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當今社會,互聯網的出現讓人們變得如此之忙,忙着回複郵件,忙着在群裡各種閑聊,忙着吐槽……可忙來忙去又得到了什麼呢?用一個詞來概括這種狀态就是“浮潛工作”。
浮潛工作的含義是: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幹擾的情況下展開。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複制。
浮潛工作會給人們造成一種“我很忙”的假象,你感覺自己做了一堆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其中的大部分又能夠輕易的被電腦或者他人所代替,你的有效工作可能不到10%。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整天像蜜蜂一樣忙碌可依舊覺得迷茫的原因所在。
想要克服浮潛工作,達到職場最佳狀态,你需要“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由美國暢銷書作家卡爾·紐波特所提出,意為:在無幹擾的狀态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新價值,提升技能,進而難以複制。
這讓我想起了我一個朋友給我講的他自己的親身經曆。
我這個朋友從事IT行業,在他所在的公司,有一個大神級别的人物,隻要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修複不了的bug,丢給這位大神,他就能夠快速的解決。
但是,這位大神有一個習慣,就像金庸武俠小說裡的人物一般,每工作一段時間就需要“隐居”修煉一番再回歸職場,而每一次的回歸他的技術都有一個質的飛躍,一直到這家公司已經沒有辦法為其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台,他就會選擇另謀高就。
這就是深度工作的一個典型現實案例。
02深度工作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契克森·米哈賴通過經驗抽樣法研究揭示,一個人在自發努力完成某項艱難,但是卻具有價值的工作時,往往是最優體驗發生的時候,這種心理狀态被稱作是“心流”。而在工作的時候比休閑之時更容易帶來心流體驗。因此在深度工作之時所感受到的愉悅和享受是平時躺在床上看看手機聊聊天所不能得到的。
另外,經過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多年來的研究發現,伴随着深度工作而來的精神緊張狀态對于提升一個人的能力來說也是必需的。
縱觀曆史長河,有很多的名人正是利用深度工作來提升自己的能力的。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曆險記》是在紐約庫阿裡農場的一間小屋裡完成的;榮格為了職業生涯的發展隐居到柏林根;比爾蓋茨每年都要進行一到兩次“思考周”來重新校正公司的戰略方向,深度工作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借鑒。
03受到幹擾是影響深度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試想自己多少次想要全力以赴工作的時候被無關因素打擾:突然想起來我有郵件要回複,我有東西要上網購買,我有微信消息需要處理一下……想要消滅這個問題,從被電子設備監禁的狀态下解脫出來,你需要變得不容易被聯系到。
另外,在我們文章一開始為大家介紹了一個IT大神的例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像這位大神一樣,不問世事地進行一段時間的閉關,畢竟自己還有家要養還有老婆孩子需要照顧,因此,為了不讓自己在形成深度工作的習慣之前偏離軌道,你需要精心挑選一種适合自己的獨特的深度哲學:
-
禁欲主義哲學
完全摒棄職業生活中的幹擾和浮潛工作,專心緻志于自己手頭上的工作。對于忙碌的大都市人來說,此種哲學需要達到零社交的狀态,因此并不适用于大多數人。
-
新聞記者哲學
像新聞記者一樣,隻要有空閑時間,就可以立馬進行深度工作。可以前一秒鐘還和好友閑聊,後一秒就立馬進入工作狀态。此哲學并不适用于新手。
-
雙峰哲學
将你的個人時間分成兩塊,某一段時間用于深度追求,餘下的時間做其他所有事情。比如将一周的時間安排成前半周和後半周,在後半周接連安排多天的工作。雙峰哲學需要你深度工作的時間單位至少是一天。
-
節奏哲學
輕松啟動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轉化成一種簡單的常規習慣。比如每天5:30-7:30用于看書和寫作。這種方法更加符合人們的真實天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屬于自己的深度哲學,并且通過不斷的訓練,将其變成自己的習慣,進而達到深度工作的目的,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圖片來自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