有人說太過矯揉造作,隻為了賺取觀衆的眼淚。從某方面來說,也可以理解這樣的評價。長大之後的我們見證了太多社會的背面,我們開始無法理解,也開始不願去相信。老實人和善良這樣的詞彙漸漸被賦予了某種貶義與嘲諷,那些真摯而又無私的大愛也成了人們口中的虛僞和惺惺作态
這個問題值得人們深思。比起世間不再存在美了,人們開始不願意相信美了才是更為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