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初高中必背的數學基本公式
初高中必背的數學基本公式
更新时间:2025-02-05 16:55:21

  初高中必背的數學基本公式(數學必考的34個數學重難點公式)(1)

  1、和差倍問題

  

和差問題

和倍問題

差倍問題

已知條件

幾個數的和與差

幾個數的和與倍數

幾個數的差與倍數

公式适用範圍

已知兩個數的和,差,倍數關系

公式

①(和-差)÷2=較小數

較小數+差=較大數

和-較小數=較大數

②(和+差)÷2=較大數

較大數-差=較小數

和-較大數=較小數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和-小數=大數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小數+差=大數

關鍵問題

求出同一條件下的

和與差

和與倍數

差與倍數

2、年齡問題的三個基本特征

  ①兩個人的年齡差是不變的;

  ②兩個人的年齡是同時增加或者同時減少的;

  ③兩個人的年齡的倍數是發生變化的;

  3、歸一問題的基本特點

  問題中有一個不變的量,一般是那個“單一量”,題目一般用“照這樣的速度”……等詞語來表示。

  關鍵問題: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确定并求出單一量;

  4、植樹問題

  

基本類型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兩端都植樹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兩端都不植樹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隻有一端植樹

封閉曲線上植樹

基本公式

棵數=段數+1

棵距×段數=總長

棵數=段數-1

棵距×段數=總長

棵數=段數

棵距×段數=總長

關鍵問題

确定所屬類型,從而确定棵數與段數的關系

5、雞兔同籠問題

  基本概念:

  雞兔同籠問題又稱為置換問題、假設問題,就是把假設錯的那部分置換出來;

  基本思路:

  ①假設,即假設某種現象存在(甲和乙一樣或者乙和甲一樣):

  ②假設後,發生了和題目條件不同的差,找出這個差是多少;

  ③每個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從而找出出現這個差的原因;

  ④再根據這兩個差作适當的調整,消去出現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雞假設成兔子:雞數=(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兔腳數-雞腳數)

  ②把所有兔子假設成雞:兔數=(總腳數一雞腳數×總頭數)÷(兔腳數一雞腳數)

  關鍵問題:找出總量的差與單位量的差。

  6、盈虧問題

  基本概念:

  一定量的對象,按照某種标準分組,産生一種結果:按照另一種标準分組,又産生一種結果,由于分組的标準不同,造成結果的差異,由它們的關系求對象分組的組數或對象的總量。

  基本思路:

  先将兩種分配方案進行比較,分析由于标準的差異造成結果的變化,根據這個關系求出參加分配的總份數,然後根據題意求出對象的總量。

  基本題型:

  ①一次有餘數,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總份數=(餘數+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②當兩次都有餘數;

  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餘數一較小餘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③當兩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不足數一較小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基本特點:

  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

  确定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

  7、牛吃草問題

  基本思路:

  假設每頭牛吃草的速度為“1”份,根據兩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總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長速度和總草量。

  基本特點:

  原草量和新草生長速度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

  确定兩個不變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長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短時間×短時間牛頭數)÷(長時間-短時間);

  總草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長時間×生長量;

  8、周期循環與數表規律

  周期現象:

  事物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某些特征有規律循環出現。

  周期:

  我們把連續兩次出現所經過的時間叫周期。

  關鍵問題:

  确定循環周期。

  閏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則年份必須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9、平均數

  基本公式:

  ①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

  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

  ②平均數=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差的和÷總份數

  基本算法:

  ①求出總數量以及總份數,利用基本公式①進行計算.

  ②基準數法:根據給出的數之間的關系,确定一個基準數;一般選與所有數比較接近的數或者中間數為基準數;以基準數為标準,求所有給出數與基準數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這些差的平均數;最後求這個差的平均數和基準數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數,具體關系見基本公式②

  10、抽屜原理

  抽屜原則一:

  如果把(n 1)個物體放在n個抽屜裡,那麼必有一個抽屜中至少放有2個物體。

  例:把4個物體放在3個抽屜裡,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個整數的和,那麼就有以下四種情況:

  ①4=4 0 0 ②4=3 1 0 ③4=2 2 0 ④4=2 1 1

  觀察上面四種放物體的方式,我們會發現一個共同特點:總有那麼一個抽屜裡有2個或多于2個物體,也就是說必有一個抽屜中至少放有2個物體。

  抽屜原則二:

  如果把n個物體放在m個抽屜裡,其中nm,那麼必有一個抽屜至少有:

  ①k=[n/m ] 1個物體:當n不能被m整除時。

  ②k=n/m個物體:當n能被m整除時。

  理解知識點:

  [X]表示不超過X的最大整數。

  例[4.351]=4;[0.321]=0;[2.9999]=2;

  關鍵問題:

  構造物體和抽屜。也就是找到代表物體和抽屜的量,而後依據抽屜原則進行運算。

  11、定義新運算

  基本概念:

  定義一種新的運算符号,這個新的運算符号包含有多種基本(混合)運算。

  基本思路:

  嚴格按照新定義的運算規則,把已知的數代入,轉化為加減乘除的運算,然後按照基本運算過程、規律進行運算。

  關鍵問題:

  正确理解定義的運算符号的意義。

  注意事項:

  ①新的運算不一定符合運算規律,特别注意運算順序。

  ②每個新定義的運算符号隻能在本題中使用。

  12、數列求和

  等差數列:

  在一列數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定的,這樣的一列數,就叫做等差數列。

  基本概念:

  首項: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數,一般用a1表示;

  項數:等差數列的所有數的個數,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數列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項:表示數列中每一個數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數列的和:這一數列全部數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

  等差數列中涉及五個量:a1 ,an, d, n,sn,,通項公式中涉及四個量,如果己知其中三個,就可求出第四個;求和公式中涉及四個量,如果己知其中三個,就可以求這第四個。

  基本公式:

  通項公式:an = a1 (n-1)d;

  通項=首項+(項數一1)×公差;

  數列和公式:sn,= (a1 an)×n÷2;

  數列和=(首項+末項)×項數÷2;

  項數公式:n= (an a1)÷d+1;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

  公差=(末項-首項)÷(項數-1);

  關鍵問題:

  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13、二進制及其應用

  十進制:

  用0~9十個數字表示,逢10進1;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含義,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 30 4=2×102 3×10 4。

  =An×10n-1 An-1×10n-2 An-2×10n-3 An-3×10n-4 An-4×10n-5 An-6×10n-7 …… A3×102 A2×101 A1×100

  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數)

  二進制:

  用0~1兩個數字表示,逢2進1;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含義。

  (2)= An×2n-1 An-1×2n-2 An-2×2n-3 An-3×2n-4 An-4×2n-5 An-6×2n-7

  …… A3×22 A2×21 A1×20

  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進制化成二進制:

  ①根據二進制滿2進1的特點,用2連續去除這個數,直到商為0,然後把每次所得的餘數按自下而上依次寫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于該數的2的n次方,再求它們的差,再找不大于這個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為0,按照二進制展開式特點即可寫出。

  14、加法乘法原理和幾何計數

  加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任務有n類方法,在第一類方法中有m1種不同方法,在第二類方法中有m2種不同方法……,在第n類方法中有mn種不同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任務共有:m1 m2....... mn種不同的方法。

  關鍵問題:

  确定工作的分類方法。

  基本特征:

  每一種方法都可完成任務。

  乘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任務需要分成n個步驟進行,做第1步有m1種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種方法,第2步總有m2種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種方法,第n步總有mn種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任務共有:m1×m2.......×mn種不同的方法。

  關鍵問題:

  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驟。

  基本特征:

  每一步隻能完成任務的一部分。

  直線:

  一點在直線或空間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運動,形成的軌迹。

  直線特點:

  沒有端點,沒有長度。

  線段:

  直線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這兩點叫端點。

  線段特點:

  有兩個端點,有長度。

  射線:

  把直線的一端無限延長。

  射線特點:

  隻有一個端點;沒有長度。

  ①數線段規律:總數=1 2 3 … (點數一1);

  ②數角規律=1 2 3 … (射線數一1);

  ③數長方形規律:個數=長的線段數×寬的線段數:

  ④數長方形規律:個數=1×1 2×2 3×3 … 行數×列數

  15、質數與合數

  質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沒有别的約數,這個數叫做質數,也叫做素數。

  合數: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還有别的約數,這個數叫做合數。

  質因數:

  如果某個質數是某個數的約數,那麼這個質數叫做這個數的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

  把一個數用質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任何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的結果是唯一的。

  分解質因數的标準表示形式:

  N= ,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數N的質因數,且a1a3……an。

  求約數個數的公式:

  P=(r1 1)×(r2 1)×(r3 1)×……×(rn 1)

  互質數:

  如果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是1,這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16、約數與倍數

  約數和倍數:

  若整數a能夠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

  公約數:

  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最大公約數的性質:

  1、 幾個數都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所得的幾個商是互質數。

  2、 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都是這幾個數的約數。

  3、 幾個數的公約數,都是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約數。

  4、 幾個數都乘以一個自然數m,所得的積的最大公約數等于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乘以m。

  例如:12的約數有1、2、3、4、6、12;

  18的約數有:1、2、3、6、9、18;

  那麼12和18的公約數有:1、2、3、6;

  那麼12和18最大的公約數是:6,記作(12,18)=6;

  求最大公約數基本方法:

  1、分解質因數法:先分解質因數,然後把相同的因數連乘起來。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約數,然後相乘。

  3、輾轉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數和餘數相除,能夠整除的那個餘數,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約數。

  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12的倍數有:12、24、36、48……;

  18的倍數有:18、36、54、72……;

  那麼12和18的公倍數有:36、72、108……;

  那麼12和18最小的公倍數是36,記作[12,18]=36;

  最小公倍數的性質:

  1、兩個數的任意公倍數都是它們最小公倍數的倍數。

  2、兩個數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的乘積等于這兩個數的乘積。

  求最小公倍數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2、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17、數的整除

  基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個整數a,除以一個自然數b,得到一個整數商c,而且沒有餘數,那麼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記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 ”;因為符号“∵”,所以的符号“∴”;

  整除判斷方法:

  1.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數字能被2、5整除。

  2.能被4、25整除:末兩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能被4、25整除。

  3.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能被8、125整除。

  4.能被3、9整除: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數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後一位數字并減去末位數字的2倍後能被7整除。

  6.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數位上的數字和與偶數位數的數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最後一位數字并減去末位數字後能被11整除。

  7.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後一位數字并減去末位數字的9倍後能被13整除。

  整除的性質:

  1.如果a、b能被c整除,那麼(a b)與(a-b)也能被c整除。

  2.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數,那麼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3.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麼a也能被c整除。

  4.如果a能被b、c整除,那麼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數整除。

  18、餘數及其應用

  基本概念:

  對任意自然數a、b、q、r,如果使得a÷b=q……r,且0b,那麼r叫做a除以b的餘數,q叫做a除以b的不完全商。

  餘數的性質:

  ①餘數小于除數。

  ②若a、b除以c的餘數相同,則c|a-b或c|b-a。

  ③a與b的和除以c的餘數等于a除以c的餘數加上b除以c的餘數的和除以c的餘數。

  ④a與b的積除以c的餘數等于a除以c的餘數與b除以c的餘數的積除以c的餘數。

  19、餘數、同餘與周期

  同餘的定義:

  ①若兩個整數a、b除以m的餘數相同,則稱a、b對于模m同餘。

  ②已知三個整數a、b、m,如果m|a-b,就稱a、b對于模m同餘,記作a≡b(mod m),讀作a同餘于b模m。

  同餘的性質:

  ①自身性:a≡a(mod m);

  ②對稱性:若a≡b(mod m),則b≡a(mod m);

  ③傳遞性:若a≡b(mod m),b≡c(mod m),則a≡ c(mod m);

  ④和差性:若a≡b(mod m),c≡d(mod m),則a c≡b d(mod m),a-c≡b-d(mod m);

  ⑤相乘性:若a≡ b(mod m),c≡d(mod m),則a×c≡ b×d(mod m);

  ⑥乘方性:若a≡b(mod m),則an≡bn(mod m);

  ⑦同倍性:若a≡ b(mod m),整數c,則a×c≡ b×c(mod m×c);

  關于乘方的預備知識:

  ①若A=a×b,則MA=Ma×b=(Ma)b

  ②若B=c d則MB=Mc d=Mc×Md

  被3、9、11除後的餘數特征:

  ①一個自然數M,n表示M的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則M≡n(mod 9)或(mod 3);

  ②一個自然數M,X表示M的各個奇數位上數字的和,Y表示M的各個偶數數位上數字的和,則M≡Y-X或M≡11-(X-Y)(mod 11);

  費爾馬小定理:

  如果p是質數(素數),a是自然數,且a不能被p整除,則ap-1≡1(mod p)。

  20、分數與百分數的應用

  基本概念與性質:

  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

  分數的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

  常用方法:

  ①逆向思維方法:從題目提供條件的反方向(或結果)進行思考。

  ②對應思維方法:找出題目中具體的量與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對應關系。

  ③轉化思維方法:把一類應用題轉化成另一類應用題進行解答。最常見的是轉換成比例和轉換成倍數關系;把不同的标準(在分數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轉化成同一條件下的分率。常見的處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準為一倍量。

  ④假設思維方法:為了解題的方便,可以把題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設成相等或者假設某種情況成立,計算出相應的結果,然後再進行調整,求出最後結果。

  ⑤量不變思維方法:在變化的各個量當中,總有一個量是不變的,不論其他量如何變化,而這個量是始終固定不變的。有以下三種情況:A、分量發生變化,總量不變。B、總量發生變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變。C、總量和分量都發生變化,但分量之間的差量不變化。

  ⑥替換思維方法:用一種量代替另一種量,從而使數量關系單一化、量率關系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總量和分量之間按照同分率變化的規律進行處理。

  ⑧濃度配比法:一般應用于總量和分量都發生變化的狀況。

  21、分數大小的比較

  基本方法:

  ①通分分子法:使所有分數的分子相同,根據同分子分數大小和分母的關系比較。

  ②通分分母法:使所有分數的分母相同,根據同分母分數大小和分子的關系比較。

  ③基準數法:确定一個标準,使所有的分數都和它進行比較。

  ④分子和分母大小比較法:當分子和分母的差一定時,分子或分母越大的分數值越大。

  ⑤倍率比較法:當比較兩個分子或分母同時變化時分數的大小,除了運用以上方法外,可以用同倍率的變化關系比較分數的大小。(具體運用見同倍率變化規律)

  ⑥轉化比較方法:把所有分數轉化成小數(求出分數的值)後進行比較。

  ⑦倍數比較法:用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結果得數和1進行比較。

  ⑧大小比較法:用一個分數減去另一個分數,得出的數和0比較。

  ⑨倒數比較法:利用倒數比較大小,然後确定原數的大小。

  ⑩基準數比較法:确定一個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比較。

  22、分數拆分

  将一個分數單位分解成兩個分數之和的公式

  23、完全平方數

  完全平方數特征:

  1.末位數字隻能是:0、1、4、5、6、9;反之不成立。

  2.除以3餘0或餘1;反之不成立。

  3.除以4餘0或餘1;反之不成立。

  4.約數個數為奇數;反之成立。

  5.奇數的平方的十位數字為偶數;反之不成立。

  6.奇數平方個位數字是奇數;偶數平方個位數字是偶數。

  7.兩個相臨整數的平方之間不可能再有平方數。

  平方差公式:

  X2-Y2=(X-Y)(X Y)

  完全平方和公式:

  (X Y)2=X2 2XY Y2

  完全平方差公式:

  (X-Y)2=X2-2XY Y2

  24、比和比例

  比:

  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比号前面的數叫比的前項,比号後面的數叫比的後項。

  比值:

  比的前項除以後項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性質: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比值不變。

  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

  比例的性質:

  兩個外項積等于兩個内項積(交叉相乘),ad=bc。

  正比例:

  若A擴大或縮小幾倍,B也擴大或縮小幾倍(AB的商不變時),則A與B成正比。

  反比例:

  若A擴大或縮小幾倍,B也縮小或擴大幾倍(AB的積不變時),則A與B成反比。

  比例尺:

  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

  把幾個數按一定比例分成幾份,叫按比例分配。

  25、綜合行程

  基本概念:

  行程問題是研究物體運動的,它研究的是物體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關鍵問題:

  确定運動過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請寫出其他公式)

  追及問題:追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寫出其他公式)

  流水問題:順水行程=(船速 水速)×順水時間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時間

  順水速度=船速 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 逆水速度)÷2

  水 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問題:關鍵是确定物體所運動的速度,參照以上公式。

  過橋問題:關鍵是确定物體所運動的路程,參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畫線段圖法

  基本題型:

  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時間(相遇時間、追及時間)、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6、工程問題

  基本公式:

  ①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②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③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設工作總量為“1”(和總工作量無關);

  ②假設一個方便的數為工作總量(一般是它們完成工作總量所用時間的最小公倍數),利用上述三個基本關系,可以簡單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時間.

