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聞客戶端訊(記者劉婧媛、劉明明、熊祖頤、龍楚良)老城改造提升是關乎百姓民生的大事,關系到城市品位的提升和人民群衆生産生活條件的改善。8月16日上午,“紀念‘三個95周年’紅土地上看今朝”網絡媒體江西行采訪團走進了九江修水縣,在走街串巷中感受煥然一新的修水城區。
修水老城區城市更新項目位于修水縣北城區,規劃面積1.4平方公裡,項目預計總投資約18億元。項目按照“以人為本、有機更新、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總體思路,依托現有的曆史文化街區、祠堂、書院等人文資源,秉承“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四位一體推進理念,堅持“補文化功能、顯山水文脈、優服務設施、提景觀品質”的更新策略,在保護城市痕迹和曆史記憶的基礎上,緻力增強老城可持續發展承載力、創造更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環境,探索“适度疏解人口 人居品質提升 文旅産業導入”的更新模式。
“我見證了修水60多年的城市改造,我主要感覺,修水老城改造雖然不是大拆大建但是老城得到了整體升華。”修水縣居民冷清泉自豪地告訴記者,“我作為修水人,看到了現在修水,街道非常寬敞、非常幹淨,現在我們修水的居民幸福指數在不斷地飙升,大家都非常自豪、高興和滿足。”
如今的修水老城,新鋪的黑色瀝青路面取代曾經坑坑窪窪的舊水泥路;寬敞整潔的街道上,粉刷一新的房屋與綠植樹木錯落有緻;各個社區的養老中心、居委會、診所、公廁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穿梭改造後修水的街頭巷尾,變化顯而易見。截至目前,已進行大部分改造的修水協調區共完成外立面改造約1023381㎡、坡頂安裝194147㎡、防盜網安裝面積達64624㎡、人行道鋪設41751㎡、強電、污水綜合管網5133m、店招安裝11500㎡;新建幸福裡社區用房、街背裡老年活動中心、旅遊公廁、兒童娛樂場所、康養休閑廣場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累計拆除違建和建搭坡頂830戶,拆除老舊防盜網10160餘個。
建築為形,文化為魂。修水在老城改造中,充分挖掘城市的曆史文化元素,對老城内文保單位修繕改造,并結合老城特色、周邊環境等,梳理古老街巷、房屋、圍牆肌理,最大限度地保留地域文化的“原汁原味”,同時打造居民的幸福家園,增加居民對老城改造的認同,讓人們記住鄉愁。
▲采訪團在走街串巷中感受煥然一新的修水城區。攝影|記者胡麟蘭
修水縣老城改造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景略告訴記者,修水的老城改造項目,至今已經有三年了。項目按照總體規劃分布設施的原則,通過對老城的文化挖掘和城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力争最大限度的保護曆史文化建築,放大城市的文化功能,創建國家級的曆史文化名城。下一步修水還将圍繞着創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來推進核心區的曆史文化街區和秋收起義紅色文化街區的改造。同時,力争通過3至5年的努力,将老城整體更新改善,打造15分鐘生活圈,讓社區的老百姓在15分鐘之内,可以完成各方面的生活居住出行,營造良好的城市人文氛圍,以适應現代城市的新要求,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作出紮實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