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如今的影視圈出現了一種新的亂象,就是“德不配位”,不适合的人總是站在不合适的位置上。
有些人明明令觀衆談之色變,演技差到人神共憤的地步,卻片約不斷,片酬高到離譜,還能穩拿各種大獎。這樣的例子遠的比如片酬曾高達幾千萬的楊穎,近的比如拿下金鷹雙料視後的迪麗熱巴、拿下金雞百花各項影後提名的劉浩存。
有些人明明沒什麼實力,沒什麼代表作,可是卻站在所謂導師的位置上對着一群實力派指點江山。比如隻有“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這樣口水歌且唱功接近0的王源,對着陳楚生、江美琪這樣真正的歌手前輩以及他們的歌唱表現指手畫腳,評頭論足;
又比如除了選秀綜藝還“一無所有”的“導師”孟美岐,對着不乏代表作且履曆豐富的前輩周傳雄擺出一副冷漠、高高在上挑剔的做派和模樣。
以上這些人的共性就是沒有啥實力,卻強行站在了屬于“實力派”的位置,觀衆看的很窩火。
不過,最近小編發現,有這麼一波人,明明一向口碑爆棚、演技爆表,卻僅僅因為一部劇、一個角色選的不合适而收獲“炮轟”無數,口碑翻車。
下面就來聊聊這些角色明明不适合卻偏偏要強行尬演,演技大翻車的實力派。
張嘉益 随着央一曆史戰争大劇《破曉東方》的收視和口碑的持續下滑,這個劇從制作内容到演員表現被全方位吐槽了個遍。
跟女主演劉濤演技一如既往的持續擺爛相比,男主陳毅的飾演者張嘉益表演翻車翻得最令人猝不及防。
相對于劉濤這種紮堆上綜藝搞直播忙得團團轉、對角色對作品不負責任的演員,張嘉益一直是不接代言、不上綜藝、不搞直播撈錢、專注表演德藝雙馨的優質實力派。
從懸疑諜戰劇《告密者》《懸崖》《借槍》的諜戰高手到生活劇《蝸居》《裝台》《少年派》遭遇各種生活危機的中年男人再到年代大劇《白鹿原》《山海情》,幹過警察也當過醫生還演過農民,無論是反派還是正派,無論是樸實的市井小人物還是深不可測的大人物,張嘉益駕馭角色的能力一直為觀衆所稱道。
除了觀衆的好評如潮,張嘉益更是内地屈指可數的三料(金鷹、白玉蘭、飛天)視帝,演技深受業内專家的認可。
然而這樣曆來以“一人千面”著稱的張嘉益,演繹《破曉東方》中的陳毅這個特型角色完全是強行尬演。
首先,陳毅作為兼具“文韬”和“武略”的将領,能文能武能寫詩,本身氣場強大高大威猛,是個地道的四川人,講話擲地有聲、铿锵有力,有濃重的四川口音,性格爽朗大方,走路虎虎生威。
反觀張嘉益呢,一開口就露餡了,他張口就用濃濃的陝西口音強行尬說“四川話”,既不像四川人也不像陝西人,聽得觀衆渾身難受。
其次是外形,張嘉益患有強制性脊柱炎,有些佝偻駝背,随着年紀增長這個狀況越來越明顯,所以他演繹的陳毅走路左搖右擺,顫顫巍巍,疲态老态盡顯,與其說是一個充滿氣勢幹勁十足、叉腰挺胸的将領和元帥,不如說是一個上了年紀折騰不動的老農民。
也正是因為這種外形和氣勢上的不适合,張嘉益才會用過猛的表演來彌補這種不足,所以在觀衆眼裡,張嘉益的陳毅動不動發怒動不動狂吼,甚至有些咬牙切齒,暴跳如雷,做出的表情總是一副張牙舞爪的樣子,該有的威嚴和儒雅全失,取而代之的是粗魯和蠻橫,跟觀衆印象中的陳毅完全是判若兩人。
《破曉東方》這部劇導演在陳毅這個角色的選角上完全是失敗的,而張嘉益強行尬演不适合自己的陳毅收獲的隻能是吐槽和群嘲。
胡歌 最近跟張嘉益一樣迎來演技翻車的難兄難弟還有胡歌,而胡歌翻車就翻在央一前段時間熱播的正午大劇《縣委大院》。
