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電影公司喜歡改編具有特許經營權潛力的書或拍攝爆款的續集。如果第一部能夠成功,那麼幾乎就可以保證續集電影的經濟回報。不過在沒有看到續集的情況下,你不得不求助于原著小說,來了解這些著名電影在結束後,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有時沒有拍攝電影續集,完全是因為第一部電影在經濟上的不成功。但也會因為其他原因,續集未能繼續拍攝,即使是第一部取得了成功,比如之前有過熱議的《第九區》。其實不管是怎樣的原因,很多角色的故事,還會在他們的原著書中繼續下去,隻是沒有出現在銀幕上而已。他們之後的故事有時令人震驚,有時顯得多餘,有時隻是很奇怪。
在《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廠》結束後,查理和旺卡被誤認為是太空海盜,不小心把查理的祖父母變成了嬰兒
為什麼一部電影沒有續集,而它的原作卻有續集,這是一個謎。然而,說到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廠,就沒有什麼神秘可言了。羅爾德·達爾的續集《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機》很難改編成劇本,更不用說電影了。在《威利·旺卡和巧克力工廠》電影結束之後,旺卡告訴查理,他将任命他為自己的繼任者。後來他們乘坐旺卡的玻璃升降機會到查理的家,接走巴克特一家的其他成員,讓巴克特的父母和祖父母和他們一起返回工廠。
旺卡聲稱他們必須“先上升再下降”,升降機越爬越高,直到裡面的人都開始漂浮起來,這時旺卡宣布他們進入了軌道。當美國發現他們離其名為“美國太空旅館”的巡航飛船近得令人無法接受時,很快便開始了一場國際事件,并對總統說胡話以防止他把他們變成冰。在受到類似鼻涕蟲的外星人的攻擊後,它們聚集了足夠的動力,猛沖回工廠。之後旺卡建議查理的祖父母嘗試他的最新發明,一種能讓時光倒流的維生素,于是他們不小心變回了嬰兒。總而言之,達爾的續集和他的其他小說一樣古怪,有大量的政治諷刺、太空災難和修正主義曆史。
《阿甘正傳》之後,阿甘丢了生意,在NFL打球,無家可歸,被珍妮的鬼魂拜訪,還去了奧斯卡
羅伯特·澤米基斯1994年改編的《阿甘正傳》與原著大不相同。除了明顯的情節變化,溫斯頓·格魯姆1986年的小說更黑暗、更偏執,而且遠沒有那麼悲壯。然而,到了寫續集的時候,格魯姆别無選擇,隻能将原著和奧斯卡獲獎改編相結合,因為電影的成功程度,遠遠超過了《阿甘正傳》原著的成功程度:
“每個人都會犯錯,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痰盂周圍放一個橡膠墊。但請相信我的話——永遠不要讓任何人把你的人生故事,拍成電影。”
在影片的結尾,福雷斯特(湯姆·漢克斯飾)與最終死于一種不知名疾病的摯愛珍妮(羅賓·賴特飾)結婚并照顧她,并承擔起照顧年幼兒子的責任。不過之後書中叙事開始不太正常。
福瑞斯特在新奧爾良聖徒隊打球,後來失去了他的養蝦生意,在養豬場呆了一段時間,最後和他的老朋友丹中尉在華盛頓無家可歸。後來他被指責為伊朗門事件和華爾街内幕交易醜聞的罪魁禍首,但他通過煽動暴徒推倒柏林牆和在海灣戰争期間逮捕薩達姆·侯賽因,來平衡他的責任。他與珍妮的鬼魂聊天,又遇到了新的戀人,并開始了牡蛎生意,結果非常成功。書的結尾是福雷斯特遇見了湯姆·漢克斯,并去了奧斯卡金像獎。在被叫到台上接受奧斯卡獎“美國最可愛的認證白癡”後,他說:“我要去尿尿。”
在《畢業生》之後,本恩和伊萊恩為了讓孩子在家上學而努力,于是他們請來了羅賓遜夫人
麥克·尼科爾斯執導的電影《畢業生》的結局,是電影史上最令人難忘、争議最激烈的場景之一。本恩(達斯汀·霍夫曼飾)和伊萊恩(凱瑟琳·羅斯飾)違背了他們父母令人窒息的期望,和20世紀60年代的傳統,離開了伊萊恩的新婚丈夫,一起私奔了。興奮的腎上腺素和快樂的叛逆,他們跳進了一輛公共汽車,開始了自由的生活。然而,當汽車駛離教堂時,他們臉上的表情開始發生變化,因為他們的現實和未來的前景,慢慢籠罩了他們。
查爾斯·韋伯(Charles Webb)1963年出版的這部小說的結局,同樣模棱兩可。當汽車駛離時,伊萊恩握住本恩的手,以這樣的對話結束:
“本恩?”
