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什麼樣的英雄才可以讓曆史銘記,他們到底做了什麼值得我們為之驕傲自豪,于是我開始了看看功勳這部電視劇。
功勳講的第三個人物是默默無聞張富清。為什麼說他默默無聞,因為他雖然在戰争中獲得赫赫戰功,但是他卻沒有把這些事情告訴他的孩子和其他人,選擇把這些事情埋在心裡。因為他覺得和他一起戰鬥的人很多都去世了,有的二十歲都不到,功勞是屬于他們的,他有什麼資格獨自獲得這些榮譽。
張富清剛開始是在國民軍當兵,後面被解放了過來。問他為什麼不繼續回去當國軍,他說因為他知道國民黨和共産黨的區别,國民黨一個連長一晚上賭博,可以輸掉全連的軍饷,而共産黨不一樣,每次打仗都是共産黨員,連長,班長們沖在前面。他在戰役裡面每次都是沖在最前面,他不是不怕死,隻是因為他知道戰争本來就很殘酷,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你怕死,敵人一下子就把你搞死了;如果你的意志堅定,把生死置之度外,動作快一秒就可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當玉蘭看到缸子上面的寫着的贈給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祖國,她問張富清是不是一人發一個,張富清說隻有在戰争裡面敢豁出命的人才能得到他。
退役後,張富清面臨轉業分配,他有三個選擇:一是留在武漢,在機關或者工廠工作;二是回陝西工作;三是服從組織安排,哪裡需要他,他就去哪裡去。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三,因為他是共産黨員,是祖國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于是他來到了最窮最偏僻的來鳳縣。張富清媽媽問過他,在外面也這麼多年了,你可不可以向組織申請回來,他回答說我是黨員,黨員要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前面,那群衆咋信你呢,咋跟着你走。那些年,我就是跟着那些黨員,我看着他們,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現在他們犧牲了,他們是為國家犧牲的,他們很多事情沒有做,我得替他們做。玉蘭也問過他為什麼總是這麼辛苦,他說不是一個人活,他是為那些犧牲的戰友們活着,他們在天上看着他呢。
每當一個新地方開展工作的時候,最開始老百姓都是不信任的。在三胡的時候,村民說幹部下鄉就是走過場,三五天就打道回府了。于是他把自己的糧食給了一起住的村民,為了讓娃兒可以吃的飽點。在修路的時候,村民說他是外鄉人,花的是國家的錢,在這裡喊空口号,攪出一堆爛泥,甩甩手就走了,挖出的爛坑他們哪裡有土來填。他說他不修好這條路他是不會走的。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是實實在在的來為老百姓幹實事的,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和他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正是這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作風,讓百姓相信了他,百姓放心地跟着他走。他也的确帶領着老百姓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張富清哪裡有困難就往哪裡沖,當一個地方的解決了,他又開始了前往下一個地方。他一直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他在來鳳縣,發動人民群衆的力量,連夜舂米,解決了戰士打匪徒的吃飯問題,那三個軍禮就是對他深深的敬意最好的表達。在三胡時,他破除了麻坑洞有妖精的封建傳說,把坑裡面的水引了出來,緩解了災情。在修大壩時,有一塊大石頭卡在中間,是他冒着生命危險站在那塊懸在半空的石頭上面,讓工作得以繼續,讓全村通了電有電燈照明。在高洞他帶頭埋炸藥,修了公路,村民終于可以不用走那條危險陡峭的懸崖小路,大大縮短了出行距離。在他回到城裡上班的時候,群衆都自發的來送張區長,把他的家是圍得水洩不通。因為是張富清讓他們吃飽了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在來鳳當銀行行長的時候,他走遍了大小企業,支行放出去的貸款沒有出現過一筆呆賬、壞賬。财政局撥出的額外資金獎勵,他也是用來蓋辦公樓,建職工宿舍。
張富清一直都是舍小家為大家,為了百姓的利益犧牲了自家人的利益。在張富清母親病重的時候,因為是他帶頭說引用麻坑洞裡面的水,他怕他一走人心就散了,于是他沒有回家看望,最後等來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在玉珍發燒總不退的時候,因為工程臨近結束,他想等工程完工後再帶玉珍去看病,結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玉珍換上了病毒性腦膜炎。在上面派他完成精簡任務的時候,因為他是領導,要起帶頭作用,他勸玉珍放棄在供銷社的工作,即使玉珍不在精簡的範圍内。後面玉珍隻能靠幹零活補貼家用,孩子們也很懂事,放學後幫忙撿煤球和柴火。在健全高中畢業的時候,因為他是張富清區長的兒子,所以他連公平競争的機會也沒有,不可以去參加國營工廠的招工。
張富清之所以可以一心撲在工作上,離不開妻子玉蘭背後默默的支持。張富清走到哪裡玉珍就跟到哪裡,真正做到了夫唱婦随。當看到玉蘭的孩子長得那麼瘦,玉蘭的爸媽很心疼,就說要不就把她們留下來吧。玉蘭回答道不要難為張富清了,嫁雞随雞嫁狗随狗,他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一家四口出來的就要一家四口回去,拖後腿的事情她不幹。在鄉下他們一家住的房子大部分都很簡陋,每次下雨都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他們吃的也很少,孩子們很少吃到一口幹的。他們穿的更是,小一點的孩子撿大一點的孩子的衣服穿。當張富清看到烈士家屬老奶奶一個人住在山上很可憐,問玉蘭家裡有沒有糧食。雖然家裡也很困難,玉蘭還是把娃娃口中省下來的一袋米給了他。當看到張富清飯裡面沒有一點油水的時候,她給了他一罐茶油,讓他可以吃的好一點,我們不知道這罐茶油她是怎樣辛辛苦苦一滴一滴攢起來的。當看到張富清那條縫縫補補全是補丁的褲子,她把兒子辛苦勞動賺來的錢給張富清做了條褲子,因為他現在是副主任了,穿破褲子出去容易讓人笑掉大牙。當女兒問玉蘭為什麼選擇爸爸時,她說因為你爸爸善良,有能力,不炫耀。是呀,原先的人就是如此簡單純真的理由就這樣相互陪伴度過了一生。
張富清一生都很好強,在88歲的高齡依然堅持動了截肢手術,因為他不想坐輪椅度過他剩下的日子。張富清一生都很簡樸,子女叫他換了老房子,搬到有電梯的房子,這樣上下樓也方便。他回答道,什麼是好,習慣了就是好。張富清心中一直裝有國家,在給他做白内障手術的時候,他一直堅持要求最便宜的。雖然銀行說會全部報銷,但是他說可以給國家省一分錢就省一分錢。張富清始終記得他是黨員,要聽黨的話。在他的英雄事迹被報道出去後,他很生氣,因為他覺得他獨自獲得這些榮譽很慚愧,直到宣傳部長說這是黨交給你的任務,你不是一個人在接受采訪,你代表的是千千萬萬的退役軍人,基層幹部,他才把那些默默藏在他心裡的事情公之于衆。
用影視劇的一段話結束這篇文章,那些默默無聞又默默堅持的老兵,他們來自人民服務人民,回歸人民回報人民,即便脫下了軍裝,他們依然是最可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