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又翻車了。
時隔2個月,李子柒終于更新視頻了,但最新視頻“桃林遊記”一上架就引起了熱議。
評論區裡,一部分人沉醉在美景中連連稱贊,一部分人滿心鄙夷嘲諷不斷。
有人說開場雪景是假的,不真實。
有人說李子柒身後的背景太模糊,一定是摳圖。
還有人諷刺李子柒不過是個“演員”。
一時間,這個話題直接沖上了抖音熱搜榜,搜索量高達435萬。
随後,攝影學作家楊品看不下去了,分析還原了真相:
李子柒并非摳圖,而是後期制作美化時主體和背景間虛化而導緻了不自然,融雪時出現顆粒感,也實屬正常現象。
對于此事,B站視頻作者@郭雲神奇說了一句話,戳破了本質:
“每次(李子柒)發視頻,似乎總有一批人在期待她翻車,然後拿着放大鏡去尋找視頻裡的蛛絲馬迹,試圖論證翻車這件事情。”
或許有不少人,在點進這條抖音熱搜時,心裡想的都是:“李子柒的最新視頻,終于翻車了。”
魯迅先生說得好:
“很多人都見不得别人過好日子,自己沒的若别人有,自己就會心生恨。”
這世間,總有一類人喜歡雞蛋裡挑骨頭,以貶低别人來突出自我的優越。
一個人對他人認可的程度,往往能映射出内心格局的大小。
格局越小的人,越見不得别人好
前段時間,嶽雲鵬的妻子鄭敏在微博分享了一家人出海遊玩的動态。
圖片中,一家人其樂融融,滿屏都是幸福的味道。
可評論區卻出現了一些“酸言酸語”。
甚至還有人對鄭敏進行了惡意攻擊。
無論多好的事,無論多美的物,總有人發出異樣的聲音。
這就是典型的“酸葡萄效應”:很多人不滿足于自己的現狀,從而産生惡意攻擊他人。
不是葡萄真的酸,而是吃不到就成了酸。
知乎網友@王普通分享過一個很現實的故事:
老紅在回家的路上,見一位妙齡美女駕駛着保時捷跑車從身邊疾馳而過。
老紅立馬嘀咕道:“這麼年輕就開豪車,肯定不正經。”
走到小區門口,幾位大爺大媽在談論退休金又增加了。
老紅聽過之後暗自吐槽:“憑什麼給這些老人的加錢,他們有啥貢獻?有我們創造的價值多嗎?”
走到樓下,他看到老王和兒子在打羽毛球,上前寒暄了幾句,無意中談起孩子的成績。
得知老王兒子考了90多分,而自己兒子隻考了70多分,他心裡又憤憤不平,揣測老王一定是給老師送禮了。
進電梯碰到鄰居和自己帶着一樣的手環,詢問得知鄰居比自己買的便宜了10塊錢,便心裡難受,出了電梯就抱怨:“便宜的肯定有問題,是假貨。”
短短的路程,老紅内心卻經曆了萬浪翻滾,在他的眼裡,隻要是比自己好的,都分外刺眼。
相聲《特種病》中說:“在這社會上有一種流行病,叫紅眼病。”
見不得别人好,是一種病,而病因在于,格局太小。
格局越小的人,心胸越狹窄。
正如榎本博明在《酸葡萄效應》一書中所寫:“比起自己的幸福,更希望他人不幸。”
好的想弄成壞的,壞的欲使其更糟,這就是人性的陰暗面。
嫉妒,是把雙刃劍
不久前,江蘇鎮江一小區内的電梯突然出現故障,把居民關在了裡面。
過了一會兒,電梯又自己打開了門。
維修工在檢修時發現是電路闆燒壞了,本以為是普通故障,看了監控才發現,是有人故意把飲料倒在了觸摸屏處。
物業立即報了警,民警查到是隔壁樓的小肖所為。
令人震驚的是他的作案動機。
小肖住在隔壁樓,沒有電梯,天氣逐漸炎熱,他每天爬樓梯,爬得大汗淋漓。
小肖見隔壁樓有電梯,便心生嫉妒,有了破壞之意。
最後,小肖不僅賠償了7000元,還壞了名聲。
《圍城》中寫到:“心裡一陣嫉妒,像火上烤的栗子,熱極要迸破了殼。”
人可以羨慕他人,但不能嫉妒他人。
看過一個故事,頗有深意。
從前,有個農夫養了一隻山羊和一頭驢。
山羊見驢每日都比自己吃得多,因嫉生恨,便決定收拾一下這頭驢。
一日,山羊對驢說:“主人每天讓你幹那麼多粗活,那不要把你勞累死?”