“什麼。”
公共汽車開始移動。
考慮到這個懸念和尼科爾斯電影的成功,你可能會認為韋伯的續集,最多在幾年之内就會出現在書店的貨架上。相反,反而花了40多年的時間。《家庭學校》于2005年完成,兩年後出版,其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也就是本恩和伊萊恩上車的10年後。他們現在和兩個兒子住在東海岸,與伊萊恩的母親羅賓遜夫人相隔一個大陸。當他們決定讓孩子從當地學校退學,在家教育他們時,他們開始面臨反對和威脅,尤其是來自學校校長的威脅。他們唯一可以得到的幫助是羅賓遜夫人,自她與本恩暧昧關系以來的十年裡,她的魅力并沒有減弱。
盡管《畢業生》的三位主角回歸了,但《家庭學校》是70年代文化的産物,就像第一本書是60年代文化的産物一樣。當本恩和伊萊恩還在為建立郊區核心家庭的期望而掙紮的時候,他們也對它的反面感到不安。在羅賓遜夫人來訪期間,一對嬉皮士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孩子來住。他們同樣反對傳統的學校教育,并且鼓勵足月母乳喂養,并避開所有其他的父母規範。對于花了幾十年時間來猜測伊萊恩和本恩上車後發生了什麼的粉絲來說,《家庭學校》可能并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
在《羅斯瑪麗的嬰兒》之後,羅斯瑪麗已經昏迷了26年,她的兒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釋放了一種緻命的病毒,撒旦把她拖到了地獄
1968年,羅曼·波蘭斯基改編了艾拉·萊文的大熱恐怖小說《羅斯瑪麗的孩子》,在電影的結尾,羅斯瑪麗無意間生下了撒旦的兒子,并決定照顧他,而不是讓使她懷孕的邪教組織篡奪她父母的責任。萊文1997年的續集《羅斯瑪麗之子》以1999年千禧年前夕為背景。1972年,撒旦女巫團發現羅斯瑪麗計劃和她的兒子安迪逃跑,于是對她施了魔法,從此她就一直處于昏迷狀态。
女巫團最後一名成員的死亡解除了魔咒,所以羅斯瑪麗現在活得好好的,可以繼續她的生活。她很快就通過護士制服上的“我愛安迪”别針發現,她的兒子現在是一個名為“上帝之子”的全球組織的著名的基督教領袖。他金發碧眼,看起來顯然與他的萬惡之王父親沒有任何基因或精神上的聯系。當他們重聚時,羅斯瑪麗成為組織的代言人,母子二人組成為國際慈善事業的典範。但是羅斯瑪麗很快開始懷疑安迪的行為中,可能有一些黑暗的東西。
最後的事實證明,該組織鼓勵每個人在千禧年之交點燃的蠟燭,是為了滅絕人類,而羅斯瑪麗必須避免世界末日的發生。她被帶到地獄的電梯上,在母親和兒子之間産生了一股令人不安的暗流欲望,這比她在地獄發現的任何東西都更可怕。書中有很多與第一部小說類似的情節,但最後出現的情節轉折,讓兩部小說都受到了質疑,感覺像是一種令人困惑的逃避。毫不奇怪,幾乎所有的評論家都在抨擊《羅斯瑪麗之子》。有人甚至認為,這部小說的創作是萊文自己的撒旦誕生版。
在《雪國列車》之後,第二輛火車上的居民冒險外出,以防止與第一輛火車的殘骸相撞
奉俊昊2013年的電影《雪國列車》,是一部反烏托邦的動作驚悚片,講述了人類最後的幸存者在一列火車上,航行在冰凍地球上的故事。這部電影圍繞着一場階級鬥争展開,發生在坐在火車後面的貧民窟裡的人,和坐在火車前面的富裕階層之間。柯蒂斯(克裡斯·埃文斯飾)領導了這場叛亂,卻發現這是火車上的領導人策劃的這場騷亂,目的是将人口減少到可持續的水平。為了報複,柯蒂斯和其餘的叛軍制造了爆炸,引發了雪崩,摧毀了火車和車上的所有人。唯一的幸存者是兩個孩子,蒂米和約娜,他們無意中進入了冰天雪地,發現了一隻北極熊。最後上面的這張圖片表明,這顆冰凍的星球可能還是适合居住的。