正午對待這部劇非常用心,集結了全明星豪華陣容不說,還找來了正午的口碑導演孔笙以及8年前合作的老搭檔胡歌,看架勢是想再創《琅琊榜》《僞裝者》口碑收視的成功。
顯然,這部劇收視和熱度達到了預期,口碑卻一塌糊塗。除了配角劉濤和黃磊的模式化表演飽受诟病之外,一向以德藝雙馨、演技絕佳的實力派視帝胡歌的縣委書記梅曉歌,也成為了該劇的一大槽點。
梅曉歌剛出場時是縣委大院的二把手縣長,可以看出來,這些年胡歌保養的非常好,還是那麼的年輕帥氣。
然而他這樣的外形卻在該劇中成為他的劣勢,太過稚嫩的臉龐和沒有經過歲月沉澱的氣質使他看起像個剛剛踏入社會、朝氣蓬勃的創業者或者小白領,他像執行命令的下屬,像領導的追随者,卻偏偏不像是一個擲地有聲、有決策能力有領導氣質的縣長、縣委書記這樣的幹部,總的來說,他的外形并不适合梅曉歌這個角色。
除了外形之外,他表演經驗表演的角色還是不夠豐富,從《仙劍》到《仙劍3》再到《琅琊榜》,他出圈的角色總是一些虛拟的古裝人物,這樣的角色演員創作空間很大,觀衆沒有參照系,隻要劇本夠好,表演良好就能輕松獲得好評。
然而,縣長、縣委書記這樣的角色在生活中是有參照系的,是否貼近生活、是否接地氣觀衆一眼就能看出來。
所以,胡歌的縣長一出場那種裝腔作勢、端的架勢非常濃烈,比如縣長講話台詞說的一闆一眼像念課文,說話做事也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
而且沒有對比沒有傷害,該劇中任程偉、王骁的表演自然細膩又接地氣,同為縣委幹部,吳越的艾鮮枝明明是下屬,卻比胡歌這個一把手氣勢更盛。
所以追這部劇的觀衆,看演員們的表演會有種非常割裂的感覺,時而覺得這部劇真實接地氣,時而覺得處處賣弄、假大空。
顯然,對于生活經驗、氣質沉澱還不夠的胡歌來說,還需要時間,還需要更多的曆練和經驗。
周迅 從《大明宮詞》裡天真爛漫的太平公主到《風聲》裡表面上妖娆風情、最終決然赴死的卧底顧曉夢再到《畫皮》裡無惡不作卻對愛異常執着的小唯,廣大觀衆對周迅的印象一直是“靈氣逼人,演技絕佳”。
然而,邁過40歲的關頭,步入中年的周迅對上生活劇,觀衆看到的除了往昔靈氣的丢失就是演技尴尬。
這說的就是周迅黃磊秦海璐主演的《小敏家》。看過這部劇的觀衆,普遍有一種感覺,周迅不适合生活劇,更不适合小敏這樣生活情感一地雞毛的中年母親。
《小敏家》這部劇是周迅在受到好友黃磊一再邀請的情況下接下的一部人情劇,然而,首次試水生活劇,周迅就明顯水土不服。
就像網友的高贊評論“周迅看上去那麼自由,完全不像是被家常裡短給絆住的樣子”,網友這裡所謂的“自由”實際上就是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間煙火。
周迅的劉小敏面對生活、情感的困擾總是一副冷靜理智、淡漠且無所謂的樣子,好像擺在角色面前的困擾通通與我無關的樣子。
而且周迅無論是對上與劉莉莉的母女關系還是對下與周翊然的母子情感關系的處理都顯得極其别扭和尴尬,尤其是面對兒子,周迅那一臉嬌羞、欲拒還迎的樣子,完全像是在對着兒子散發母愛,倒給人一種跟小男友談戀愛的錯覺。
還有一些情感爆發戲的處理也經常給人一種“一口氣上不來的感覺”。比如說得知愛人陳卓患癌症的消息後潸然淚下的哭戲,她的眼睛眨來眨去,眨得停不下來,可是眼淚就是落不下來,反觀同劇中秦海璐對哭戲的情不自禁的把控和處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總的來說,周迅與生活劇完全格格不入,這跟她完全無法與普通人的生活共情有莫大的關系。