驢聽完有點惶恐,詢問山羊該怎麼辦?
山羊說:“你可以假裝發瘋掉進水溝裡,受傷就可以休息了。”
果真,驢傻傻地照做,受了傷。
農民請來獸醫為驢診治,獸醫給驢檢查了一翻,對農夫說:“如果要治好這頭驢,需要山羊的肺。”
農夫一聽,毫不猶豫地說:“好,我正好有一隻山羊,這就把它殺了。”
生活中,被嫉妒沖昏頭腦的人有很多。
《東邪西毒》裡有句台詞:“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隻要你嘗過什麼叫嫉妒。”
嫉妒是把雙刃劍,紮向别人的同時,也會刺傷自己。
把眼光放在别人的幸福之上,自己的生活永遠甜蜜不起來。
世界是個能量場,你發出怎樣的能量,就會收獲怎樣的結局。
嫉妒不會使人變好,唯有欣賞才會。
承認别人優秀,也是一種優秀
《後浪》中有一句話很紮心:“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内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啬贊美與鼓勵。”
内心足夠強大,才能看透自己的渺小,看見别人的優秀。
一位著名畫家在旅居美國時,在紐約的一家書店無意中看到了劉小東的畫,很是欣賞。
他回到家就給劉小東寫了一封信,信中寫到:“我隻是急着想告訴你,你的畫已經非常好,你是一個真正的畫家……”
那時的劉小東還沒有名氣,而畫家已在美術圈赫赫有名。
很多前輩對于新人滿心鄙夷,有人還會故意打壓,害怕被超越。
而畫家不僅鼓勵劉小東,還多次在公衆場合提攜劉小東。
他欣賞劉小東作品中的那股野性和本真,并公開說:“中年以後,是劉小東的畫救了我。”
後來,劉小東的油畫《三峽移民》拍出了2200萬的天價,成為了被衆人追捧的畫家。
而彼時的畫家,畫作已經很少。
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問他,為什麼現在很少畫畫了。
他直言不諱:“在劉小東面前,我望塵莫及。”
眼内有塵三界窄,心中無事一床寬。
内心豁達的人,從來不妒忌别人的優秀。
很喜歡一句話:
“當你接觸的人越多、層面越高時,就會發現一個事情。越是低劣、缺品行的人,越見不得别人好,喜歡互相踩踏,互相拆台;而越是品行好、越有教養的人,越能看到别人的優秀,越懂得互相支持。”
愚者互踩,智者互擡,承認别人優秀,也是一種優秀。
對于格局小的人,三人行必有人紮我眼;對于格局大的人,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
世界浩瀚無垠,萬物反複更叠,沒有人站在最頂端,總有人會高你一層。
急于抓耳饒腮去否定,不如放低姿态去欣賞。
作家張小娴說:“生命太短,沒時間自憐,也沒時間嫉妒。”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擁有的”和“自己缺失的”,而是“自己所能掌握的”。
人生煩惱萬千,皆是庸人自擾,與其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
别人的光芒,你擋不住,也偷不來。
守住自己的節奏,不偏不倚笃定前行,才是最好的修行。
點個“贊”,與君共勉。
作者:可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