這部電影改編自作家雅克·洛布和藝術家讓·馬克·羅切特創作的法國連環畫小說《Le Transperceneige》。雖然他們有着相似的設定(人類的最後殘餘生活在一列火車上,穿越一個後世界末日冰凍星球),但這部電影在人物和故事上做了重大改變。在第一部漫畫小說《逃亡》的結尾,雪國列車上的所有人都死于病毒,沒有人逃脫。而續集《探險者》講述的是第二輛名為“破冰船”的列車,列車上的居民害怕撞上第一列雪國列車的廢墟。于是部分人被派到列車外進行危險的制動,列車内則沖突升級。第三部小說《終點站》人們冒險走出火車,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
在《選舉》之後,特雷西·弗利克成為一名高中校長助理,熱切地追求晉升
瑞茜·威瑟斯彭飾演的特雷西·弗利克,是一名有着遠大政治抱負的全優生,她的表演為亞曆山大·佩恩1999年的電影《選舉》奠定了基礎,并為她在23歲赢得了金球獎提名。特蕾西是一個成就斐然的人,在活潑的外表下幾乎隐藏不了他鋼鐵般的決心,成為了一個受人唾罵卻又備受贊譽的文化象征。在她競選學生會主席期間,她與她的公民課老師麥卡利斯特先生(馬修·布羅德裡克飾)發生了争執,後者無法忍受她一門心思的熱情和權利意識。在電影的最後,麥卡利斯特因為試圖把選舉推給另一個候選人而被解雇,而特雷西進入了喬治敦大學。影片的最後一幕是多年後,麥卡利斯特在一次前往華盛頓的旅行中,看到特蕾西和一名國會議員上了一輛車。
很難想象特蕾西除了是一個典型的高中生外,還擁有“完全的自信,完全缺乏自我意識和無意識的野心”。但原著作者湯姆·佩羅塔在他的續集《特蕾西·弗利克赢不了》中加入了一劑現實主義的健康劑。《選舉》事件發生的24年後,特蕾西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她。她既不在全國大選的候選人名單上,也不在總統競選活動的負責人名單上。她是一所郊區高中的副校長,并開始明白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當校長退休時,她看到了一個機會,終于步入一個權威的位置。然而,就像在第一部小說中一樣,她意識到努力工作和資曆過高并不意味着什麼。在新一輪的選舉破滅中,特蕾西看到自己社區的男性在“我也是”(#MeToo)的揭露浪潮中被追究責任,她開始重新評估自己與高中老師的關系。雖然這可能不是特蕾西的粉絲對她的期望,但這确實讓她再次變得有人情味。
《亡命駕駛》之後,司機在鳳凰城以“保羅·韋斯特”的身份生活,為殺害未婚妻的兇手複仇
當詹姆斯·薩裡斯的小說《亡命駕駛》2005年出版時,它幾乎是在乞求被改編成電影。一位評論家把它比作“塔倫蒂諾或索德伯格的新黑色電影”。最終,它被丹麥導演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買下,把它變成了一部時尚、憂郁的黑色電影,由沉默、面無表情的瑞恩·高斯林主演。在電影的結尾,司機(高斯林飾)被留在汽車的前座上,流血不止。他失去了他在電影中得到的一切——他愛上的女人(凱瑞·穆裡根飾),他最好的朋友(布萊恩·克蘭斯頓飾),他在電影中作為特技司機的工作,以及他在洛杉矶生活的能力,不過他唯一沒有失去的就是他的生命,這意味着他仍然可以做他最擅長的事:開車。
薩裡斯的續集《驅動》于2012年出版,司機在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化名保羅·韋斯特,經營着一家古董車店,即将結婚。然而,當兩個人謀殺了他的未婚妻時,他的命運被抛回混亂,他被迫再次釋放他的黑暗面。雷弗恩的電影票房大獲成功,受到影評人和觀衆的歡迎。薩裡斯甚至也是他的粉絲,說這本書有他小說的“血液、心髒和内髒”。考慮到作者、改編和公衆接受之間異常和諧的關系,雷弗恩和高斯林從未在續作中重新合作,讓人們感到很奇怪。當被問及電影續集的可能性時,這位導演表示,他對這部2011年的電影“不完美”的結局感到滿意,并不打算重拍它。