這個問題在《脫口秀大會》上已經暴露無遺,不知民生疾苦,不懂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她還屬于典型的體驗派,這種劇,這樣的角色交給她演以慘淡收場完全在預料之中。
張魯一 在曆史大劇《大秦賦》之前,張魯一跟以上幾個演員一樣都是有口皆碑、德藝雙馨的演技派。
從高分諜戰劇《紅色》中高智商、諜戰能力一流的徐天到《麻雀》中出賣國家、出賣良心壞事做盡、卻對兄弟對妻子有情反派特務畢忠良再到《新世界》中懦弱圓滑、出賣兄弟的保密局特務鐵林,張魯一憑着卓越的演技,不僅收獲了觀衆的廣泛好評,還多次拿到了白玉蘭獎的提名。
雖然張魯一的獎運有些“欠缺不足”,可是好演技和好口碑卻一直是貨真價實的,直到他自不量力演繹了《大秦賦》裡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一夕之間差評如潮。
首先,在這部劇開局,張魯一40多歲卻非要返老還童演繹13歲的嬴政,他明明一把年紀還要對着跟他同一年齡段甚至比他小的“長輩”段奕宏、朱珠賣萌撒嬌,沒有這個年紀該有的清新自然,帶給觀衆的隻有不适和油膩。
除此之外,張魯一沒有秦始皇這個統一六國的帝王該有的霸氣和貴氣,诠釋演繹的嬴政眼神是柔和的,氣質是溫潤的,舉止是溫吞的,跟史書中淩厲霸氣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簡直天差地别。
隻能說,張魯一既不适合演13歲的少年,也不适合演繹這個統一六國霸氣側漏的千古帝王。
闫妮 跟老搭檔張嘉益一樣,闫妮也是為數不多拿下白玉蘭、金鷹、飛天三大視後滿貫的女演員,這麼多年,她跟表演拉胯、演技翻車這樣的評價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
然而,遇上石紅杏這樣的角色,闫妮算是踢到了鐵闆。石紅杏是《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突圍》中的女主角,是某家國企的二把手,也算是個地道的女領導、女幹部,這部劇一播出,觀衆就給闫妮的表演齊刷刷送上了差評。
無他,闫妮跟周迅不同,常年遊走在各類家庭婦女、虎媽嚴妻這類角色,對于生活化的平凡女性角色自然拿捏到位,表演遊刃有餘。
然而石紅杏這個女領導卻跟她以往的角色不一樣,不再圍着孩子老公和家庭打轉,她有屬于幹部領導的權威和氣場,她應該不卑不亢,幹練果斷,講話應該擲地有聲。
反觀闫妮的國企女領導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動不動斜眼瞟人、翻白眼。
無論是對領導還是對下屬,講話時那腔調跟《少年派》《裝台》中怼女兒、訓丈夫那種陰陽怪氣一脈相承,說話做事感覺就像在家裡一樣随意又任性,難怪大家都說這是佟湘玉附體,或者說是王勝男走錯片場。
顯而易見,闫妮把自己在生活劇中随意松弛的表演優勢帶到了《突圍》中,然而在這部劇中卻轉化為拖全劇後腿的劣勢。
不得不說,闫妮這種表演風格并不适合這類女幹部女領導這樣的角色。
以上這5位演員雖然都是實力派,但是強行尬演不适合自己氣質或者不适合自己表演風格的角色,演技翻車翻的一點都不冤。
在小編看來,合适的角色應該交給合适的演員,合适人應該站在合适的位置,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