  關鍵問題:

  确定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間的兩兩對應關系。

  27、邏輯推理

  條件分析—假設法:

  假設可能情況中的一種成立,然後按照這個假設去判斷,如果有與題設條件矛盾的情況,說明該假設情況是不成立的,那麼與他的相反情況是成立的。例如,假設a是偶數成立,在判斷過程中出現了矛盾,那麼a一定是奇數。

  條件分析—列表法:

  當題設條件比較多,需要多次假設才能完成時,就需要進行列表來輔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題設的條件全部表示在一個長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對象與情況,觀察表格内的題設情況,運用邏輯規律進行判斷。

  條件分析—圖表法:

  當兩個對象之間隻有兩種關系時,就可用連線表示兩個對象之間的關系,有連線則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狀态,沒有連線則表示否定的狀态。例如A和B兩人之間有認識或不認識兩種狀态,有連線表示認識,沒有表示不認識。

  邏輯計算:

  在推理的過程中除了要進行條件分析的推理之外,還要進行相應的計算,根據計算的結果為推理提供一個新的判斷篩選條件。

  簡單歸納與推理:

  根據題目提供的特征和數據,分析其中存在的規律和方法,并從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況,并遞推出相關的關系式,從而得到問題的解決。

  28、幾何面積

  基本思路:

  在一些面積的計算上,不能直接運用公式的情況下,一般需要對圖形進行割補,平移、旋轉、翻折、分解、變形、重疊等,使不規則的圖形變為規則的圖形進行計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記憶一些常規的面積規律。

  常用方法:

  1.連輔助線方法

  2.利用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3.大膽假設(有些點的設置題目中說的是任意點,解題時可把任意點設置在特殊位置上)。

  4.利用特殊規律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任意一條邊都可求出面積。(斜邊的平方除以4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②梯形對角線連線後,兩腰部分面積相等。

  ③圓的面積占外接正方形面積的78.5%。

  29、時鐘問題—快慢表問題

  基本思路:

  1、按照行程問題中的思維方法解題;

  2、不同的表當成速度不同的運動物體;

  3、路程的單位是分格(表一周為60分格);

  4、時間是标準表所經過的時間;

  5、合理利用行程問題中的比例關系;

  30、時鐘問題—鐘面追及

  基本思路:

  封閉曲線上的追及問題。

  關鍵問題:

  ①确定分針與時針的初始位置;

  ②确定分針與時針的路程差;

  基本方法:

  ①分格方法:

  時鐘的鐘面圓周被均勻分成60小格,每小格我們稱為1分格。分針每小時走60分格,即一周;而時針隻走5分格,故分針每分鐘走1分格,時針每分鐘走1/12分格。

  ②度數方法:

  從角度觀點看,鐘面圓周一周是360°,分針每分鐘轉 360/60度,即6°,時針每分鐘轉360/12X60度,即1/2度。

  31、濃度與配比

  經驗總結:

  在配比的過程中存在這樣的一個反比例關系,進行混合的兩種溶液的重量和他們濃度的變化成反比。

  溶質:溶解在其它物質裡的物質(例如糖、鹽、酒精等)叫溶質。

  溶劑: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例如水、汽油等)叫溶劑。

  溶液:溶質和溶劑混合成的液體(例如鹽水、糖水等)叫溶液。

  基本公式:

  溶液重量=溶質重量 溶劑重量;

  溶質重量=溶液重量×濃度;

  濃度= 溶質/溶液×100%=溶質/(溶劑 溶質)×100%

  經驗總結:

  在配比的過程中存在這樣的一個反比例關系,進行混合的兩種溶液的重量和他們濃度的變化成反比。

  32、經濟問題

  利潤的百分數=(賣價-成本)÷成本×100%;

  賣價=成本×(1 利潤的百分數);

  成本=賣價÷(1 利潤的百分數);

  商品的定價按照期望的利潤來确定;

  定價=成本×(1 期望利潤的百分數);

  本金:儲蓄的金額;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

  利息=本金×利率×期數;

  含稅價格=不含稅價格×(1 增值稅稅率);

  33、不定方程

  一次不定方程:

  含有兩個未知數的一個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由于它的解不唯一,所以也叫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常規方法:

  觀察法、試驗法、枚舉法;

  多元不定方程:

  含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也不唯一;

  多元不定方程解法:

  根據已知條件确定一個未知數的值,或者消去一個未知數,這樣就把三元一次方程變成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按照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即可;

  涉及知識點:

  列方程、數的整除、大小比較;

  解不定方程的步驟:

  1、列方程;2、消元;3、寫出表達式;4、确定範圍;5、确定特征;6、确定答案;