在《全金屬外殼》結束後,小醜正在追捕一個匿名的,傳聞中的敵人,後被越共俘虜,并開始同情他們
每當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打算根據一本書拍電影時,在導演的影響下,這些素材很有可能會很快淡出人們的視線。《全金屬外殼》也不例外。根據古斯塔夫·哈斯福德的半自傳體小說《短途者》改編,庫布裡克的這部電影無疑是他最好的電影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關于越南戰争的電影之一。影片講述了“小醜”(馬修·莫迪恩 Matthew Modine 飾)從殘酷的海軍陸戰隊訓練,到越南前線的旅程,充滿暴力、黑暗的喜劇性。而故事結束後,在一場血腥的對峙中,小醜的小隊和一個越共狙擊手爆發了小醜的第一次殺戮。他和幸存的隊員們唱着《米老鼠進行曲》,穿過燃燒的順化廢墟,走進黑夜。
哈斯福德的續集《幻影之戰》講述了小醜在越南的進一步經曆,以及他對戰争的失望。在第一部電影中(和書中一樣),他因為佩戴和平标志别針而受到譴責,他開玩笑說,這個别針和他頭盔上的“生而為殺”的标語一起,是為了象征人類的二元性。哈斯福德在《幻想的洋相》中将這些反戰傾向發揮到了極緻。在這裡,“小醜”和他的海軍陸戰隊員們改變了效忠對象,現在領導着越共的一個遊擊隊,正如“小醜”解釋的那樣,他們對此的迷戀不僅僅是一種背叛感:“他是我們集體的内心,變成真實而危險的黑暗靈魂。”
然而,當小醜被敵人俘虜時,恐懼變成了認同,他不再渴望獲釋,而是開始認同他們。到書的最後,他從反戰變成了支持戰争。
在《搏擊俱樂部》之後,旁白和瑪拉結婚了,泰勒·德登秘密經營着一個全球恐怖主義網絡
在大衛·芬奇改編自查克·帕拉尼克1996年的小說《搏擊俱樂部》的結尾,旁白(愛德華·諾頓飾)殺死了另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泰勒·德登(布拉德·皮特飾)後,企圖自殺。這是一個生動而煽情的故事的一個生動而煽情的結尾,但當帕拉尼克開始寫漫畫書的續集時,他預測它仍然會成功地“摧毀他作為作家的任何遺産”。
在《搏擊俱樂部2》中,旁白(現在叫塞巴斯蒂安)和瑪拉結婚了,還有了一個兒子朱尼爾(Junior),他是一個嶄露頭角的天才,甚至會在自己的卧室裡DIY火藥。瑪拉厭倦了這段婚姻,開始用安慰劑代替塞巴斯蒂安的藥物來複活泰勒。然而人們發現,泰勒一直在賄賂塞巴斯蒂安的心理醫生,這使他有時間創建一個名為“不死即毀滅”的全球恐怖網絡。
當泰勒被馬拉完全解放後,他卻強奸了她,複活了羅伯特·保爾森(塞巴斯蒂安在《搏擊俱樂部》開始時,在一個睾丸癌的互助小組中遇到的人,後來成為“混亂計劃”的成員),并在“不死即毀滅”中加倍努力。
與此同時,瑪拉帶着一個患有早衰症的孩子去摩加迪沙潛入博科聖地。最後的事實證明,泰勒不僅僅是塞巴斯蒂安的危險偶像,還是一種類似于病毒的存在,不知道已經代代相傳了多少年。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看的暈頭轉向,帕拉尼克通過打破第四面牆,進一步推動故事的發展。有一次,一位同事問道:“這是不是太玄了?”據粉絲們說,答案是肯定的,但不僅僅是因為第四堵牆的破裂。讀者批評《搏擊俱樂部2》是對原作的公然翻版,同時也是“概念膨脹”的受害者。一位讀者甚至認為,這是帕拉尼克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原著小說和電影的憎恨。在系列的最後,帕拉尼克和他的粉絲争論他們對文學的無知。然而,這并不妨礙他在2019年創作《搏擊俱樂部3》。
