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表之人,怎麼能不了解表殼材質?表殼材質是在選表中至關重要的一點,選擇什麼材質不僅展現了個人的經濟能力,更能夠體現購買者的品味和佩戴喜好。
十多款表殼材質,你不一定全部都要了解,但也不能隻知道金與鋼兩種材質。在愛表之人看來,你對手表極其不專業。
精鋼 精鋼材質是個什麼東西?它可以說是我們常見到的表殼材質,具有金屬特有的韌性,佩戴舒适。在學術或工程上是沒有“精鋼”兩個字的,一般所說的精鋼是碳素工具鋼和碳合金鋼,特點是永不褪色,不變形,對皮膚無刺激。
在市面上看到的金表殼不是鍍金,就一定是18K黃金。即便是18K黃金,也是分了很多種類,專業術語稱之為“幾N”。常見的有3N的18k黃金、4N的18k玫瑰金及5N的18K紅金,他們的區别是顔色由淺入深。
18K白金 18K白金其實也是18K金的一種,之所以将其剝離開來,因為其不是金色,而且從價值上來講,白金表也高于18K黃金和玫瑰金表。貴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白金在75%的黃金之外的25%中,添加了另一種稀有金屬-钯金。
添加了钯金的黃金,在顔色上有了重大的變化。顧名思義,白金擁有和精鋼材質一樣的銀色,故白金手表成為低調的代名詞。白金手表一般出現在高檔品牌和複雜款式中,且有很多款式均為限量款,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陶瓷 跟傳統陶瓷不同,陶瓷表中所用的高科技陶瓷要經過更精密的制備過程。主要成分是氧化锆,光潔、耐磨、不傷皮膚。在非金屬材質手表裡極受歡迎。與不鏽鋼材質的手表相比,陶瓷手表的重量減輕了大約60%,其硬度約為不鏽鋼材料的10倍。
手表在表殼表帶使用陶瓷材料的,首屈一指當屬雷達RADO。而且,還被雷達手表說成是“高技術陶瓷(HIGH-TECH CERAMICS)”和“太空材料”,它的手表産品系列中的拱型、銀鑽、精密陶瓷、整體陶瓷、恒星、賽瑞克斯等都使用了陶瓷的表殼和表帶。
钛金屬 钛金屬質地堅硬,比鋼堅硬30%,比鋼要輕,抗腐蝕性強。钛金屬腕表配戴起來很舒适,因其特點是别于鎳而不刺激皮膚,即使出汗時配戴也無影響。此外,因為其質地輕而堅硬,故钛金屬表更經久耐用。
由于钛金屬輕便、耐用等特性,采用钛金屬的表款大多是殼形直徑比較大的表款。比如萬國新海洋、歐米茄同軸計時、沛納海以及像西鐵城、卡西歐那樣的智能手表。
鉑金 鉑金由銥、锇、钌、铑和钯組成,它極稀少,在極高溫度下方能融化,梅花手表也不溶于酸類,且不會在空氣中改變。隻有少數品牌采用這種材質,且隻用于這些品牌的個别表款,還幾乎都是限量版,表殼上會镌有PT950字樣。
那些談收藏,談投資的,鉑金款手表是你不錯的選擇。鉑金表款真的隻适合收藏。采用這個材質的手表不僅沉,而且偏軟,容易造成劃傷和磕傷。又因為價值太高,鮮有人真的把鉑金表當普通佩戴之物的。
碳纖維 碳纖維,又一個極具個性的材質。比钛金屬還輕,比钛金屬還硬,且擁有無可比拟的韌性,色澤又是那麼的前衛,想必是潮男眼中的寶了。當然,價格也很高。
碳纖維原本應用于速度領域,無論自行車或是方程式,甚至航海、航空業都有使用。因此,使用碳纖維表殼的手表也多與速度,與運動有關。
青銅 銅在硬度上比精鋼軟,制作工藝更為複雜,因而并沒被廣泛應用。正因為它稀少,所以它更是受到很多愛表人士的喜愛。而且青銅的粗犷與狂野,也讓荷爾蒙爆棚的硬漢對它青睐有加。
沛納海推出了Luminor系列Submersible 1950 3日鍊青銅自動潛水腕表PAM 671,此款腕表以全新的方式演繹着品牌與海洋的不解之緣,也由此證明了沛納海在材質創新與運用之上的獨特和個性,當迷人的青銅表殼藍色的表盤,一股清新之風自然流露,而從中也融入了一絲複古之情。
钯金 钯金,外觀與鉑金相似,呈銀白色金屬光澤,色澤鮮明,是一種貴金屬。其重量相對于鉑金來說更輕,硬度更高。
使用钯金為材質的手表品牌并不多,可能是因為名氣不夠大,不像鉑金、白金那樣顯得高大上,所以品牌并不熱衷使用。
,