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因“女生腳臭”營銷翻車的風波尚未平息,最近又有兩個品牌的廣告因為打擦邊球而被大家诟病。
其中一個就是潔婷,為宣傳自己的安心褲産品,潔婷發布了一張女模特穿着産品安睡的照片。但是,“偷窺”般的拍攝角度卻引發網友的不适。
随後,潔婷在其官方微博發表了道歉聲明,稱“我們深刻認識到,對于傳播内容,要堅守潔婷品牌價值觀,擔負社會責任,管理好第三方運營機構,不能有絲毫疏忽。”
另外一個就是悠純認養牧場,品牌方将“我們把乳牛當女兒養”作為産品宣傳語,并印在了外包裝上,大家認為這種類比非常不恰當。
此外,網友還發現這個小透明品牌的官微經常蹭熱搜話題的流量,甚至東航墜機事件也能成為他們打廣告的賣點,可以說是毫無營銷的道德底線。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對于品牌方來說,身處網絡時代,每一次圖文輸出,都是品牌形象和價值觀的滲透傳遞,品牌的一言一行都會被記錄留存甚至無限放大傳播,翻車後一句道歉雖易,但是挽回失掉的人心可就難了。
近年來,随着“她經濟”的崛起,各大品牌為了俘獲女性用戶,都卯足勁在營銷上下功夫。但是,真正能與女性消費者建立起良好情感連接的卻是鳳毛麟角。
寶潔、潔婷的事件并非個例,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品牌因為沒有把控好性别營銷的邊界感而淪為衆矢之的。
比如,潤百顔邀請以辱女聞名于互聯網的博主孫笑川為其面膜産品帶貨,并使用“土狗變水狗”這種不當的措辭當營銷語;超級網紅茶顔悅色因為一系列帶有侮辱女性含義的廣告文案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李誕因給女性内衣帶貨的話術引發争議,受到網友抵制;傑士邦淘寶旗艦店發了一張内涵女性私密部位的圖,并且調侃“如何評價一個女生真正地嫁給了幸福”;全棉時代由于一則女性卸妝後變醜的廣告遭到聲讨,被嘲“既想賺女人的錢,又幹着侮辱女人的事”......
等等這些,無一不是在物化女性,并且否定她們的社會價值。
品牌方在營銷上搞創意、抖機靈無可厚非,但不可破了底線。女性消費者不是消費品,被冒犯的廣大女性消費者更不會為侮辱女性的“創意”買單。
時至今日,女性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尊重女性”也成為了當前社會的共識。因此,對于品牌而言,想要與女性消費者建立起情感聯系,“平權與尊重”應該是營銷的基本準則。
放眼市場大環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為女性平權發聲,傳遞多元的價值觀。
比如,内衣品牌NEIWAI就倡導“沒有一種身材是微不足道的”,不再以傳統的審美定義來評判女性的美,鼓勵消費者自我認同;奔馳打破了男性是汽車廣告主角的傳統,用鏡頭記錄下了不同領域女性的飒爽英姿......
當然,對于市面上的大多數品牌來說,它們是同時面向男女兩個群體的,如果一味的讨好任何一方,都隻能帶來一時的流量紅利,卻有損于企業的長久發展。
所以,當下很多的品牌也逐漸開始跳出性别的束縛,進行“去性别化”的營銷,将産品的目标受衆設定為任何想要使用它們的人群,用“包容”和“共鳴”來俘獲消費者。
像是Gucci、Burberry等奢侈品牌都将時裝秀的男女裝進行合并;快時尚大亨Zara、品牌彩妝Chanel、M.A.C等均推出了“無性别”産品系列;日本高端珠寶品牌Mikimoto與川久保玲的合作系列主題也選定了“無性别”。
可以說,如此做法不僅有助于實現品牌的性别平衡,也可以更有效的觸達不同群體的消費者。特别是對于國内市場而言,這個逐漸流行起來的概念不僅是新趨勢,也是品牌方的新紅利。
總而言之,深耕于一個行業,樹立起一個品牌,都需要長久積澱,所以商家無論是做何種形式的營銷,應該懂得愛惜自己的羽毛。
既沒必要用低俗噱頭收割話題流量,也沒必要徹底兩極對立,取悅任何一方的用戶。
畢竟,性别不是邊界線,偏見才是。隻有真正尊重全部消費者的品牌,才能獲得市場的尊重。
編輯:鞠君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