在《洛城機密》之後,Ed Exley試圖把他的老闆拉下來,但卻卷入了一個極其肮髒交易
作家詹姆斯·埃爾羅伊(James Ellroy)一直很鄙視1997年,改編自他1990年新黑色犯罪小說《洛杉矶機密》(LA Confidential)的電影,其原因可能部分是因為結局不同。埃德·埃克斯利(蓋伊·皮爾斯飾)和巴德·懷特(拉塞爾·克勞飾)是上世紀50年代,洛杉矶警局的一對宿怨,他們聯手調查一起可疑的謀殺案。調查最終找到了他們的隊長達德利·史密斯(詹姆斯·克倫威爾飾),随後的槍戰導緻懷特終身殘疾,而埃克斯利基本毫發無傷。在電影中,史密斯死了,但高層選擇掩蓋他的腐敗,而不是面對醜聞。在書中,史密斯活了下來,并沒有為他的肮髒交易負責。
他的後續小說《白色爵士》,講述了埃克斯利試圖一勞永逸地摧毀史密斯的故事。這是埃爾羅伊的《洛杉矶四重奏》的第三部。而《洛杉矶四重奏》是四本相互關聯的系列叢書,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洛杉矶的黑社會,以及支持并偶爾與之鬥争的腐敗警察。埃克斯利隻是一個配角。故事的主角兼旁白戴夫·克萊因(Dave Klein)是一名來自刑警隊的特别聰明的警察,他被人陷害為謀殺犯,最終與埃克斯利聯手進行調查。盡管作者對1997年的電影《白色爵士》感到厭惡,但《白色爵士》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肮髒的警察和未解決的犯罪。對于那些對《洛杉矶機密》之後的事情很好奇的人來說,答案是:“還是老樣子。”
在《杯酒人生》之後,邁爾斯招募傑克進行另一次狂野的公路旅行,這一次是帶他生病的母親去威斯康星州
亞曆山大·佩恩2004年的電影《杯酒人生》,是一部低成本的熱門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影片講述的是兩個哥們在加州的葡萄酒之鄉自駕遊的故事。邁爾斯(Paul Giamatti飾)是一個糟糕的英語老師和失敗的作家,他對葡萄酒的知識巧妙地将他對酒的依賴,僞裝成一個體面的愛好。傑克(托馬斯·哈登·丘奇飾)是一個即将結婚的老演員和花花公子。他們一起踏上了傑克婚禮前的最後狂歡之旅,一路上他們試圖找到無憂無慮的自己,但卻失敗了。故事的結尾是傑克結婚了,邁爾斯從離婚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找到了表面上的内心平靜,最終把他那本尚未出版的書抛在腦後。
《杯酒人生》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自傳式的。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它的作者雷克斯·皮克特(Rex Pickett)還沒有發表過作品,而且正在與酒精作鬥争,并苦于教英語。這部電影引起了轟動,使他在葡萄酒愛好者和業内專業人士中成為名人,因此,他的續集小說《垂直》(Vertical)沿着皮克特童話般軌迹的另一面展開。故事開始于《杯酒人生》發生七年後的邁爾斯。他現在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書《無恥之徒》被拍成了熱門電影。
