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因檢測上市公司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再“爆金句”。
在5月28日的貴陽數博會論壇上,汪建要求員工活到100歲、不能有出生缺陷、不能患心腦血管疾病等,網友調侃,“高新技術公司玩成了傳銷公司”。
事實上,熟悉汪建的都知道,這不是他第一次發表這樣的言論了,在2017年第三屆浙商高峰論壇上,汪建就曾道出了華大基因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第一,不能輸在娘胎裡,胎兒發育要好;
第二,我們是做基因研究的,如果我們的職工、家屬得的腫瘤是醫院發現的,這将是我的恥辱;
第三,我們的電梯統統關掉了,上班爬樓梯,還到處放置體重秤。“三高”都不降,你的工資就别漲,你要死于心腦血管病就是我的恥辱。
如此沒有因果關系的邏輯在這位董事長身上也不是第一次體現了,去年年底汪建接受采訪時表示反對打宮頸癌疫苗,理由是4000塊錢的價格太昂貴,不如做每3年花50塊錢做基因檢測。對此有醫生明确表示,基因檢測不能代替宮頸癌疫苗。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 。圖源/視覺中國
零出生缺陷和避免心血管疾病?不可能!
汪建的言論包括三方面:員工中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不允許患心腦血管疾病、要求員工活到100歲,說出這些言論到底是盲目自信還是真有科學依據?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汪建曾表示“到目前為止,通過基因檢測,華大員工生的1400多個孩子沒有一個有出生缺陷”。據官網顯示,華大基因的業務之一是進行植入前的胚胎檢測和妊娠後的新生兒檢測,檢測出來有可能,但是檢查出胎兒有遺傳性疾病的可能性之後要不要生這個孩子,到目前為止還是個沒有定論的醫學倫理問題,華大基因又是怎麼解決的?
翻看汪建之前的言論,不難找到答案。在第三屆浙商高峰論壇上,汪建表示:“我說服不了社會,我說服了華大,我們華大6000多員工,生了1300多個孩子了,沒有一個有這樣的疾病”。
這是華大基因企業和員工的選擇,但這一觀念并不一定能被所有人接受。
對于不允許員工患心腦血管疾病這一條,華大基因通過控制員工的飲食、鼓勵不坐電梯爬樓梯、盯住三高,來杜絕心腦血管疾病。
在知乎“如何看待華大基因汪建對于員工需活到100歲的言論?”的問題下,丁香醫生回答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是極其複雜的,除了吸煙、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緻病因素外,還有性别、年齡、遺傳背景、精神壓力等不可控因素。另有研究發現,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還可能與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有關,比如肺炎衣原體、幽門螺杆菌等。所以,對于心血管疾病,再好的預防其實也無法百分之百避免它的發生。”
此外,“活到100歲與疾病篩查也沒有必然聯系,”煤炭總醫院病理科主任楊連君表示。在業内人士看來,華大基因要求員工活到100歲隻是企業的一個美好願景。
23魔方創始人兼CEO周坤表示,“從生物的老化性來講,理想狀态下人可以活到120歲,但是人的壽命要依靠醫學、環境等各方面的綜合進步,單靠基因技術不可能讓人活到100歲,有的疾病并不一定跟基因相關,更多與環境、生活習慣等有關。”
▲癌症基因檢測 。圖源/視覺中國
基因檢測目前能做到哪些?
公開報道顯示,2013年,美國好萊塢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基因測序,得知自己是 BRCA1 突變基因攜帶者,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分别是80%和50%,做了預防性乳腺切除 。2015年,她又切除了卵巢和輸卵管。
由于來自家族的遺傳,安吉麗娜·朱莉的曾外祖母、外祖父母、舅舅、阿姨、母親都因身患癌症不治而亡。朱莉說,手術後,自己患乳腺癌的機率從87%降到了5%。
據悉,目前市場上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的出現,讓基因檢測在腫瘤預防治療、控制出生缺陷等醫療臨床領域能夠發揮一定的價值。
市場上已經有創業公司推出針對癌症全周期診療各個環節的健康管理産品,包括癌症的風險評估、早期篩查、分子病理診斷等業務。
“不同疾病的基因不一樣,基因檢測能夠解決的隻是其中一部分,”周坤表示,“遺傳性耳聾和無創産檢目前已經進入快速普及階段。”
公開報道顯示,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有助于早期的診斷、預防和治療,如果篩查發現是遺傳性耳聾,可以盡早安裝人工耳蝸,避免兒童因聾緻啞,如果發現是藥物敏感造成的應激反應,就可以提前避免這些藥物的使用。據報道,華大基因已完成超百萬例耳聾基因檢測,發現基因突變攜帶者與受累者5%左右。
無創産檢可以檢測患有唐氏綜合征的胎兒,60%患兒在胎内早期即流産,存活者有明顯的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和多發畸形,通過堕胎可以避免這樣的胎兒出生。“基因檢測的作用主要是篩查,發現問題采用堕胎的辦法。”楊連君表示。
目前,國内共有近300家醫院使用測序儀進行無創産前基因檢測,其中三分之一配置了國産測序儀。
天賦檢測?不能信!
目前,市面上的基因檢測包括科研和醫療相關的專業級基因檢測和消費級基因檢測,其中用戶接觸較多的是消費級基因檢測,微基因、23魔方等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提供的檢測服務包括祖源、健康風險、營養補充和用藥建議,在周坤看來,這是讓用戶更好地了解自己。
本是科學檢測,但這兩年更為消費者所知的,卻是一些公司宣稱的天賦基因檢測。天賦檢測是指通過基因檢測分析孩子在體育、藝術、數理邏輯上的“天賦”。
新京報曾報道過,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孫英麗表示,并不存在真正的“天賦基因”,那些所謂的“天賦基因”是指和智商相關的一些基因,将其命名為“天賦基因”隻是個噱頭,它有一定的科學基礎,但是誇大的成分過多。
基因測序領域的資深從業者、Thermo Fisher公司全國臨床市場戰略總監柴映爽曾寫文,指出“學術界至今沒有公認哪個基因跟天賦有必然聯系,拿着一些發表的探索性研究文章,就說是業界證實的結果,忽悠行業外的老百姓賺錢,既不科學,也不道德。”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蔣慧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很多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我覺得是絕對不能做的。這個完全是誤導或者誤用信息。”
新京報記者 唐亞華 編輯 蘇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