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娛樂
/
曹雲金當年為何離開德雲社
曹雲金當年為何離開德雲社
更新时间:2025-02-24 15:20:13

  離開德雲社的曹雲金又傳绯聞,看看金庸小說中這類人的幾種下場

  文/無計讀書

  少年學藝、師出名門、師徒反目、倜傥風流、聞名江湖等等,如果說是形容當下社會中娛樂圈的一個藝人呢?大家又會想到誰?

  這個藝人說的是前幾年出走德雲社的曹雲金,這位也是衆多離開德雲社的徒弟中上熱搜最多的一個,自從2019年的6月11日曹雲金與前妻唐菀離婚以來,短短一年的時間裡,與美女約會或者深夜買醉的花邊新聞就不下三次了。其實細心的網友早就發現,曹雲金的绯聞其實在這段婚姻期間也從沒有斷過。

  曹雲金當年為何離開德雲社(離開德雲社的曹雲金又傳绯聞)(1)

  曹雲金以相聲演員的身份踏入娛樂圈,因為和其師父郭德綱的反目而聞名娛樂圈。其實對于一些相聲愛好者或者德雲社的粉絲來說,沒有出走德雲社之前的曹雲金可以說是前途一片光明。尤其是其早期的相聲作品,不管是台風還是語言風格,已經隐隐透出了郭德綱的各種影子。如果說他不走的話,可以說很難有如今大火的嶽雲鵬的機會。

  回頭翻看曹雲金的履曆,大家再看看開頭的那幾個形容詞,是不是很符合曹雲金?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這些詞是形容金庸老先生筆下的一個角色,大家會想到誰?

  我們先看師徒反目這個形容詞,這在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中,可以說是大有人在,而且大部分都是反面角色,而且下場都不算很好。

  曹雲金當年為何離開德雲社(離開德雲社的曹雲金又傳绯聞)(2)

  丁春秋算一個,為了一己之私毒害師父、屠戮同門,成立星宿派卻殘害無辜、毒辣成性,畢竟是屠戮同門、叛離師門在先,最後被虛竹清理門戶,身種生死符被囚少林寺。

  梅超風算一個,她私自盜取《九陰真經》,叛離師門同時受困于情,一生經曆可以說是颠沛流離。臨死前才得到師父黃藥師的原諒,重列門牆。

  這裡不得不說受她牽連的師兄弟們,即使是被師父斷腿趕出桃花島,也對師父沒有一句怨言,依舊不敢對師父之前的教導逾規半步,一生都算安分,最後也都算是得到了黃藥師的認可。

  李莫愁算一個,因為暗戀陸展元,未尊師父教導私出古墓,被逐出師門。更是觊觎師門秘籍,幾次三番置師妹小龍女于險境,最後落得個身中情花之毒并葬身火海。

  楊康算半個,因為丘處機與他有師徒之事,無師徒之名,更是對全真七子從不以禮相待。而對于啟蒙師父,不光是反目成仇,而且一路上認歐陽鋒,拜梅超風,認賊作父貪戀權貴,最終慘死鐵槍廟。

  楊過也算半個,少年時正式拜師的就是趙志敬,雖然這位師父是名門正派,但是這位師父卻行不端走不正,因為主動虐待楊過,加上楊過的自尊心強又倔強,師徒反目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對于其他的幾個師父卻都是敬重有加,以禮相待。好在有個如師如父的郭靖大俠一直不離不棄,成為了名震江湖的“神雕俠”。

  曹雲金當年為何離開德雲社(離開德雲社的曹雲金又傳绯聞)(3)

  其實不用我一一例舉,以上這些角色和故事,熟悉金庸作品的朋友都知道,也能說出更多的師徒反目的角色來。之所以把這幾位單獨提出來,是讓大家清楚的知道,在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中,師徒反目或者背叛師門的這些人,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因為與其說這種師徒關系是江湖中武林人士約定俗成的規矩,倒不如說是我們這個社會自古以來的一種社會價值觀。

  似乎扯得有點遠了,再說回這篇文章的開頭。

  少年學藝、師出名門、師徒反目、倜傥風流、聞名江湖這幾個形容詞組合到一起,真正符合條件的金庸小說角色,其實不多。

  曹雲金當年為何離開德雲社(離開德雲社的曹雲金又傳绯聞)(4)

  令狐沖是最符合條件的一個。從小跟着嶽不群夫婦長大,吃喝拉撒睡都在華山。學武藝、學做人,最後卻因緣際會的因為各種奇遇而導緻師徒反目。至于能讓出家人儀琳思凡,自當得起風流倜傥一說了。能做一群尼姑的掌門人,能帶着狐朋狗友為愛大鬧少林,因此聞名江湖更是不必說了。最終打敗一群陰謀家,帶着嬌妻美眷逍遙快活的歸隐泉林。

  宋青書也是很符合條件的一個。從小可以說是含着金鑰匙長大,衆師叔是名震江湖的武當七俠,父親是武當派的七俠之首。論相貌可以說是眉清目秀、氣宇軒揚,玉面孟嘗的名号不是白給的。隻有江湖名望略微差點,也是因為張三豐和武當七俠的名号太過響亮。因為沉溺于美色,叛離師門,被陳友諒和周芷若利用又抛棄,最終慘死于張三豐手下。

  這倆人還有個相似的經曆。

  華山棄徒令狐沖護送恒山派一衆尼姑的時候,被恒山派的掌門人莫大先生一路跟随觀察,發現此人品性端正又不拘泥于小節,一番對談之後放心而去。

  武當少爺宋青書與峨眉一衆師妹探讨武學的時候,被武當七俠的老七莫聲谷發現了其偷窺衆師妹洗澡的行為,于是在七師叔把這個師侄有辱門戶的消息傳遞出去之前,聯合陳友諒害死了七師叔。

  行文至此,相信大家也心知肚明了。

  都是少年開始師從名門,都是學有所成并有着大好前途,都是因為品性污點和師門反目,但是結果卻截然相反。是金庸老先生有意為之嗎?肯定不是,是因為大衆認可的社會價值觀使然。

  因為自古以來就有“師徒如父子”一說,這個說法,更确切的說指的就是這種從小就跟着師父長大的孩子,所以在舊社會叫“兒徒”,稱“師父”而不是“師傅”。 對了,這也是相聲圈裡的一種師徒傳承方式。

  曹雲金當年為何離開德雲社(離開德雲社的曹雲金又傳绯聞)(5)

  令狐沖到最後也是一直念念不忘師恩。盡管招惹的儀琳神魂颠倒,但是自己卻能拴住心猿意馬,之前所有的放浪形骸也成了江湖人士茶餘飯後的談資。最終抱得美人歸。

  張三豐更是在還是張君寶的時候和師父覺遠被少林逐出,但是從來對少林沒有惡言相向。甚至為了少林深受重傷。也願意為了張無忌的性命,低下身來求助少林。終成人人敬服的一代宗師。

  所以,在江湖上混,大家看的不是你绯聞傍身,不是你出入豪車相随,也不是你家有豪宅,看的是你到底有沒有好作品?看的是你到底有沒有能力自立門戶?

  

  ​

  那些樂于見你頻繁因為绯聞上熱搜的,是典型的吃瓜群衆,吃完瓜後的一地狼藉,最終還是你來打掃。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