相比之下,傑克已經離婚,囊中羞澀。随後,這兩個朋友再次踏上了穿越葡萄酒之鄉的公路之旅,這次去的是位于俄勒岡州麥克明維爾的國際黑皮諾葡萄酒慶典。然而,《垂直》并沒有繼續和第一本書一樣,而是有一些關鍵的不同之處。首先,邁爾斯正在面對名利。另一方面,他和傑克還有同伴:邁爾斯生病的母親菲利斯,和她的菲律賓護士喬伊。這本書從一開始就講述了一群不搭調的自駕遊人的古怪故事。傑克是個酒鬼,菲利斯的健康狀況正在迅速惡化。到最後,它更像是一個母親和兒子之間催人淚下的故事,其中還穿插着一些逸事,而不是一個公路旅行的兄弟情。
在《最後的莫希幹人》之後,鷹眼再一次愛上了一個他在邊疆荒野中引導的女人
邁克爾·曼在1992年,根據詹姆斯·費尼莫爾·庫珀1826年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是衆多原著改編作品之一。故事發生在1757年革命前的美國,講述了由莫西幹人撫養長大的英國白人養子霍克依(鷹眼,丹尼爾·戴·劉易斯飾)幫助引導兩個英國女人可娜(瑪德琳·斯托飾)和愛麗絲(喬迪·梅飾)穿越敵對領土的故事。他的養父金卡加(拉塞爾·敏斯飾)和弟弟安卡斯(埃裡克·施維克飾)也加入了他的行列。最終,他們成功地到達了目的地,但英法之間的戰争,以及一群休倫人的惡毒意圖,導緻了一場流血和悲劇。影片結束時,安卡斯和愛麗絲都死了,而霍克依則宣稱自己是“最後的莫希幹人”。最終,鷹眼和可娜相愛了,并活了出來。
庫珀在《皮襪子故事集》五部曲中寫過鷹眼(在原著中,鷹眼的本名是納蒂·本波)。其中的《探路者》故事,發生在莫希幹人事件發生後的一年,故事情節與之相似,鷹眼引導一名女子穿越荒野,并愛上了她。最後,一個更年輕的男人出現了,偷走了她的心,鷹眼得以自由地繼續他的冒險。雖然這讓鷹眼看起來像是一個邊疆花花公子,但庫珀并沒有把他描繪成那樣。在《皮襪子》系列小說中,納蒂·本波對各種各樣的女人忠誠,愛上了很多女人,但總是會回歸拓荒者那種粗犷的個人主義,畢竟他的心永遠隻屬于野外的自由。
在《湮滅》之後,莉娜被詢問有關她的探險活動,并打開了進入微光的傳送門
亞曆克斯·加蘭2018年的科幻驚悚片《湮滅》,既抽象又血腥,其結局又如此“虛幻”,以至于很大程度上讓故事的結局取決于人們的不同解讀。在電影的結尾,莉娜(娜塔莉·波特曼飾)是探險隊進入一個名為“微光”的禁區的最後一名幸存者。她與她的異人二重身相遇并戰鬥,但她是赢了還是被用作了背後神秘力量的容器,我們尚不清楚。她回到了外面的世界,與她的丈夫團聚。雖然在她離開之前,她的丈夫已經從禁區的探險中回來了,盡管完全不同。他們擁抱時眼睛閃閃發光,這表明他們至少從探險中帶回了一些東西。
你可能會認為,這個模糊的結局在小說中更有發展,但傑夫·範德米爾(Jeff VanderMeer)的書更模糊,續集《當權者》(Authority)幾乎沒有澄清這個事情。故事發生在“微光”(在小說中被稱為“X區”)之外,講述了探險隊背後的組織——“南境局”(Southern Reach)。莉娜,在書中隻被稱為“生物學家”,不再是主角。相反,《當權者》的主角是另一個人,他是南境局的新主任,在前任主任(電影中由詹妮弗·傑森·利扮演)失蹤後接手。
這個組織的任務是從莉娜的探險隊返回的成員那裡,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但馬上就被鎖定在生物學家身上。他努力從她那裡獲取甚至是最基本的信息,然而,他發現自己同時也在與南境局的官僚主義和保密性作鬥争。最後,生物學家逃出了她的拘留中心,打開了一個通往x區的新入口。《接納》是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講述了生物學家(不再是人類)冒險穿過入口的故事。
在《戰略高手》之後,傑克·福利在監獄裡和一個犯罪頭目成為了朋友,然後被這個犯罪頭目的女友卷入了一個陰謀