  技巧總結:

  A、寫出表達式的技巧:用特征不明顯的未知數表示特征明顯的未知數,同時考慮用範圍小的未知數表示範圍大的未知數;

  B、消元技巧:消掉範圍大的未知數;

  34、循環小數

  把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化成分數的規則:

  ①純循環小數小數部分化成分數:将一個循環節的數字組成的數作為分子,分母的各位都是9,9的個數與循環節的位數相同,最後能約分的再約分。

  ②混循環小數小數部分化成分數:分子是第二個循環節以前的小數部分的數字組成的數與不循環部分的數字所組成的數之差,分母的頭幾位數字是9,9的個數與一個循環節的位數相同,末幾位是0,0的個數與不循環部分的位數相同。

  分數轉化成循環小數的判斷方法:

  ①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既含有質因數2和5,又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那麼這個分數化成的小數必定是混循環小數。

  ②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隻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那麼這個分數化成的小數必定是純循環小數。

  初高中必背的數學基本公式(數學必考的34個數學重難點公式)(2)

  聲 明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内容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衆号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紫霞仙子沒能等到齊天大聖(紫霞仙子也沒等來的大英雄)
紫霞仙子沒能等到齊天大聖(紫霞仙子也沒等來的大英雄)
     "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衆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來娶我。"   對《鳴鴻傳》中的王詩詩來說,這個人本不該是劉星雨。難以攀折的高齡之花,秋水閣的花魁,也是汴安第一美女的王詩詩無疑是一個令所有男人傾心的女子,她臉上的神情總是淡,七情上臉的都是小孩子,而她又像一個純真生動的小女孩,憧憬愛情,珍愛美貌,會對鏡自憐:"這世上真的有向你...
2025-02-05
正月18出門有哪些講究(正月十九到了老傳統)
正月18出門有哪些講究(正月十九到了老傳統)
  #頭條創作挑戰賽#   正月十九,年封口!“2迎2忌”要記住,寓意順順利利,吉祥如意。   老話說:“正月十九,年封口”。明天就是正月十九封口日了,什麼是“年封口”呢?很好理解,到了明天,預示着春節正式結束了,要走上正軌道路,不能還沉迷于過年當中,也就是徹底封口了。你知道嗎?這天還有老傳統“2迎2忌”,寓意順順利利好運來!      一迎:聖母娘娘這是流...
2025-02-05
飛機的窗子為什麼是封閉着的(這就是飛機窗戶是橢圓形的原因)
飛機的窗子為什麼是封閉着的(這就是飛機窗戶是橢圓形的原因)
     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乘飛機環遊世界,但大多數人并不知道為什麼飛機窗戶是圓的。現在我們這一代的飛機旅行者認為窗戶一直都是現在的形狀,也就是橢圓形,但事實并非如此。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飛機确實有方形窗戶。從方形窗戶到圓形/橢圓形窗戶的演變不僅僅是為了美觀,這背後也有科學依據。這就是物理學的斷裂力學。   1903年,萊特兄弟進行了人類的第一次飛行,但...
2025-02-05
索尼psvita能玩什麼遊戲(索尼PSVita終告破解可惜來晚了)
索尼psvita能玩什麼遊戲(索尼PSVita終告破解可惜來晚了)
  據日本媒體報道,索尼PS Vita在5年前正式上市,由于使用了封閉的聯網操作系統和專用的存儲卡,一直以來都是破解方面的老大難。而現在,PS Vita的系統和存儲卡已經被徹底破解。哎!這一等就是五年。      索尼PS Vita終告破解(圖片來自cnbeta)   在前,雖有暫時性的破解方法,使其可以運行PSP遊戲和自制軟件,但每次都是在系統升級後失效。...
2025-02-05
capcom 動作合集(動作天尊CAPCOM的另類屬性研究)
capcom 動作合集(動作天尊CAPCOM的另類屬性研究)
  【遊戲文化】低段位玩家,高段位視點。鑒于有朋友說上期看的不過瘾,熊叔決定加快進度,繼續推進動作天尊CAPCOM的下篇故事!      各位看官,閑話不多說,書接上回。有興趣了解上篇故事的小夥伴請點擊這裡。動作天尊CAPCOM的另類屬性研究(上篇)PS2時代十年的輝煌,也是日系廠商最後的輝煌在PS2時代,CAPCOM和其他日廠一樣,背靠大樹悠閑了一把,《鬼...
2025-02-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