史蒂文·索德伯格1998年執導的犯罪片《戰略高手》,由喬治·克魯尼飾演逃犯傑克·佛裡,詹妮弗·洛佩茲飾演試圖抓捕他的聯邦女警探凱倫·西絲,卻與傑克在經過警匪追逐後産生了感情。後來,他們之間的故事以一種不太可能但又令人愉快的浪漫方式結束,凱倫·西絲在一次搶劫案中搭讪傑克·佛裡,并安排他和一個臭名昭著的越獄者一起轉移。這暗示着押送車的司機凱倫·西絲策劃了傑克·佛裡的第二次越獄,這樣他們倆就能在一起了。不過埃爾莫·倫納德的原著小說有一個不同的結局。
凱倫·西絲并沒有遵從于她的浪漫欲望,而是把傑克·佛裡送進了監獄,并在事後評論說,罪犯不應該犯罪,除非他們準備好服刑。因此,在作者的續集《流浪狗》中,傑克·佛裡锒铛入獄。而凱倫·西絲作為控方證人短暫露面,但在她的證詞中稱他“基本上是個好人”,并确保他不會被判進一步的罪行。他們的戀情結束了,但傑克·佛裡依然記得她是“發生在(他)身上最好的事情之一”,他對她殘存的感情,幫助他與一個在他的命運中,起着關鍵作用的獄友建立了聯系。
埃爾莫·倫納德的小說不僅是《戰略高手》的續篇,也是另外兩本書的續篇。因此,影片中穿插了他以前的三個主要角色:傑克·佛裡,古巴犯罪頭目和獄友昆多·雷伊(出自他的小說《布拉瓦(La Brava)》),以及雷伊現在的女友唐恩·納瓦羅(《乘風破落(Riding the Rap)》)。昆多·雷伊幫助傑克·佛裡提前出獄,并讓他和納瓦羅一起,幫助欺騙一個富有的電影明星。傑克·佛裡也一直是一個好男人,他與納瓦羅甚至也有了一段激情的戀情,充滿了不可告人的動機,三個人糾纏在一張恩惠和欺騙的網絡中。雖然原著偏離了電影的結局,但從埃爾莫·倫納德對傑克·佛裡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索德伯格的改編。這是在電影上映11年後寫的,正如一位影評人所說,“傑克·佛裡幾乎被明确地刻畫成了喬治·克魯尼。”
在《天才瑞普利》之後,湯姆娶了一位法國女繼承人,并成為一個藝術品僞造計劃的沉默合夥人,這當然導緻了謀殺
馬特·達蒙在安東尼·明格拉改編自帕特裡夏·海史密斯小說的電影中,主演了一個很有魅力的反社會者。他飾演的湯姆·雷普利是一個脆弱和冷血組合的一個年輕騙子,在他無法說服迪奇回國後,他殺了他的朋友迪基(裘德·洛飾),然後假裝了他的身份。
格溫妮絲·帕特洛、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和凱特·布蘭切特都有精彩表演,這部明星雲集的電影盡管背景設定在50年代,卻給人一種90年代的感覺。在逃脫當局的追捕并騙取了迪基的家人(以及他已故朋友信托基金的餘款)後,裡普利似乎準備好了迎接勝利。他和他的情人彼得(傑克·達文波特飾)一起乘船旅行,卻發現彼得是他犯罪的最後一個線索。最終,雷普利勒死了彼得,保住了自己的自由,但在此過程中卻毀掉了他獲得幸福的機會。
海史密斯的小說以類似的方式結束,盡管雷普利的同性戀身份仍然模棱兩可——彼得也不存在。他的後續小說《地下的雷普利》(1970年出版)發生在第一部小說的六年之後。雷普利和他富有的妻子埃洛伊絲,在法國的一個莊園裡過着奢侈的生活。他仍然享受着迪基遺産的回報,但作為現金流的補充,他還從事藝術品僞造、非法商品交易,以及他的妻子從她的百萬富翁父親那裡得到的津貼。當藝術界的成員開始懷疑雷普利作為著名畫家的僞裝身份時,他又被拉回了他以前的身份。海史密斯接着又寫了三本關于這位殺手的小說,分别是《雷普利的遊戲》(1974)、《追随雷普利的男孩》(1980)和《水下的雷普利》(1991),其中最後一部講述了主人公的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